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破产管理人制度是我国破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破产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企业市场化发展,出于国际营商环境需要,破产管理人的职业化成了法律、市场的共同要求。本文将从破产管理人职业化的若干问题以及破产管理人的行政主管部门的架构设置、法律地位出发,为《破产法》的修改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昌军 《法制博览》2023,(27):84-86
我国破产管理人法律制度体系确立了“管理人中心主义”原则,点明了管理人职能贯穿于整个破产程序。由于我国破产管理人法律制度体系建立较晚,相关的法律制度中关于管理人职责、资格、监督、报酬等相关的条文界定较少,破产管理人在履职过程中存在一些法律风险。本文分析了破产管理人履职过程中常见的非忠实、债权申报与确认、财产分配、财产管理与变现、债权人会议等方面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旨在为破产管理人履职风险防范及应对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强  徐鹏 《法制博览》2023,(1):73-75
作为破产案件中的重要角色,破产管理人的制度建设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到破产程序的进度效率。现有破产管理人制度依托于施行十几年的《企业破产法》等,对于经济发展总体现状来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破产程序的重中之重,故本文以该视角分析破产管理人制度问题,从而提出选任方式、任职资格、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应的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4.
李博 《法制博览》2023,(8):121-123
破产管理人是指破产案件中,在法院的组织和监督之下全面接管破产财产并负责进行保管、清理、估价、分配的专门机构。目前司法实践中破产管理人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对破产管理人监督主体的立法不完善、法院司法监督权力过大等;为此在立法层面,要完善破产管理人的监督主体,确立行政机关和破产管理人协会的监督主体地位;在司法实践层面,进一步规范法院的监督权,进一步优化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的监督职责,以便为更好地推进破产程序顺利进行、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劳勇 《法制博览》2023,(25):118-120
由于管理人报酬制度出现了不符合当下破产制度的发展节奏,法院作为管理人报酬决定人能够对管理人报酬确定方面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此外,由于在管理人报酬计算过程中,我国法律只设置了最高上限而没有规定下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管理人报酬被极度压缩的现象,使得年轻律师纷纷不愿意涉足破产业务,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行业内的一些高能力人才也不愿意承接破产管理类工作,基于此,管理人报酬机制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6.
仇连明 《法制博览》2023,(1):118-120
破产管理人制度是我国破产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多年的破产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制度本身也得到了很大完善,但当初制度设置时的条件、情况发生了变化。现在,管理人的法律地位、管理人名册的编制、管理人协会的主管部门等问题引发了广泛争议,当下《企业破产法》在修订过程中有必要在立法上解决这些争议,以实现破产管理人的健康发展,使我国破产立法符合当前市场经济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卞恒亮 《法制博览》2024,(7):136-138
管理人报酬制度是管理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和完善管理人报酬制度,给从业者适当的物质激励,以保持破产管理人行业的吸引力和适度良性竞争,对于提升“办理破产”整体工作水平,增强破产法实施的社会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针对现行管理人报酬制度的不足,作者结合破产实务和司法实践,就破产程序市场化法治化进程中管理人报酬制度完善进行分析,以期推动管理人报酬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波 《法制博览》2022,(5):115-117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规范不断地完善与健全及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长久以来,针对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呼声不断,不过也有部分持不同意见的观点.在我国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背景下,破产体系与个人信用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笔者认为个人破产制度已经适时应运而生.笔者将从个人破产制度构建的基础和核心出发,浅论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9.
追收欠缴出资是破产管理人履职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近年从责任主体角度来看,有从股东责任向高管责任、第三方责任扩大的趋势。从管理人勤勉履职角度,也必须区分违反出资形式的类别,分析对应的责任范围与承担主体,探讨在诉请设计上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在合法的前提下,合理且妥善化解各方矛盾。  相似文献   

10.
洪晓晴 《法制博览》2023,(29):115-117
2021年元旦始,我国首部《民法典》正式生效,随之确立的是新兴的遗产管理人制度。《民法典》从遗产管理人如何产生、应当履行哪些职责、是否需承担民事责任、能否获得相应的报酬等多方面进行规定,搭建了我国遗产管理人制度的基本框架,明确了公民关于遗产管理人制度的适用规范。公证,作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法典时代下必然会在服务中涉及遗产管理人制度。本文试图从遗产管理人制度的法典条文出发,结合公证实践,浅析遗产管理人制度带给公证的机遇与挑战,以期更好地了解遗产管理人这一新兴制度,为办理好涉遗产管理人公证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张杰  刘晓文 《法制博览》2023,(1):109-111
如今,我国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阶段性目标已实现,但个人负债问题依然存在,仍有大量执行不能案件。构建个人破产制度对于切实解决执行难、完善破产法律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实际,破解我国个人破产制度面临的困境,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应重点建立自由财产、破产免责、人格破产与复权等制度。  相似文献   

12.
金其惠 《法制博览》2024,(2):124-126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五至一千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构建了遗产管理人制度的基本框架,为遗产管理人的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但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遗产管理人制度尚不完善,其落地生根,特别是在适用过程中公证作用的发挥,还需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探索。本文试图从遗产管理人的产生方式、权利属性、外部监督等方面探讨如何发挥遗产管理人的作用,探求公证机构如何介入并完善相关职能以配合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落地。  相似文献   

13.
遗嘱信托是一种遗产处理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新增关于遗嘱信托的规定,是与时俱进地对现实社会发展做出的精准回应,彰显了私法自治。但是,在目前我国研究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之背景下,遗嘱信托因其破产隔离功能,与个人破产制度的适用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为此,我国信托立法应完善欺诈性信托撤销权的相关内容,同时在未来个人破产立法中,吸收国外对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经验,明确规定委托人实施欺诈性信托时的债权人撤销权。  相似文献   

14.
王储 《法制博览》2013,(10):49-50
本文根据《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立足于司法实践,对于破产派生诉讼中的管辖、诉讼主体、诉讼中止、调解程序以及涉及债务人执行案件中止等具体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破产派生诉讼案件属于专属管辖案件,该类案件中进入破产的一方(债务人)诉讼主体应为破产的企业法人而非破产管理人。将破产受理时已经开始但尚未终结的破产派生诉讼长期搁置的作法是错误的,在管理人接管债务人财产后上述派生诉讼就应该及时恢复审理。破产派生诉讼中调解协议涉及债务人财产的必须经债权人会议或债权人委员会通过。  相似文献   

15.
张艳 《法制博览》2024,(10):130-132
遗产管理是一套复杂的程序,不仅包括了遗产管理人的产生、资格确权、职能权利确认、报酬请求、管理监督、采取消极管理还是积极管理、责任承担、独立法律地位如诉讼担当等,而且还涉及遗产清理方面的登记、造册、汇报、公示公告、遗产分配、债务清偿等,各项职能是独立、明确的,此外,这些具体职能之间亦须环环相扣,衔接畅通。然而就如今的实际情况而言,因没有统一的指引操作,出现了在不同层面对遗产管理人制度的研究、探索。在此进程中,公证处有国家公信力背景,属于专业的法律服务机构之一,办理了大量的遗嘱、继承、遗产约定协议等公证业务,公证人员不仅具有家事财富传承的专业法律知识储备,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因此公证在遗产管理人制度中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16.
宋炜  王露钰 《法制博览》2022,(15):77-79
金融稳定与个人负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健全的金融业得益于有效的个人破产制度,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为挽救"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我国正在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个人破产制度.本文通过现有国家政策、地方试点立法经验、司法实践案例样本等,归纳并阐述了个人破产制度相关设计,分析个人破产的到来对金融机构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17.
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设立不仅使遗产得到妥善保存和管理,而且使继承人、受遗赠人和遗产债权人等遗产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得到了平衡保护.但在具体适用中,该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遗产管理人的选任资格、职务终止、遗产债权人债权申报等,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使之规范精进,从而保证遗产分割的顺利、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8.
肖珊  李珊珊 《法制博览》2023,(11):126-128
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对社会、债务人、债权人均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使社会、债务人、债权人的利益达到一个衡平的状态。通过各个地方的探索,为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地方实践基础,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个人破产制度发展历程及其制度也为我国的个人破产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因此,本文建议,以地方探索为基础综合研判我国个人破产立法模式,以境外经验为蓝本建立个人破产立法的中国模式,消除顾虑,营造个人破产制度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9.
近日,有政协委员建议,我国应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保护借贷双方的利益。这一建议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我认为现在谈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问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20.
郑吉敏 《法制博览》2023,(12):142-144
在本文研究中首先对于个人破产失权制度做出概述,之后深入研究与探索个人破产失权制度建设的价值及其必要性,最后提出推动我国个人破产失权制度建设的建议,用以促进我国社会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我国社会法治化建设步伐,继而以完善的法律体系来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