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刑法司法解释对个人信息保护范围的扩大化规定具有刑法解释扩张化的倾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保护的核心法益是个人信息人格权中的信息自决权,个人信息自决权包括个人信息公开的自决权以及个人信息使用范围自决权,不具有可识别性个人信息不在个人信息自决权的法益保护范围之内。司法解释对不具有可识别性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目的主要是对抽象的公共利益的保护。司法解释将不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纳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个人信息的范围既容易导致刑法的立场不明确,不利于保障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也不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董佳诚 《法制博览》2023,(15):46-48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现代社会的重大转型,大数据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数字红利的同时,也使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问题变得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对隐私权的影响,剖析我国的隐私权保护机制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从隐私权的救济、公民隐私保护意识以及数据隐私监管等层面提出相应的路径构想。  相似文献   

3.
曹瑞丽 《法制博览》2023,(33):40-42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已经融合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滥用的情形非常严重,尽管目前,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已经变得更加健全,但在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背景下,这些法律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滞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层出不穷。本文从大数据环境下,对我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法律制度的局限、行业自律模式不完善及监管方面的不足,对消费者的隐私进行有效保护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从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法律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许虎军 《法制博览》2023,(12):106-108
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仅有助于全面维护公民的个体利益,并且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有积极的维护和促进作用,加强公民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相关课题研究,还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公民个人信息权属研究入手,对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颖 《法制博览》2023,(15):36-38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人类信息实现高度共享,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看病就医都需要采集个人信息,大量的个人信息被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机构所掌握,致使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一些个人信息在本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违法分子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因此,为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国家应落实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公民个人也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本文针对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对如何突破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困境进行探讨,以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促进数字经济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的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在网络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下,个人信息不仅被广泛地收集和利用,也面临着泄露、滥用和侵犯的风险。因此,加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变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将探讨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问题及对策。首先回顾当前的法律框架,并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其次探讨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对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所带来的危害,并着重讨论刑法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角色和责任。最后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以加强对个人信息的刑事保护。  相似文献   

7.
金光辉 《法制博览》2022,(15):117-119
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依法高效打击涉公民个人信息相关犯罪活动,"两高"出台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但对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如何认定,依然存在分歧.本文从公民个人信息在刑法层面的保护、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的认定难点、司法工作人员侵...  相似文献   

8.
杨阳 《法制博览》2013,(9):41-42
信息公开诉讼是一种新型的行政诉讼,它不仅关注公民的知情权,也关注公民的隐私,同时还涉及到对公共利益和国家秘密的协调处理,它对公民权利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也防止了行政机关滥用职权。由于我国信息公开诉讼制度起步较晚,相关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公众在查阅政府信息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如何完善信息公开诉讼制度,以此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以至于确保公众及社会对政府行政事务的监督,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境毓 《法制博览》2022,(15):55-57
现如今,智能手机里众多APP都存在隐私政策的相关文件,其可以构建个人信息主体与相关网络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平等关系.为充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制定隐私政策是当前信息保护领域网络服务提供者自我约束的主要途径,告知用户如何收集、处理个人信息以及与第三方共享信息等.从免费服务的基础出发,如果用户不授权相关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个人信息的...  相似文献   

10.
张志方 《法制博览》2023,(10):34-36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技术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尽管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人们的个人隐私也越来越容易被泄露。只要使用网络,个人信息暴露的情况就会存在。而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漏洞、管理缺陷或人为故意造成个人隐私被非法使用的概率就非常高,这对我国的隐私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我国既要在司法上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还要在公法领域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进行探讨和研究,如此才能进一步制定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于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让我国公民能够更加安全地使用网络。而本文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龙 《法制博览》2013,(2):34-35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仅关乎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在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在性质上,隐私权属于绝对权,其效力范围及于除自身之外的一切人,即任何人均负有不得妨害权利人实现其权利的义务。但是,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和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特别是公众人物的个人信息、私生活经常被曝光,没有丝毫隐私可言。为维护个人的隐私权而对簿公堂的事例也时有发生。基于此,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收集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行为却也日渐加剧,人们的个人信息权益容易遭到侵害,却无法很好地应对或抗衡.当下应发挥出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作用,这是公民寻求帮助的重要途径,可以对个人信息权益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应降低个人诉讼成本与取证难度,切实提高公民的维权效率.本文对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检...  相似文献   

13.
郭一帆 《法制博览》2023,(18):24-26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民个人信息权被侵犯的案例时有发生,这样的侵权案件往往具有隐蔽性、单方性、普遍性以及较为严重的危害性。然而,作为维权主体,公民在私益救济及公权力救济领域都存在困难,因此,由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的方式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成为救济主要途径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检察机关通过明确诉讼条件、明确诉讼请求、明确举证责任以及引入专家辅助制度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以此破除个人信息保护困境,为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安定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4.
崔耀 《法制博览》2013,(9):36-38,35
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属于特殊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由于其主体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套用一般的保护原则及方法,需要进行特别的研究。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对在线收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行为的规制现状,借鉴美国《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的主要规定及安全港规则,提出对在线收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行为的若干法律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谢东子 《法制博览》2023,(11):78-80
伴随科技的发展进步,我国已全面步入信息时代,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阶段,刑事诉讼领域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零散,对公权机关的授权较多,对公民的赋权较少,个人信息权利保护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总结刑事诉讼中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重要性,探究刑事诉讼中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基本原则,分析个人信息权利保护需平衡的各种关系,探究构建刑事诉讼中个人信息权利保护制度的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保护面临重大挑战。《民法典》规定了个人信息的合法收集和使用,以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社交媒体平台在保护用户数据和维护知识产权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同时用户也应增强隐私保护意识。法律实践中,违法行为会导致法律责任,强调社交媒体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刘蓓 《法制博览》2023,(6):154-15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当前我国公民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加,但是,随着我国网民数量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进行贩卖等行为,对网民的网络隐私,造成一定的危险与影响。基于此,文章就网络隐私权的内容展开研究,提出了要明确侵权责任免责事由、遵循能动分配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与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保护体系完善等策略,以此避免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18.
人肉搜索是网络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现象。由于因特网传播的便利性和迅速性,人肉搜索的过程必然涉及个人隐私,如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所以很容易对搜索对象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人肉搜索的出现,对公民隐私权、名誉权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要让人肉搜索向良性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它的法律规制,加快保护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19.
徐康 《法制博览》2023,(11):45-47
囿于个人信息的公私二重属性,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保护与商业合理利用及公共处理需求一直是重要议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个人信息处理的标准与方式浮出水面,但就信息处理的边界难以完全依托“知情—同意”机制获得明确,此时引入“合理预期标准”,通过对信息主体预期的处理目的、方式及效果等进行个案判定以明确特定情形下合理利用的边界所在。而合理预期标准的架构需要下沉具体情境、限缩预期目的、引入比例原则、区分信息类型等,以此在落实有效保护个人信息之余,更能够实现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对社会经济与社会公共利益的赋能。  相似文献   

20.
李居 《法制博览》2023,(24):109-111
党的二十大指出,需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近年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频发,归根结底是因个人信息被大规模收集、倒卖,检察机关通过提起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能够有效遏制滥用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也为检察机关提起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个人信息检察公益诉讼保护仍然面临许多障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个人信息检察公益保护的必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公民个人信息检察公益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