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法制观念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权的保护。论文对隐私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隐私权的两种保护形式,并对我国的隐私权民法保护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健全隐私权民法保护的立法制度思路。  相似文献   

2.
杨楠 《法制博览》2023,(5):160-162
我国自古就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情怀,就有“舍己为人,扶危济困”的无私精神。近年来“英雄流血又流泪”情形时有发生,这让一部分人对见义勇为产生了畏惧心理。要鼓励更多的见义勇为,不仅需要社会上精神文明的倡导,更需要国家法律作为强大的背后支撑。本文首先明确见义勇为的定义,界定其法律性质,进而评析我国关于见义勇为相关的民事立法,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同时结合国外的立法实践,提出完善权益保障机制的若干意见,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追溯见义勇为的历史,综合全国各地的法规和条例,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概念及法律性质特征进行了探讨,界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称为见义勇为行为。期待以此唤起正能量,弘扬正气。  相似文献   

4.
作为调节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制度,民法和商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二者又有着各自的特点。除了调整对象的不同以外,其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异同。本文笔者对民法和商法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分析了民商法价值取向异同对我国民商法立法的影响,目的是为民商法立法模式的选择提供指导和借鉴,进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杨佳 《法制博览》2015,(1):57-58,40
隐私权在全球范围类来说都是一种新兴权利,我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关注隐私权。我国2010年的《侵权责任法》第2条可以看作是我国首次在立法上确定隐私权是我国民事权利的一种,表明隐私权的重要性从立法层面被得以肯定,但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隐私权的保护还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文章希望通过对隐私权民事法律保护制度进行探讨,为我国隐私权在民法上的保护尽绵薄之力。在对隐私和隐私权作出基本概念认识后,仔细分析了隐私权的内容和特征,明确隐私权的具体内容。接下来就我国当前民事法律制度对隐私权的规定进行分析探讨,认为我国对于隐私权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存在空白阶段、名誉权保护阶段和隐私权保护阶段三个阶段,分析总结各个阶段我国隐私权的保护现状。最后文章从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对隐私权的保护建议。第一,在民法典的人格权内容部分明确隐私权的构成及内容;第二,从公众人物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两个重点方面进行专项立法,给予当事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6.
陈艳利 《法制博览》2013,(4):215-216
公共利益是启动土地征收的实质性要件,而我国立法并未对公共利益的范围进行清晰的界定。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立法、学界研究和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公共利益范围的界定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7.
王丽娟 《法制博览》2015,(7):128-130
惊吓损害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加害行为,但是目前没有在我国法律中进行界定,也没有对惊吓损害受害人保护的法律规定。惊吓损害会侵害他人的健康权、生命权等人身权益,有时候带给受害人的伤害超过了肉体上的疼痛。  相似文献   

8.
周硕 《法制博览》2013,(2):117+115
民法与刑法是存在交叉的,其主要表现在调整对象、法律规范、行为界定以及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上。正是因为刑法和民法存在许多的交叉之处,所以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从整体出发,进行交叉式的思考,要具有民法和刑法的关联思维,以此同时注重民法的前置的思想,所以本文就民法与刑法的交错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民法与刑法交错的表现,之后阐述分析了在遇到这类问题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见义勇为是人类社会的高尚义举,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义勇为者可以是任何一个人,他们的行为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使社会充满正能量。但在现实中,见义勇为的行为很多情况下会造成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虽然各地通过地方立法对见义勇为者进行权益保护,但是仍有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对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障情况进行研究,提出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以防见义勇为者因为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心灰意冷、社会陷入道德滑坡的尴尬境地。[1]本文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对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护提出合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郝智超 《法制博览》2022,(15):123-125
我国原《民法总则》第三十三条对意定监护制度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民法典》继承了这一立法成果.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制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法律结构的实际操作难度仍然相对较大.因此,本文将从意定监护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监护范围的具体内容,明确监护人应该履行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1.
陈明月 《法制博览》2023,(29):70-72
欺骗配偶抚养非亲生子女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当被民法所评价,受欺骗人应当获得对应的民事救济权利。对该行为,现有立法未明确提及,司法实践中处理方式各异,对该行为在定性、保护路径和损害赔偿数额衡量上存在较多分歧。对此,建议法律上将该行为定性为违法行为,采取人格权、侵权双重保护路径,在损害赔偿数额衡量上确定参考因素,完整衡量所有赔偿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当防卫是一种阻却违法的正当合法行为。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体系中,和正当防卫有着最直接关系的民法和刑法,在对待正当防卫中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一般侵权行为与犯罪之间存在的固有差异,这些区别和差异,就使得正当防卫在使用过程中,要分清楚对应的法律,要据刑法和民法的不同特点和使用范围进行,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金奕萱 《法制博览》2023,(21):148-150
撤销权系撤销债务人所为之行为,该行为使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产生本不应有的状态,这种状态破坏了原本平衡的债权债务关系,对债权实现造成的影响极大。但是如果撤销权不断膨胀,在实践中运用的范围过度扩张,也可能会对债务人合理地管理自身财产造成妨碍,干涉他人的自由,阻碍债务人经济能力的恢复和自愈。我国在立法技术上采取客体范围扩张而在主观构成要件的把握和行为后的事态方面进行限制以防权利滥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参考2017年《日本民法典修正案》的立法经验,对撤销权的客体范围进行类型化分析,对客体范围加以明确,以防止其弊端。  相似文献   

14.
郑洋 《工会博览》2011,(1):172-173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损害责任问题由于医疗行为的特殊性,成为侵权责任法当中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对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的立法完善的需要也日益迫切.<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专章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结束了以往我国医疗损害责任二元化的混乱局面,明确了医疗损害责任主体和归责原则,这在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于静 《法制博览》2023,(31):130-132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发展政策和路线方针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于草原环境损害的事前预防和事后修复责任的构造与落实问题的研究意义不断凸显。《民法典》将绿色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加以确立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也为草原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提供了实体法依据。草原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区别于传统民法中的恢复原状责任,不能直接适用恢复原状责任的相关规定。由于草原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有其独特性质,故对于草原生态环境损害的认定标准与修复责任的范围有其特殊性。实践中存在关于草原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适用条件不明晰、救济主体不明确以及责任承担方式僵化的问题。在所有问题中,草原生态环境损害的认定是解除草原生态修复责任面临困境的关键所在。故应当明确草原生态环境损害的认定标准,并以此作为损害人承担草原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事实要件以及责任范围的确立依据。此外,还应明确主张草原生态修复责任的适格主体以及适当调整修复责任的承担形式。通过完善当前草原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制度,促进我国草原环境的尽快恢复,进而产生长远的草原环境损害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作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规模经营的典范。但是与其规模经营发展相适应的设施农用地的规范却并不明朗。随着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发展,设施农用地暴露出了诸多用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庭农场的规模经营。本文试通过对设施农用地的概念、范围的界定,进一步明确设施农用地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客体,应当明确纳入我们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正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游戏产业应运而生,成为拉动本国经济增长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可是,网络虚拟财产也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新生事物,而由网络虚拟财产而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民法保护立法现状,着重分析了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民法保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给我国网络游戏界以及广发网络游戏用户提供如何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的措施,让网络游戏产业更加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诗佳 《法制博览》2014,(2):120+117
针对在术语使用中,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没有一个明确概念界定的问题,本文尝试从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起源、概念、特征、结构等方面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以更加确切的对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巩固认识、加以辨析,进而对我国法律规范中的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各地发生的征地拆迁悲剧反映出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立法规则的错位和缺失,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立法迫在眉睫,而公共利益的界定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各个国家在土地征收立法中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方式和土地征用的范围、程序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我国要加强相关立法公共利益条款的法律适用性,在《集体土地征收条例》出来之前先行修改《土地管理法》。  相似文献   

20.
崔丽萍 《法制博览》2023,(13):31-33
目前,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大数据时代全面到来,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逐步被数字化记录和传播,虽然极大提升了生活质量,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但也使得公民信息安全受到一定威胁。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可能会导致公民隐私权受到侵犯,大量隐私信息在网络中传播,为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从社会稳定以及立法角度分析,需要完善公民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方案,不断扩大保护范围以及深入程度。基于此,文章就以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为立足点,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网络隐私权特征以及相应民法保护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为目前网络隐私权保护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