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郜小尧 《法制博览》2022,(24):125-128
2010年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将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予以确立,这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可以保障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在对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和历史发展进行必要的解释后,区分行政领域和民事领域的精神损害赔偿,并对其适用和完善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现行司法解释中不允许刑事案件受害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引起了我国法学界的极大争议。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是两种并行不悖的责任,为了彰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协调民事法律与刑事法律的冲突,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应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3.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等性犯罪是严重侵害公民性自主权的犯罪。目前,我国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性犯罪被害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但随着社会对性自主权法律保护的强烈渴望,急需将性犯罪中的精神损害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4.
朱玮 《法制博览》2013,(11):270
在环境侵权案件中,为了有效保护受害人权益,有必要引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并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前提、适用条件、计算标准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规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由虚拟财产引发的法律现象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但迄今我国在虚拟财产的立法领域等方面尚存在真空地带,导致虚拟财产相关案件成为司法实践中一大难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虚拟财产性质的认定和价值量的评估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虚拟财产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这篇文章从其基本观点入手,对这种新形式的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类型的列举,浅析了在实际生活中的网络虚拟财产侵权问题,最后比较各国的立法情况对我国的立法发展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不管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还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法院均不认可,这种做法并不合理,因为刑事伤害会导致被害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损伤,且要求被告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已成为法治改革的大趋势。因此应参考国外的做法,制定适应我国实际的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保证当事人的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8.
在虚拟世界中,依托于当前发展迅速的计算机技术,虚拟财产目前已成为一种具有非物化、数据化性质的新型财产。虚拟财产并非一种虚幻存在于数据化世界的财产,它与现实世界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在网络游戏中,既可以用现实货币给游戏充值来购买虚拟财产,也可以通过售卖虚拟财产获得现实货币。虚拟财产的可度量性使得其和现实世界的财产一样具有了权益损失的问题。但这类财产的虚拟性,使得财产本身在法律上的界定以及财产权利在法律上的救济都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那么如何利用现有的民法等相关内容来保护虚拟财产权益?本文就虚拟财产所涉及的民法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维护虚拟财产所有人的合法权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正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游戏产业应运而生,成为拉动本国经济增长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可是,网络虚拟财产也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新生事物,而由网络虚拟财产而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民法保护立法现状,着重分析了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民法保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给我国网络游戏界以及广发网络游戏用户提供如何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的措施,让网络游戏产业更加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因旅游合同而产生的纠纷也随之增多,但在众多以合同违约为请求权基础的诉讼当中,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却往往不被法律所支持。然而依据旅游合同的性质并结合国外的司法实务来看,在旅游合同违约之诉中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具有一定的应然性。实践中,对此可采取相对保护原则,即充分肯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旅游合同违约之诉中的适用,但同时也要在损害程度、主观预见和过失等方面作一定的限制。如此方能更好地保护旅游者的合法利益,并促使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衍生出大量虚拟财产问题,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常见的社会和法律问题,本文拟从网络虚拟财产的定性入手,结合当前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现状,对网络虚拟财产刑法保护进行剖析,探讨网络虚拟财产保护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贺婧  程露 《法制博览》2013,(5):252+236
伴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也开始进入现实生活,成为了一个法律概念。本文着重讨论了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在比较各家学说的基础上,认为虚拟财产具有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13.
电脑数据的出现导致虚拟财产的产生,是网络中的一类新型财产,具有数字化属性,可以采用现实的货币购买,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运营商主要提供电子数据或者电子技术,通过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运营商和玩家之间实现形式公平。玩家是个体,在游戏中基本不会保存数据,在举证中存在困难,而且会有不合法的服务器对玩家和运营商的权益进行侵害,玩家应当用过错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法总则》第127条首次在法律上使用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民法总则》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规定为司法实践留下两个疑问:一是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二是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虚拟财产的范围进行界定、对其产生进行阐述,并对其产生进行分析,探析其法律属性,回答《民法总则》留下的第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15.
财产所有权默认包括所有财产,虚拟财产应受到法律保护。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虚拟财产在法律认定方面存在许多不足,转移他人虚拟财产可能被认定为侵犯通信自由,或者虚拟财产的盗窃。因此必须确定虚拟财产相关犯罪的性质,并选择相应的适用类型。  相似文献   

16.
信息全球化时代早已到来,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型的财产种类出现,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物权说、债权说、知识产权说等诸多争议,网络虚拟财产研究的迫切性是经济发展超越法律步伐的情况下对中国法律的考验,也为法学界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虚拟财产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如何定性,考验着立法者和司法者的智慧。本文梳理了目前实务中处理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几种主要观点,包括以盗窃罪论处、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论处、以侵犯通信自由罪论处,分别进行了分析,最终认为以盗窃罪论处具有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是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正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民法总则》的颁布和施行,无疑是我国民法相关工作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得到了各界的好评,得到的相关成果值得赞誉。《民法总则》的优点有很多,此文内容主要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司法活动现状以及实施过程的反响,找出立法上的一些缺憾,并根据笔者自身经验以及相关文献参考给出少许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原始文明创造了物质财富,工业革命创造了智力结果,信息革命的到来创造了虚拟财产的概念。作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网络社会,虚拟财产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有立法对虚拟财产的保护远未达到确保稳定和秩序的目标。因此,通过对法律属性的法律分析,预计其法律属性将得到澄清,法律地位将得到确定并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本文通过阐述虚拟财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和民事责任,了解虚拟财产的国内立法现状,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不断增多,网络虚拟财产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学术界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却没有明确定论,导致同案不同判——法官在处理相同案件时使用不同的裁判标准,相同的案件却有着不同的裁判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