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云明  孙恒俊 《法制博览》2022,(33):111-113
遗嘱文书即当事人在世时立下的,关于处理其财产和死后事宜的文件,遗嘱不可超出法律许可范围,遗嘱将在当事人死后具有法律效力,而遗嘱信托即借助遗嘱设置的信托,相关委托人利用遗嘱方法把财产交给信托机构,等到遗嘱生效之后,受托人将按照遗嘱处理委托人所交付的相关事项。对遗嘱信托而言,公证处为主要受托方,公证处的工作非常复杂。本文基于民法典时代,研究了遗嘱信托公证业务。  相似文献   

2.
邱高磊 《法制博览》2023,(20):118-120
《民法典》的颁布调整了公证遗嘱的效力,为公证遗嘱带来新的定位。本文通过对公证遗嘱和其他几种遗嘱形式的对比,分析公证遗嘱自身的独特优势,进而讨论公证遗嘱自身优势的成因,展望公证遗嘱在新形势下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王晓燕 《法制博览》2022,(2):103-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自此公证遗嘱将与其他形式遗嘱效力相同.但较之其他遗嘱形式,公证遗嘱在安全性、规范性、真实性方面均有着较为可靠的保障,因而在《民法典》生效后公证遗嘱在实践中仍有着明显优势.本文拟从《民法典》生效后公证遗嘱的具体变化出发,对其主要优势展开分析论述,并...  相似文献   

4.
《民法典》的施行,使遗嘱有关条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遗嘱对财富的传承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阐明遗嘱的作用,《民法典》施行后遗嘱的变化,在公证实务中要做到游刃有余地解决遗嘱问题,判断遗嘱的效力是先决条件,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苗秋意 《法制博览》2023,(13):88-90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改变,尤其法律意识越来越高,发生问题后能够及时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2021年1月1日,我国《民法典》施行,这一背景下的公证遗嘱及其他形式的遗嘱均具备法律效应。但二者相对比来看,公证遗嘱更加全面和公平。另外,结合大量实践来看,大部分人立遗嘱都会选择前往公证处公证,这也代表公证遗嘱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能够切实维护相关人员权益。基于此,本文将对《民法典》实施背景下的遗嘱变化展开分析,深入研究公证遗嘱的优势,同时提出公证遗嘱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旨在为相关人员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公证遗嘱是否合法、是否为有效遗嘱等原因,使得公证机构和遗嘱受益人之间的的纠纷逐渐增多,还需要加大对遗嘱公证风险的防范。本文主要针对防范遗嘱公证风险的具体措施展开讨论,结合当前公证遗嘱实际问题,做好公证遗嘱各个环节的工作,以便保证遗嘱有效性,加大对遗嘱受益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从根本上解决公证机构和利害关系人间的纠纷问题。  相似文献   

7.
白笑敏 《法制博览》2024,(8):112-114
本文主要研究公证机构在办理遗嘱公证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遗嘱公证细则》第三条规定,遗嘱公证是公证处按照法定程序证明立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经公证证明的遗嘱为公证遗嘱。公证机构在办理遗嘱公证过程中,存在立遗嘱人自身、公证机构两方面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本文提出了防范措施,以提高遗嘱公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私有财产在不断增多,全民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各种社会关系也在演变和调整,这些现象反映出当今立法的相对滞后,遗嘱、继承等公证实务中显现出各类新问题。笔者对变更或撤销公证遗嘱应采取何种公证形式谈谈感受。  相似文献   

9.
公证遗憾在我国继承法中具有优于其他遗嘱的优先效力,同时也限制了遗嘱人变更、撤销遗嘱的自由。因此,对于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要予以弹性调整,使遗嘱人自由处置个人财产。基于此,本文分别对公证遗嘱优先效力的优缺点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证制度尚在起步阶段,公证业务却迅猛发展,遗嘱公证是当前公证业务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着一定的风险。本文从遗嘱公证的内涵入手,提出了遗嘱公证面临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完善立法和公证制度、完善遗嘱公证的程序、增大设施投入、强化公证机构及公证员风险防范意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洪旭岚 《法制博览》2015,(8):196+195
由于我国对于立遗嘱的事情较为避讳,因而对于遗嘱的法律效力问题并不注重,有关遗嘱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在申请遗嘱公证上更容易遭到人们的忽略。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宣传到位,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对遗嘱公证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在财产纠纷问题的处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遗嘱公证的概述,简要分析遗嘱公证的法律效益,并就遗嘱公证办理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侯菲 《法制博览》2013,(10):281
我国现行法规定了五种遗嘱形式,其中公证遗嘱具有最高效力。但值此《继承法》修改之际,公证遗嘱优先性效力遭到了很大的质疑,学界亦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意在围绕学界两种不同的观点来探讨公证遗嘱是否应具有优先性效力,以期能对我国《继承法》的修改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公证遗嘱形式是国家法律确立的遗嘱形式之一,现如今公证遗嘱形式被立遗嘱人广泛运用。单纯的根据字面上所表述的意义,可以将公证遗嘱理解为以公证形式确立的遗嘱。但从其实质效力讲,相较于其他形式的遗嘱,在法律层面上公证遗嘱效力最高且具有优先性,而这种优先的法律效力被执法部门和相关机构所认可,并受法律的有效保护。对于立遗嘱人而言,公证遗嘱最能够反映其真实意愿,其更具可靠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遗嘱公证是公证处按照法定程序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经公证证明的遗嘱为公证遗嘱。我国法律赋予公证遗嘱具有高于其他形式遗嘱的优先效力。我国法律规定了公证机构不仅可以办理遗嘱公证,而且可以单纯办理保管遗嘱事务。  相似文献   

15.
裴志宏 《法制博览》2024,(12):105-107
《民法典》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继承法律关系的规定以及继承公证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民法典》视域下,继承公证实践需要遵循新的法律规范,确保公证过程的公正、公平和效率。本文从继承的含义、继承公证的作用两个方面对继承公证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了《民法典》视域下继承公证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继承公证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申媛媛 《法制博览》2023,(7):106-108
生老病死作为生命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随着科学技术力量提升,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一部分疾病能够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持,但必然会在无形中加剧患者痛苦与煎熬。《民法典》时代下公证介入展现出生前预嘱的合法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及家人平静面对整个变化过程,通过文件签署让患者自己决定在弥留之际是否选择医疗护理、心肺复苏等仪器使用,维护生命“最后尊严”。基于此,本文就生前预嘱相关概述、国内外应用现状、公证介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民法典》时代下公证介入必要性、可行性,并对公证介入办理生前预嘱相关要点进行简述,为更多人了解生前预嘱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法制博览》2019,(23):168-169
在群众法律意识愈强之际,申请办理继承权公证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公证机构在办理继承权公证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以下四个经典案例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从而有助于公证机构的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徐猛 《法制博览》2024,(10):61-63
共同遗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民事主体通过设立一份遗嘱处分各自或者共同财产的遗嘱[1]。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共同遗嘱的规定不尽相同,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未规定共同遗嘱这一遗嘱类型,关于共同遗嘱只有《遗嘱公证细则》这一部门规章中有提到。共同遗嘱的设立者通常为夫妻或者家庭成员,立遗嘱者期望通过一份共同遗嘱解决身后事,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然而,共同遗嘱是否比普通遗嘱更能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一概而论。本文通过一则案例来对共同遗嘱的有效性、生效时间、能否撤销及撤销条件、撤销方式等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9.
网络遗嘱是一个日益兴起的新事物,然而其法律效力却仍模糊。网络遗嘱定义的缺失反映了继承法亟需修改的现状,其效力的进一步确定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相关合法权益。那么,对于此类遗嘱方式的效力界定和具体实施的规则就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遗嘱来看,当前一般出现两种情况会使得继承人无法拥有继承权:其一在于已经出嫁的女儿权利被剥夺;其二在于妻子无法获得该权利。只有通过立法严格规定相关权益,才能让遗嘱人不会对其他亲属的权利造成损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是近亲属可以享有一部分的财产,剩余部分可以由其自主分配,凭借这种方式来使得各自的利益维持平衡,从真正意义上讲法律和道德协调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