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包清华 《法制博览》2023,(35):124-126
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民事诉讼制度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本文对民法典时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浅析,包括审判程序的简化与效率、公正与公平的实现、当事人权利的保障等方面,将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浅析,以期为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谢群 《法制博览》2023,(24):139-141
成年意定监护制度首次出现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之后在原《民法总则》中则对其进行了充分强调,除明确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之外,还对规定指定监护与法定监护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在我国法律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出现是对原有监护制度中不足之处的补充,因此在内容及具体适用范围上比法定监护更加明确,是对我国现有监护体系的完善,同时也体现出立法的进步性。但就实质性的内容而言,原《民法总则》中有关“成年意定监护”的规定具有明显笼统且概括性的特征,在具体适用时会面临一些不足。而在2020年通过的《民法典》中,其三十三条至三十五条在内容上基本上是对原《民法总则》规定的延续。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民法典时代下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探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陈尧 《法制博览》2024,(7):88-90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基础性、典范性的特点,《民法典》通过确认和保护私权,同时也具有规范公权力的作用,其中对物权制度、合同制度、担保制度的完善,对于律师代理公司诉讼案件必将带来新的影响。公司诉讼在本质上属于民事诉讼,并且适用一般民事诉讼程序,是民事诉讼的一个类型。公司诉讼有其自身特征和内涵,一方当事人是公司的诉讼案件并非都归入公司诉讼。公司诉讼和普通民事诉讼,在诉讼主体、程序以及结果的归属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怀瑾 《法制博览》2022,(15):30-32
数据是流淌在数字经济躯体中的血液,个人数据是数据类型中最重要的一种,蕴含巨量的财产利益.发展《民法典》保障个人信息合理流通具有可行性,《民法典》保护路径强调民法的默示规则、格式条款和对条件的行为控制,以及建立强制许可制度促进个人数据流通.在实质性规则层面,应当完善许可使用制度,这是确定一方当事人能否实现个人信息财产利益...  相似文献   

5.
詹立平 《法制博览》2013,(3):120-121
民法的渊源理论是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在我国目前正进行司法改革和民法典的起草工作的背景下对其进行讨论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民法渊源的体系是包括制定法、法律解释、国际条约、国家政策以及作为事实法源的习惯和判例在内的体系。我国未来民法典建立的民法渊源体系应排除国家政策作为法源并明确规定各法源间的适用次序。  相似文献   

6.
杜宪华 《法制博览》2023,(22):58-60
民商合一背景下,如何对民法和商法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界定,不仅关系到对于《民法典》地位、作用评价,也会对市场经济当中法律体系构建产生影响。民商合一中否定商法具有的独立性,会阻碍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在处理民商关系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实践需求,以及客观立法规律展开思考,根据国情作出理性选择,分析民商独立可能性和具体实现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实施与深化,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基本的组成部分,民法基本原则是当前我国法学界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工作中十分关注的内容。《民法通则》在我国发挥着民法典的功能和作用,民法基本法则也可以成为私法基本原则,也是我国私法最高法则。本文就主要针对民法基本原则在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唐淑仙 《法制博览》2023,(36):109-111
我国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急需要优化与完善,以便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实行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其在立法支持、运行程序统一性以及惩戒机制等诸多层面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通过对我国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制度现状与困境的研究,构建出一系列旨在促进我国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优化路径,以期律师调查令制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效力,并促进我国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制度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民法典中保障有效落实绿色原则,将绿色原则切实纳入民法典,是民法典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民法法典化进程中,渐进的完善合同编、物权编、侵权责任编的内容,促使其更适合于民法典,并进一步健全绿色原则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0.
合同相对性原则是传统民法理论中一项基本规则。然而,恪守合同相对性原则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我国《民法典》有关规定,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的具体情形进行了实质分析,并在检视我国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不足,进而就完善我国的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三保 《法制博览》2022,(11):55-57
合同是市场活动的重要凭证.《民法典》中的合同编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合同订立是民法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推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法典》合同编中的合同订立重要发展和创新,深刻认清《民法典》合同编回应我国经济和社会中的迫切需求,其实施必将对我国...  相似文献   

12.
现代时代是生态文明的时代,法律制度的生态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准。民法基本制度的生态化是法律制度生态化的重要内容。民法制度生态化包括人格制度、物权制度、合同制度、侵权责任制度等各方面的生态化。民本文对我国民法基本制度生态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由于刑事诉讼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立场、目的等均不相同,依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解决好所有的犯罪过程中的民事纠纷,是永远不能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但我国当前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本文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内涵入手,对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之路,旨在在实现实体正义与诉讼效率的前提下,更加妥善解决犯罪过程中产生的民事纠纷。  相似文献   

14.
汲广珍 《法制博览》2022,(12):69-71
我国按照计划在2021年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的颁行任务,我国在编撰《民法典》的时候就明确规定了婚姻家庭相关法律法规属于《民法典》中独立的一编,但由于婚姻家庭编本身具有较强理论性特点,因此如何权衡其与《民法典》的关系,并通过《民法典》来不断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是目前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郝智超 《法制博览》2022,(15):123-125
我国原《民法总则》第三十三条对意定监护制度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民法典》继承了这一立法成果.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制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法律结构的实际操作难度仍然相对较大.因此,本文将从意定监护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监护范围的具体内容,明确监护人应该履行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6.
王亚娇 《法制博览》2023,(22):115-117
在重申和更加重视意思自治的“民法典时代”,如何让意思自治体现公民意志自由、发挥便利生产生活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则需要同步思考。而公证制度作为预防性司法制度,在介入民事主体行为、帮助探寻真实意思、晓谕行为效果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走出“证明功能”局限性后的公证制度,在“民法典时代”下的法治发展进程中可以发挥更多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钟易明 《法制博览》2023,(11):166-168
盗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理论界以及实务界一直存在的争议。我国民法及其有关规定尚未明确盗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且司法实践中对盗赃物的处理办法依然以公法为标准,而盗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本应是民法领域的问题。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交易方式的多样化,对交易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世界上大多数民法法系的国家也已经完全承认或有条件地承认了盗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推动盗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国际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8.
李淑红 《法制博览》2023,(1):106-108
我国民法基于更好地保护房屋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平衡双方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为房屋承租人设置了众多的法律制度,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就是其中之一。《民法典》在原有法律基础之上,结合社会发展状况,细化并完善了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但是尚未对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进行定性,亦未对该权利行使之规则进行细化,正是因为在法律上未对上述问题进行细化和明确,使得在实务中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况。本文研究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性质与其行使之具体规则相关问题,以期为该制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崇鑫 《法制博览》2014,(2):109+101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是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之一,笔者就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的主体问题特别是检察机关是否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从权利义务的角度出发,在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以及检察机关以抗诉方式提起再审程序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证明检察机关是民事诉讼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并且在不同的阶段享有不同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民事立法是以民事法律关系为主线展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可称为民事法律关系法典。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关系法律化的成果,是民法对民事关系的调整机制,对民事法律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也就成为律师分析民事案件、办理非诉讼民事法律事务最全面、最有效的思维方法。本文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思路论述民事法律关系分析法的内涵、操作要点及其实务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