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赖马莲 《法制博览》2022,(15):157-159
本文以研究法学概论课程改革为对象.法学概论是面向非法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法律素养而设.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枯燥性,课堂教学的吸附力不强.所以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法学概论课以问题为导向,贯彻以学生为中心,迭代重塑教学内容,将庞大的法学体系整合为四大模块,围绕思政专...  相似文献   

2.
何迎健 《法制博览》2023,(21):160-162
推动医事法学建设,有利于促进医疗领域的法治化建设,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在实践中促进医患和谐。由于我国医事法学建科晚,重视度不高,致使我国医事法学教育存在建立时间不长,人、财、物配套不足以及学科冷门化与边缘化等现状,无法满足当下“健康中国”大背景下社会所需复合型医事法学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将就医事法学教育中法学教育、医学教育平衡,以医事法学实践性教学为切入点,对完善我国医事法学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医事法学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王强  徐倩倩 《法制博览》2023,(36):166-168
5G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教育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变革,高校教学必然要适应这些变化,不断深化教学和课程改革,法学专业和电子信息的深刻融合是必然的选择。电子信息技术扩充了非法学法硕《商法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对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要求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换代。唯有适应和接受这些挑战,革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管理、完善教学实施,方能实现打造一流金课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李思薇 《法制博览》2024,(10):25-27
法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在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法学专业的本科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构建一流的法学本科专业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和法学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将探讨法学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路径,以期为推动法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课程的教学应突出"适用"特点,法学课也不例外。但是,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法学课实践教学研究仅限于案例教学法,不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目标。因此,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体系,重新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和研究新型教学方法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毕力格图  贺萌 《法制博览》2023,(31):163-16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法学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在高校法学专业课程当中,《民法学》课程作为基础性必修课程之一,其课堂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本文从高校《民法学》课程教学改革入手,简要分析了目前在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师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健全教师队伍与考核等改革建议,旨在为《民法学》课程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实施提供帮助,以便培养合格的法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申清平  申晨 《法制博览》2023,(27):160-162
近些年来,国民经济稳定,大数据技术、通信技术等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来临。“互联网+”的出现,极大程度上转变了民众对互联网技术的传统认知,在互联网强大渗透力的影响下,实现对各领域间结构关系的重新构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各传统行业均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教育行业。法学教育,是法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受传统法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当前法学教育尚面临艰巨的挑战。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互联网+”对法学教育的影响及其开展可行性;其次,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最后,研究了“互联网+”时代下法学教育挑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范蠡 《法制博览》2021,(1):187-188
为强化我国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育效率与职业工作能力训练效果,必须根据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法律法规的不断演化重新构建完善的社会化实训育人模式与教学体系,任课教师应当主动转变组织综合社会实践训练的思路,设计全新的人才培育目标与学科建设战略,对学生的法学知识应用能力与公共事务参与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矫正法学专业学生对具体法条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法治强国的必然要求。涉外法治建设亟需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高校是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但是从目前各高校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看,培养体系与评价机制不健全、理论教学与实务训练严重脱节、高校之间普遍缺乏合作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实务训练及与涉外法律实务部门之间的交流,鼓励高校法学专业间加强合作共建,以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培养出更多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0.
周扬 《法制博览》2022,(4):163-165
刑法课程是高职院校法学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基础,该课程作为一项针对刑事行为的专门性法律,即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注重实践性的培养,才能够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同时在培养高职院校法学人才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因此要结合课外实践与课内实践的各种优势,整合教学资源,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刑法教学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虹 《法制博览》2023,(31):160-16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高校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时,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以外,还需培养学生正确思维。课程思政是近些年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在开展课程时,需加强重视,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本文主要以《经济法》课程为例,探索了“互联网+”思政课程的高校经济教学法改革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与借鉴,深化教学活动改革。  相似文献   

12.
王晶 《法制博览》2023,(36):163-165
当前,高职法学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输送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时代使命,而法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高职院校法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要时刻牢记立德树人,坚持通过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本文以高职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为切入点,在广度上平展、深度上纵深,以构建法学教育教学大格局,持续强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和法治意义,切实提升大学生法治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黄艳群 《法制博览》2023,(11):27-29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本文从《经济法》在线课程设计、《经济法》教材开发以及线下授课等现状分析《经济法》课程专业教学、思政教育和双创元素的孤立现状及其制约因素,以“专思创融合”为目标,提出提升师资知识与技能结构、开发“专思创”融合教材、健全“专思创”融合教学体系等建议,达到《经济法》课程多元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刘晨 《法制博览》2022,(15):24-26
基于依法治国战略实施发展背景下,我国各地区高校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先进的法律意识,高校领导需正确认识到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和谐稳定的发展.因此,高校要及时转变教育工作理念,结合当代优秀大学生人才培养要求和学生法律知识实际学习情况,优化改善法治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积极开展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课...  相似文献   

15.
未来是计算机、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些数字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同时,数字技术在法律中的运用也产生了跨学科的法学研究新方向,再加上其在公安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对公安院校法学教育必将产生影响。通过对数字技术法学的定位、分析数字技术对当前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影响,提出当代公安院校法学教育必须从法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维上进行完善,才能培养出适应数字未来的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16.
林永乐 《工会博览》2009,(5):108-10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指示,结合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三个方面反思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陈花艳 《法制博览》2023,(23):142-144
法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养成法治思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因此,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需从认识与实践层面,在“大师资”“大课堂”“大平台”“大视野”等多维度进行探究,不断创新和发展高校法治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8.
曹妍 《法制博览》2022,(7):166-168
高校法学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为党和国家输送了大量法治人才.法学是实践科学,但目前我国法学实践培养体系仍存在不足.本文从对第二课堂的概念梳理出发,考察域外法学实践教育模式,对现有实践育人体系进行检讨,进而尝试构建基于第二课堂的法学实践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阎其华  王盼盼 《法制博览》2023,(31):166-168
根据当前的教育改革目标,培养法律人才应当重视对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培养。对于法学本科生的教育培养范围,应当以法学理论教育为基础,以法律职业为导向,其基本要求是培养法学本科生的法律职业思维,包括基本素养、科研能力、职业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耿晓莉 《法制博览》2024,(6):163-165
法律思维能力是一个“法律人”最为核心的素养要素,是其所不可缺的基本功。法律思维能力的养成需要经过法学教育的专门训练,所以法律思维能力培养是法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整个法学课程体系当中占基础性地位的民法学,其不仅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辨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核心课程。本文中笔者就多年来从事民法学教学经验和体会,就民法教学为什么是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以及如何在民法教学中进行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