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17例交通事故所致髋臼骨折伤残等级案例,总结髋臼骨折鉴定的鉴定要点。方法:对2022年度笔者所受理的髋臼骨折伤残等级鉴定案例的性别、年龄、是否手术、伤残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髋臼骨折伤残等级与年龄因素存在一定关系,与性别、鉴定时机的关联性不明显。结论:因交通事故导致髋臼骨折且年龄较大者,即便行髋臼内固定术,也应考虑存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宋宇轩 《法制博览》2023,(11):111-113
目的:旨在提供鉴定案例,以供同行参考,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已达鉴定时机应尽快进行鉴定,避免因伤病关系分析争议引起重新鉴定等延误鉴定时机。方法:根据《人身损害与疾病因果关系判定指南》(SF/T 0095-2021)分析伤病关系。结果:案例1被鉴定人本次损伤与残疾后果之间存在间接因果关系,损伤为次要原因。案例2被鉴定人本次损伤与残疾后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起完全作用。结论:在有明确颅脑外伤史的前提下,存在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导致一定的伤残后果,应评定存在间接或直接因果关系,起次要以上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彦霖 《法制博览》2024,(7):112-114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随之逐年增长。交通事故的频发不仅会造成伤者人身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还会给伤者带来严重的精神损害。伤者为了获取治疗期间各项赔偿金额,需要进行伤残等级鉴定。法医临床鉴定作为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的重点机构,其伤残鉴定结果关系到受伤者后续的赔偿数额,对伤者提起诉讼至关重要。文章以1例交通事故致右眼损伤的伤残鉴定为例,根据伤员的受伤程度及治疗情况,结合现行伤残鉴定标准进行分析,为伤者提供公平、公正的伤残等级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法医临床鉴定中,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髋部骨折较为常见,尤其老年人突出,常因其存在自身疾病或既往损伤等原因,赔偿方对此问题会提出疑问,此时需要在进行伤残评定同时对损伤与疾病因果关系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面瘫是否继发于交通事故所致损伤的问题,本文对1例重度颅脑损伤后发生非典型性面瘫的伤者展开了法医学鉴定,并对伤者的伤残等级进行了评估,以及对病例损伤与交通事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建议利用法医学鉴定检验、临床辅助检查、脑电图、CT、MRI等医学影像学检查,来对非典型性面瘫诱发因素进行定性,从而为相关法医临床学鉴定伤残等级的鉴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晓龙 《法制博览》2023,(29):103-105
髋关节作为人体重要的大关节之一,在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等案例中都极易发生损失。《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规定了髋关节的损伤可能会达到十级伤残至七级伤残的程度。实际中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可能会对髋关节损伤的伤残评定造成影响,如伤者在之前已进行过髋关节置换术。对于特殊情况,现有规定并不完善,容易导致实践中的冲突。除此之外,现有规定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问题,应参照国际先进经验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上下颌骨骨折致张口受限的法医学伤残评定。方法:通过法医鉴定工作过程中所见的1个案例进行分析。结论:法医工作者在法医鉴定过程中,必须结合相关影像学资料及临床检验所见,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作出伤残等级鉴定。  相似文献   

8.
彭立 《法制博览》2023,(10):103-10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作用。方法:在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法医鉴定案件中选取30例脊柱损伤患者,均接受MSCT、MRI检查,参照病理学诊断结果,记录MSCT、MRI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的诊断结果,评估不同检查方法对脊柱损伤类别和伤残等级的鉴定效果。结果:MRI联合MSCT对不同类别的脊柱损伤检出率均为100%,较单一检查结果相比均有明显差距(P<0.05);与病理学伤残等级诊断结果相比,出现两例误诊,分别为将2例八级鉴定为九级、将1例九级鉴定为十级,总符合率为90.00%(27/30)。结论:MSCT、MRI联合诊断对脊柱损伤伤残等级鉴定的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法医临床鉴定方式,并为司法机关提供判定结论。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T司法鉴定中心收治的121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其脾破裂原因与临床表现,并完善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最后开展法医鉴定。结果:脾损伤等级:76例为重伤二级,25例为轻伤一级,20例为轻伤二级;脾裂伤等级:53例为Ⅰ级裂伤,31例为Ⅱ级裂伤,22例为Ⅲ级裂伤,15例为Ⅳ级裂伤;经临床治疗后,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65%;伤残等级:76例为八级伤残,11例为九级伤残,17例为十级伤残,15例不构成伤残。结论:运用法医临床鉴定能较为准确诊断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伤残等级,并为司法机关提供合理鉴定结论,有助于案件处理与赔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威  彭瑶 《法制博览》2015,(8):180-181
颅脑损伤的鉴定与识别方面始终存在很高的难度,由于对颅脑损伤者进行鉴定缺乏系统的依据,同时实际情况与实验室模拟也存在差异,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颅脑损伤者的伤情进行判断。临床医学中,脑外伤导致颅脑外神经受损,情况更为复杂,在神经系统症状、认知功能方面以及病征等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对病情进行综合的评定,并且不能排除其中存在伪装的嫌疑。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路脑损伤者的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进而对路脑损伤的伤残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司法检验、鉴定结论一直作为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之一。参照公安部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相关规定以及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制定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确定痕迹鉴定在无接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所能起到的支撑,并通过实际交通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从而为交通管理部门处理或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无接触交通事故提供参考或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因布氏杆菌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若临床实践中未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测,易误诊误治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遗症.通过检索知网等文献库,发现关于布氏杆菌病的文献,主要内容几乎均与布氏杆菌病诊断和治疗相关,鲜有传染布氏杆菌病后评定伤残等级的报道.本文对工作中被传染布氏杆菌病致截瘫的伤残等级鉴定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伤残等级鉴定及相关临床...  相似文献   

13.
刘世友  刘鹏 《法制博览》2023,(17):30-32
公共交通领域中的安全责任事故或许会违背交通运输管理法律规定与安全生产管理法律规定,因此其刑法定性具有较大的争议,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定义为安全责任事故,同时根据重大责任事故罪追究刑事责任。这个裁判思路具有非常明显的问题,从表面上来看是呈现出量刑反制定罪思维。最高人民检察院第25批指导性案例中的第97号案例针对该问题进行相应的确定,对这个指导性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得知公共交通领域安全责任事故的罪名制裁范围标准与适用标准,主要是经过判断违反主要义务的属性明确适用罪名,经过鉴定行为人的责任能力明确打击范围。本文主要针对公共交通领域安全责任事故的刑法归责与治理展开深入探究,首先叙述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其次分析当前裁判思路的成因,最后阐述了如何认定行为人的责任能力,以便于更好地解决公共交通领域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问题,认定安全责任事故的刑法责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一例儿童左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并胫神经损伤,进行法医临床伤残等级鉴定的案例,探讨儿童左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并胫神经损伤鉴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提升临床法医师的鉴定技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刀副损伤成伤机制及医疗损害鉴定要点,为同类型司法鉴定案件的办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11例电刀副损伤引发的医疗损害案件进行回顾,区分成伤机制,归纳医疗过错责任及原因力大小。结果:电刀副损伤引发的医疗损害案例最常见于腔镜手术,本次总结的医疗纠纷案件中,11例外科手术中10例为腔镜手术,最常见电刀副损伤为脏器破裂、组织烧烫伤,判定医方存在过错并担责11例,占比100%,起主要作用2例(占比18.2%),起完全作用9例(占比81.8%)。结论:在临床医学实践中,手术中使用电刀出现副损伤的案例日益增多,电刀使用导致的副损伤虽为常见并发症,但规范的仪器维护保养措施、合理的手术方案、术者熟练细致的手术操作、术中对解剖关系的准确判断等均可避免这一类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相应医疗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16.
喻斌  沈春友 《法制博览》2022,(14):99-101
本文主要分析颈髓损伤的法医学伤残鉴定情况.文中选取了颈髓损伤的22例患者,于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对这2例颈髓损伤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伤病关系进行分析.由于颈髓损伤在法医学鉴定中较少,在法医学鉴定过程中需要分析其因果关系,秉持公正和客观的原则进行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17.
唐庆 《法制博览》2023,(25):99-102
目的:通过日常检验鉴定中的实际案例,结合体表所见痕迹,印证事发时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方式,还原事故经过,为交警部门判定责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车体痕迹与体表痕迹相结合的方式,必要时借助路面痕迹等,分析事发时的交通行为方式。结果:几个案例都是在日常鉴定中笔者认为较为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在车体痕迹与当事人体表痕迹可以相互印证的前提下,在排除其他可能因素的前提下,可以得出鉴定意见。结论:交通行为方式的鉴定,是集合了多种痕迹、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的鉴定项目,仅靠单一痕迹来源难以得出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脾破裂是指人体脏器的损伤,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外力因素对脾造成的伤害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法医的鉴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困难。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对外伤性脾破裂与外力作用因果关系的认定以及对脾的损伤程度的评定等各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816例故意伤害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医学特征,为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基础资料,为相关的研究积累素材,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西南某省多地2013-2019年故意伤害未成年人案件816例,依据未成年伤者信息、动机、致伤物、案发地、案发时间、损伤类型、部位和程度进行分类,并对案发地和致伤物、动机和案发时间作关联分析。结果:所涉及的案例中,伤者多为男性(86.0%)、农村户籍(72.0%);以原发性损伤(94.1%)评定多见,损伤部位主要为颅脑、脊髓(29.3%)和脊柱四肢(18.5%),损伤程度以轻微伤(35.6%)和轻伤二级(33.9%)为主;动机以激情(74.7%)为主,案发地主要在公共场所(78.9%),致伤物以锐器(48.2%)和钝器(42.0%)为主,多发生在秋季(31.2%),且晚上(34.7%)和下午(25.4%)是高发期。不同案发地中动机、致伤物和案发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故意伤害未成年人案件有一定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应积极开展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伤害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余坤 《法制博览》2024,(2):87-89
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法医学鉴定,需要具体了解损伤原因、伤情严重程度、伤情所致不良后果,进而为司法鉴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基于此,本研究围绕着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法医学鉴定展开讨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在具体了解案情、病史的基础上,进行法医学鉴定,得出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