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邵伟 《法制博览》2022,(3):160-162
本文从"说明书充分公开"的立法宗旨和释义出发,讨论了目前审查形势下因申请文件撰写带来的实用新型审查员的纠结困扰,说明书的撰写不清楚是否均属于公开不充分,以及如何避免公开不充分法条中"清楚"的误使用.  相似文献   

2.
李阳 《法制博览》2023,(28):37-39
本文通过对“技术问题”的含义进行辨析,指明了技术问题认定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是造成充分公开审查标准不一的根源之一。从专利制度的本质属性、事实判断和客观公正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得出,技术问题不是判断能够实现必须要考虑的要素。最后,笔者对于充分公开的判断标准提出了一定的判断思路,以对《专利审查指南》的修改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路  刘晓楠 《法制博览》2021,(18):158-159
本文主要对说明书充分公开的理论进行研究,包括在历次专利法修改中的更新与改变,以及专利局在对专利申请审查实践的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探讨,能够更为明确地理解对说明书清楚的具体规范,对现行专利局的专利审查实践具有引导作用,及对申请人在撰写专利申请说明书时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制博览》2019,(30):82-83
专利法中创造性的判断历来是一个难点,其判断标准也有调整的必要,本文尝试从多个角度提出一些可行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知识产权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专利权人的专利被侵权的情况。基于我国的法律实践与知识产权案件纠纷情况,法律专门设立了现有技术抗辩制度。但由于该制度相比其他法律制度,其设立的时间还比较短,法律对该制度的规定不是很完备,而且在实践应用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通过介绍该制度的概念,对该制度的不足进行简单叙述,并对该制度提出完备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珊 《法制博览》2015,(4):194+193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同其它的能源及物资同样已然成了人们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作为社会、经济以及国家事务的管理者,政府本身就拥有并控制着大部分的信息资源,应该说,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民主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政府信息化公开的程度如何。政府信息的公开不但能够很好的使得腐败现象得以预防和治理,还能够促进公共服务的完善,依法行政进一步发展,更能够促进公众政治事务参与程度的扩展,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稳步、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本文就我国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贾丽娜 《法制博览》2013,(8):217-218
在我国的互联网行业,专利制度的保护水平、实施效果、制度模式等存在缺陷,制度缺陷将造成公平有序的网络竞争秩序难以形成。因此,我国专利法规的制定必须考虑本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与制约因素,决不可盲目借鉴国际专利制度;专利法应当与其他知识产权单行法相互协调与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法律效果;互联网行业自律组织的自律职能应当适时弥补专利法漏洞;强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是保障专利权利救济途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推进,我国每年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实践中发生的侵权案件也逐年显著增加,而且侵权行为人的侵权手段越来越隐蔽,侵权方式也越来越多样进而导致侵权判定变得越来越复杂。尽管我国在专利保护方面的立法已经初有成效,但对很多问题仍然存在争议,例如多主体实施方法与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专利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及共同侵权的关系、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行为的判定原则和方法。本文主要梳理我国当前专利侵权判定原则的适用理论和司法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待解决的问题,以便在专利侵权行为判定过程中作出最为稳妥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使得专利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黄丽科  徐群 《法制博览》2021,(3):123-124
药品专利挑战制度使得原研药企和仿制药企可以在药品上市前解决可能存在的侵权纠纷,降低侵犯专利权人专利的风险.本文对美国的药品专利挑战制度内容、专利挑战实施概况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国情和政策环境,从立法角度、司法角度提出完善我国专利挑战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起步于村务公开制度的推行,在加入WTO组织后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一些地方相继出台政府信息公开规定,2007年5月4日,第一部国家层面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虽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①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理论基础是制度建设的基石,本文从知情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透明政府理论等入手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社会危害,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已充分认识到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但我国目前关于公共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定过于散乱,公开的内容、责任主体、公开程序等都有待完善,也有必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同时,我国的公共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技术和预警机制的分析,有助于改进和完善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公开听证是实现诉讼当事人权利司法救济的一项重要制度,是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延伸社会治理触角的有效途径,也是检察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检察机关公开听证从试水至今臻于完善,且在办案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但是作为一项仍在探索阶段的制度,仍存在着听证员结构单一、程序不完善、听证员选任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本文拟以检察办...  相似文献   

13.
王淼 《法制博览》2013,(7):143-144
美国拥有公认的最完善、最稳定的信息公开制度,其中很多地方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本文对美国信息公开制度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构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初步形成,尽管如此,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是处于制度的初探时期,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包括宪法依据的缺失、《条例》自身的不足以及保障制度的缺陷等;另一方面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包括观念的改变、主动公开未落实以及申请公开的阻力等,通过分析发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法制博览》2016,(33):81-82
201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新《预算法》)以法律的高度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予以确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应从主体、内容、方式等方面完善。具体而言:信息公开权利主体应坚持有权知道原则,义务主体应坚持经费标准并随实践而变动;内容应广泛全面、科学详细、按需分类并具有可比性;创新公开形式、采取多种手段公布预算信息,并在政府网站主页设置统一的预算信息公开专栏。  相似文献   

16.
李佳怡 《法制博览》2021,(20):43-45
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尤其是专利领域网络侵权纠纷频发.为此,电商平台经营者采用通知—删除规则以规避责任.而通知—删除规则在专利领域的运用亦存在一定问题,例如通知—删除规则滥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者承担责任过重、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审查专利侵权与否存在困难等.故我国可在借鉴国外有益经...  相似文献   

17.
于静 《工会博览》2009,(11):74-75
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法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我国民主政治和宪政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自《条例》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大都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媒体等载体,对政府信息进行了公开。  相似文献   

18.
何乃萍 《法制博览》2024,(10):160-162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出现致使专利制度的适用迎来新的挑战。目前,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对现行专利“三性”审查标准及专利权属制度造成很大冲击。本文旨在论证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获得专利保护的正当性以及可专利性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专利权利归属,使专利制度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更趋完善,以期推动专利制度稳定与创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破解阻碍专利权出资的制度瓶颈,应从法律有效性与经济有效性两个维度审视,在两个维度上完成专利权出资才能充分实现专利技术的权利价值和商业价值。案例分析表明,在专利权出资人和公司股东实施专利权出资活动过程中,在司法部门解决专利权出资纠纷过程中,专利权出资有效性问题形成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实践和认知。建议以生产力优先标准进一步优化相关法律的解释与适用,更新专利权出资的制度机制,支持当事人采用更有效率的专利权出资模式,这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规范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秩序相联系,并随之不断变化,面对新的社会风险给社会秩序形成的威胁,必然会有相应的社会规范作出回应,以满足人们对稳定的社会秩序的需求。慈溪市《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的出台就是社会规范对严重的未成年人性侵害风险的回应。新的社会规范在应对风险的同时,不能忽略其本身带来的新风险。信息公开制度风险的控制以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风险的理性认识与精算评估为基础,以完善的配套制度和实施机制为必要。就慈溪版梅根法的现状来看,无论是犯罪风险评估工具、相关的配套制度还是合理的实施机制均不完备,因此,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不宜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