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码相机已经普遍运用在现今的各类刑事侦查案件中,它为拍摄证物,快速破解案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本文介绍了数码拍摄在刑事摄影中的优势和刑侦拍摄技巧应用,要在刑事侦查中有效地利用数码相机,就必须掌握其本身特点以及拍摄要领。  相似文献   

2.
李雪 《法制博览》2013,(8):286+216
刑事和解为一种刑事案件的解决方式,其作为一种重要诉讼理念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和整个刑事司法领域的进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刑事和解制度具有的种种功能,恰好弥补传统刑事司法制度的缺陷,其对刑事审判工作的改革创新有积极作用,本文对刑事和解概念、意义及问题作了简要论述,并作出了规范操作的思考及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华东政法学院离退休高级专家协会于2005年11月3日召开了刑事源流研讨会。会议由徐建教授主持,与会刑法学、犯罪学专家围绕“刑事源流”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夏吉先教授首先做了发言,指出其新著《刑事源流论》并非刑事源流史学著作,而是在刑事学科领域内的一种学科理念主张,整体刑法学、刑事一体化、刑事源流论所用的词语虽然不同,但其基本思想是相同的。他从社会的变迁中感悟到犯罪问题动态研究的重要性;从刑法学上的“因果论”研究感悟犯罪学上的“源流论”研究的重要性;从刑法学与犯罪学谁先谁后之争,感悟到刑事一体化理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积极的刑事政策,是一种主动的、非刑罚性的、注重公众参与的刑事政策。之所以提倡积极的刑事政策,是因为传统消极刑事政策存有局限性,难以实现有效治理犯罪的刑事政策目标。在刑事政策领域探讨和实践积极的刑事政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熊珍珍  冯璐 《法制博览》2023,(12):28-30
互联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随着支付载体的不断开发及应用,侵财犯罪的空间领域也随之扩大。传统侵财犯罪借着互联网络外衣在虚拟经济领域内肆意滋生,不同于传统支付,第三方支付虚拟性及财产种类的复杂性,致使第三方支付下侵财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及处罚具有极大的争议,出现了同案不同判、异案同判等问题。笔者将对此类犯罪认定困境、成因进行简要分析,最后从财产来源及行为方式、刑事立法等层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磊 《法制博览》2015,(6):110-111
犯罪现场手印的提取在现场勘查当中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在每一犯罪现场当中都会涉及到手印的提取这一个阶段。提取现场手印在刑事现场勘查当中十分重要,它最终将成为破获案件、认定罪犯的重要证据。如何有效的提取现场手印是我们基层刑事技术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常用且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照相提取法、摄像提取法、复印提取法、实物提取法、制模提取法,而对于现场特殊客体上的手印要特殊对待。  相似文献   

7.
杨国平 《法制博览》2023,(29):121-123
在结合中国刑事司法理论实践经验,以及国外关于认罪认罚方面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我国制定出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该制度是我国在刑事司法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与变革。2018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完成,并在该法律中正式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一项刑事诉讼法律制度,随后该制度在刑事司法领域得到了广泛性应用,在压缩司法成本、维护社会治安以及强化诉讼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应用情况来看还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该项制度的风险,基于此,需要进一步防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风险,要先明确并解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确保该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本前提是要确定"刑法中的未成年人",虽然刑法领域的"未成年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刑法的规定中不同,但均依赖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得以确立。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基本上确定了什么范围的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什么范围的人适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特殊制度。从宽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担当的全部领域,该原则既是未成年人特殊性在刑事法领域确认的基本标志,也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区别于普通司法制度的基本前提。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本立场是侧重于保护还是侧重于惩罚,直接决定了未成年人的前科消灭制度、累犯制度、刑罚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建构。在有所未成年人司法体制改革潮流中,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与提高未成年人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上限并存,预示着惩罚和保护双向强化的趋势。单向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立场并不彻底的基本态势,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体制改革直接与世界潮流对接提供空间和机会。应当立足于我国在刑事领域全面推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大背景,再审视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直接构建我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9.
刑事合规是在加强企业违法犯罪预防中有效而切实可行的重要对策。我国刑事合规视域下单位犯罪制度的重塑源起于刑事合规强大的外在驱动和企业刑事风险发出的失控预警。在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制度中纳入刑事合规具有实践基础和现实必要,构建了我国刑事合规与单位犯罪制度重塑之间紧密的逻辑关系。我国刑事合规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务之急是解决单位犯罪归责理论的界定问题、刑事合规个性化参考因素在单位犯罪制度中的适应问题以及刑事司法模式由对抗性走向合作性的改革问题,对刑事合规预设行进弧度。我国刑事合规的实践和单位犯罪制度的重塑既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也是相互通联的关系,无法将我国刑事合规的实施与单位犯罪制度的重塑割裂开来讨论。应当围绕企业独立意志理论、单位注意义务、犯罪量刑标准、处罚方式、刑罚的种类、刑罚的处罚力度等方面推进单位犯罪制度的重塑,避免我国刑事合规流于形式,更好地将我国刑事合规植入单位犯罪理论。  相似文献   

10.
治理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司法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由于传统治理模式缺乏对青少年犯罪者的人文关怀,而且往往推行脱离正常社会环境的边缘治理,因此无法根除其所带来的“标签”效应,影响了整体治理的效能。刑事和解制度的推行不仅能够使刑事被害人得到合理的补偿,恢复社会正义,更为重要的是其能够促使青少年犯罪者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当及其改过自新的可能性,避免了由于自我意识模糊所导致的错误角色定位,从而起到挽救失足者,降低重犯率的作用。因此,将刑事和解引入我国青少年犯罪治理领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万洪亮 《法制博览》2023,(9):133-13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改革中至关重要,该制度是对刑事诉讼的有益尝试和探索。由于该制度在实务运作中对传统的刑事正当程序有所变动、调整,并且在运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很多人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持担忧、怀疑的态度。实际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遵守、深化、践行了刑事正当程序的内在精神,符合宽严相济的思想,没有违背刑事正当程序的基本原则。在实践当中,为避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违背刑事正当程序,对司法公正造成威胁,有关部门需要在司法实践方面采取有关措施,严格依法办案,加强监督,规范量刑协商,保证案件的处理质量。文章从刑事正当程序出发,探索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刑事正当程序的调整和改变,并分析了该制度背后的本质,提出了相关的规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帅 《法制博览》2022,(4):115-117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环保领域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问题.所以未来在处理环境犯罪案件中密切协调各部门,利用好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将会对于惩治环境违法行为和保护我国自然环境产生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两法衔接"制度建设的困境,其次分析主要的原因,最后提出具体的改进举措并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13.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技术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树坤 《法制博览》2015,(6):285-286
痕迹检测是刑事科学技术的一个类别,它包括手印、足印的检测;犯罪工具的检测、犯罪行为的检测、犯罪方法的检测等,应用这种技术能够了解犯罪形成的整个过程,推定犯罪行为转化的规律等。它是一门重要的刑事现场勘查技术。本次研究简要的说明了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能够科学的应用痕迹检验技术的成果,将能使我国立法更完善、执法更严谨。  相似文献   

14.
平时勘验现场时,往往我们只重视刑侦大队侦办的重要刑事案件现场勘验,而对治安管辖的案件则不太重视,但是治安管辖的案件往往可能有很好的刑事技术勘验条件,刑事技术在其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交流了一起治安管辖的破坏生产经营案中刑事技术发挥的至关重要作用。论述了如何用好足迹追踪及工具痕迹勘验鉴定两样刑事技术破获案件。  相似文献   

15.
刑事被告人有权获得律师援助或者代理(1egalrepresentation)已经成为西方刑事司法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特别是在关国,确保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获得律师辩护被认为是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四规定的正当法律程序(dueprocess)。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司法领域先后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多次重大修改,其中一个重要的修改内容就是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辩护权。本文根据西方与中国对刑事诉讼辩护的相关理论及从中国公开发表的刑事审判中搜集的数据,对三种严重刑事犯罪,故意杀人,抢劫及故意伤害案件中刑事辩护的内容及效果予以论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三类刑事犯罪中,刑事辩护并没有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产生明显的正面效果。相反,有刑事辩护的案件反而更易获得较重的判决结果。本文作者希望未来的研究能进一步探讨刑事辩护内容,法院对刑事辩护是否认可,及刑事辩护可能对案件结果产生的影响等相关内容。文章最后认为独特的社会结构与法律文化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刑事司法改革中的问题,包括刑事诉讼代理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正>【主题导引】现代社会是科技风行的时代,特别是以互联网为纽带的现代科技在社会发展中成为明显的标识。然而,互联网在为未成年人智识带来巨大促动的同时,也具有双刃剑的秉性,这既反映在民事领域也发生于刑事领域。在民事领域,主要是指"人肉搜索"等网络技术对未成年人相关权益的侵犯。在刑事领域,则主要表现为未成年人因受网络负面因素影响而实施违法犯罪等情形,他们在借助网络凶器侵犯他人法益的同时,也使得自己同样成为网络的牺牲品。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7.
毛军 《法制博览》2022,(9):74-76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解制度是现代司法制度中的一个亮点,其区别于传统刑事司法制度,给了未成年人犯罪一个挽救、悔过的机会,也可以避免诸多由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适用同样的刑罚而引起的弊端.本文拟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和解制度实施的现状入手,分析研究这些现状的成因与不足,提出了几点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刘敏 《法制博览》2023,(21):70-72
预防犯罪与再犯是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的重要问题。与刑罚处罚不同,企业刑事合规制度具有事先性、内部性、激励性等特征,在预防单位再犯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然而企业合规制度作为舶来品,要想更好地解决我国实践中的预防再犯问题,还应进行本土化改造。并且在注重企业刑事合规制度完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刑事理论中单位再犯理论的完善。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单位再犯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刑事和解制度,专门增加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一章。检察机关立足职能不断创新法律监督举措、拓展法律监督渠道、增强法律监督效果。但在实践中,检察机关在开展刑事和解中也面临着困境,本文讨论在刑事和解中引入检调对接机制的模式,以期妥当规范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在本研究中首先针对刑事辩护律师的职业环境进行分析,其次研究了刑事辩护的主要流程,深层次剖析以及探讨了律师参与刑事辩护阶段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其主要包含刑事责任风险、民事责任风险以及信誉风险等,最后针对如上方面风险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用以切实促进律师群体能够在刑事辩护中充分履行职责,且充分维护法律的尊严与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