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忠国 《法制博览》2023,(11):51-5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介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为满足人们“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情节有趣的短视频传播媒介逐渐兴起。与之同时抄袭、盗版现象层出不穷,极大影响了短视频行业的发展。为避免短视频文化领域“劣币驱逐良币”,因此本文对短视频著作权保护问题做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短视频著作权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即短视频作品属性认定问题、“非原创型”短视频合理使用认定问题,以及短视频平台间接侵权责任认定等。针对短视频著作权保护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明确视听作品独创性考量因素,明确合理使用相关规定,完善短视频平台间接侵权责任相关法律制度,去弥补短视频著作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之不足,从而有效遏制短视频著作权侵权现象,实现短视频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
杨浚枢 《法制博览》2023,(15):160-162
文章简单介绍了二次创作短视频,并从法律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基础这三方面入手,分析了二次创作短视频的使用合法性。在此基础上,依托一系列案例,对二次创作短视频的合法性使用认定做出了阐述,总结归纳了二次创作短视频的合法性使用认定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姜辉 《法制博览》2023,(35):70-72
本文通过介绍电影解说短视频的几种主要类型,对转换性使用规则在电影解说短视频著作权中的可行性加以分析,并从立法层面、司法层面以及行政监管层面出发,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内容,以往传统载体文献为核心的著作权保护制度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对著作权和网络传播权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常见到网络著作权侵犯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传播著作权的保护措施,希望使网络著作权得到合理的使用,促进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当今,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备受关注,我国著作权法律法规的改革方向也是强化保护,然而在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制度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笔者试图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进行研究,分析合理使用存在的正当性、合理性,并展望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冯雪婷 《法制博览》2024,(4):163-165
文章深入研究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认定问题,涵盖了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责任的归属以及潜在的对策。通过详细分析相关案例和法律文本,揭示了当前存在的法律漏洞和争议,并提出有益的改进建议。研究的核心目标是为网络著作权领域提供更为科学和合理的解决思路,以实现两大关键目标:维护知识产权和促进网络创新。这一领域的法律责任认定一直是一个复杂的挑战,但通过深入研究和改善法规,可以实现更好的平衡,确保著作权持有人的权益受到保护,同时为网络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程赟 《法制博览》2023,(8):61-63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新机遇,备受世界各国关注。人工智能生成物属于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保护过程中,应将其具有独创性的创作认定为原创作品,但在著作权归属层面,人工智能还不能作为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因此,只有开发或使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的自然人或组织,才具有承担人工智能生成物权利义务的资格。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产品生成物的特点,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产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8.
申彤 《法制博览》2023,(9):154-156
解说型短视频在符合如今“速食”社会的需求下飞速发展,为大众提供了娱乐性的同时,也引发了学界关于如何界定合理使用等著作权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合理使用制度以及借鉴创作共享等建议,以谋求解说型短视频与原影视作品的互利共赢之道。  相似文献   

9.
郑东兴 《法制博览》2023,(35):61-63
文章说明了商标与“在先著作权”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商标侵犯“在先著作权”构成要件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以完善“在先著作权”认定的司法建议、“在先著作权”制度具体完善建议为切入点,提出了一系列商标纠纷案件中的“在先著作权”认定制度完善建议,包括回归到《著作权法》侵权判定基础、采取商标版权化知识产权战略等等,以期平衡公共利益与“在先著作权”。  相似文献   

10.
罗茵 《法制博览》2013,(5):86-87
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微博逐渐成为网络信息传播和社区人际交流的主要方式。这种新型的网络信息沟通平台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我国现有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对微博著作权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微博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种类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微博作品著作权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以避免混淆和防止冲突产生为立足点,如专利法中规定,对外观设计授予的专利权,不得与他人在该申请日以前所取得其他合法权利(文中仅限著作权)相抵触。可见,当前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制度中,创造性并未给予考虑,这致使外观设计专利权或保护不充分,或受限制而致使创造困难。因此以外观设计的创造性认定为契机,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方式,才能克服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与著作权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当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屡屡发生,严重侵害了作者的权益,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亟需法律保护。本文分析现实中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著作侵权行为的法律保护措施,为求找出一条合理保护网络著作权与促进网络环境改革与发展的兼具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王颖 《法制博览》2024,(2):39-41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短视频平台层出不穷,给二次创作短视频提供了创作的便利条件,使得更多的普通用户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次创作短视频迅速在经济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但在现行《著作权法》体系下,二次创作短视频与原视频的侵权纠纷愈演愈烈。司法实践中为保护原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判定二次创作短视频侵权,严重影响短视频行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平衡二次创作者、著作权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本文通过分析二次创作短视频面临的困境以及成因,对解决路径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张峰 《法制博览》2023,(13):79-81
互联网的发展为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滋生了互联网更多的著作权侵权问题。著作权侵权案件的认定难度大,不易直接辨别,司法实践中对事件行为可能具有多种解释。关于著作权侵权案件权属的认定,司法实践和学术理论中均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以具体的著作权侵权案例作为分析对象,研究司法实践中面临的实体问题,探讨司法实践中关于著作权侵权案件在司法程序中的权属认定问题。旨在为著作权侵权案件的司法审判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王辉  张艳丽 《法制博览》2013,(10):231+230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兴起于十八世纪,随着该制度的不断发展,其保护的作品范围由原来的音乐作品逐渐扩大到文字作品、电影作品、美术作品和著作权中的邻接权等范畴。伴随着作品传播技术的发展,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社会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在发展上还很不均衡,尽管该制度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但很多国家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有很多具体制度需要完善。本文通过对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结合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以此完善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嘉裕 《法制博览》2023,(11):93-95
随着科技的不断成熟和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影响着人们生活各方面。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出现满足了当前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人工智能创作物给著作权带来的挑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关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是否应受保护以及如何保护尚存争议,如何解决以上争议是完善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归属使用者、结合独立创作和创造性二要素判断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独创性观点,以确立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归属,确保其能发挥和实现应有的社会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任呈昕 《法制博览》2023,(1):133-135
我国当前数字版权行业不断发展,作品创作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是关于作品著作权登记的法律规定仅有1994年《作品自愿登记管理条例》以及2001年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两部行政管理条例。在这种著作权不断发展的局面下,缺乏对此的法律规定会导致出现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巨大冲突。本文通过对200份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例的统计分析,对一些存在较大问题与漏洞的法院判决反而在后续审判实践中被借鉴的这种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讨论,对我国著作权登记制度提出一些完善的措施,并进而对相关机制提出些许浅显建议。  相似文献   

18.
洪士淳  宋平 《法制博览》2015,(2):165+163
著作权在网络背景下的膨胀造成了对法律制定的巨大挑战。著作权因面对互联网这一特殊背景下的特征及表现类型、侵权责任认定、归责原则等均发生转变,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新型侵权行为——文学作品复制侵权行为上,新类型的出现使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行为更具复杂、和隐蔽性特点。基于此我们如何通过完善法律规制,明晰互联网背景下文学作品复制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成为学界法律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及压力,笔者借此文提出的具体建议以期对实践中文学作品复制行为的著作权侵权提供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9.
蒋林森 《法制博览》2015,(4):120+119
著作权法是一部关于作者专有权与社会公有权的平衡性法律。1一直以来,著作权法都是以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为主的法律,往往弱视著作权限制问题。2然而著作权限制的渊源由来已久,早在洛克时期就已在其朴素的财产权劳动理论思想中涵盖了相关权利限制问题。著作权限制中包含的公平正义、利益均衡以及民主文化文明思想均为其存在提供了合理性。灵活有效地运用著作权限制制度,有助于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作为商品的民间音乐进入了大众视野,其在商业化使用中也存在各种著作权问题,这对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带来许多损害.因此,随着时代的变化、录音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民歌的版权保护问题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就各个法系对音乐著作权的保护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我国民间音乐著作权发展提供一定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