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巴黎专电 1948年春天,浙江美专讲师赵无极动身来法国前,校长林风眠先生对他说:“无极,一个中国画家在巴黎立足,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呀!”40年过去了,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赵无极先生,不仅在国际艺坛站稳了脚根,他所创立的抒情抽象艺术画派也已载入了20世纪美术发展的史册。他开创的崭新的美的意境,装点着世界上许多艺术殿堂,揭示着艺术发展无限美好的前景。 今年秋天,巴黎艺术界为赵先生举办了两个展览会,出版了四本专著,以庆贺他旅法创作40年。在两个展览会之间,赵先生在画室内接见笔者时,谦虚地说:“看来,西方人接受我的艺术了。我的画不能说完全是西方的,也不能说完全是中国的。应该说是一  相似文献   

2.
人生的画幅     
林清玄 《党政论坛》2014,(14):49-49
我去访问一位画家,他一向以“难产”著名,要很长时间才作出一幅画。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作画好像游戏一样,一天画好几张,我的态度是很严肃的,  相似文献   

3.
我请中年画家吴悦石鉴赏一幅山水画,画卷刚展开一半,他就说:“这好象是老画家颜地的作品。”我说:“你真有眼力,这幅画就是颜地的儿子颜士摹仿他父亲笔意画的。” 颜士原名阎吉才。他父亲颜地因受“四人帮”的迫害,身心遭到严重摧残,离开人世已经七年了。  相似文献   

4.
思一 《瞭望》1988,(40)
每看一次画展,或翻完一本画册,我都要想起齐白石的“馒头”,“馒头”云者,是他形容自己所画的山形。形容得象,因为画得本来象馒头。一个个、圆滚滚。想到那样的山,和画家理直气壮的态度我就要笑。 “老夫喜画馒头山”是齐老先生题画诗的结句,在首句中他点了五代两位山水画祖师爷的名——荆浩和关仝:“逢人耻听说荆关。”  相似文献   

5.
读这本书画集,活脱一位仁兄坐在对面与你交谈。在这种情况下,绘画作为世界语,中国画作为中国语的思考方式不够用了,因为它们只管艺术的共性,管不了艺术家的个性。 我把这本集子寄去给一位画家长者,长者回电话说:“刘二刚是真画画的,这样的画家不多了……”评语止两句,我以为够写一本书。 第一,“这样的画家不多了。”倘把前三字拿掉单说画家,阁下尽管闭着眼睛上街去摸好了,哪儿都有一大把。数字能说明什么呢? 第二,说到“真画画的。”这真的、假的,首先得问画家自己,而且会一直出现在新作品产生的整个过  相似文献   

6.
从宋朝起,就有描写戏剧演出的绘画出现,(当然更远一点,我们从世纪初的汉画像石刻中,也发现歌舞演东的画面,但这只是戏剧的滥觞)。至今山西南部寺庙,还保留下来《大行散乐丰都秀在此作场》的著名壁画,可以看出元代演戏的真实场面,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都是极高的。清代有些民间画家,也画过孙菊仙、刘赶三的一些演剧场面小画,在市场发售,有的还在民间流行的木版年画中出现,广泛流传民间,但却未登“大雅之堂”。近四、五个年来,老画家关良一马当先,用毛笔、宣纸和中国画颜料,画过许多小幅以昆曲和京剧为题材的作品。关老是到日本学油画的,深受当时流行的印象派画风影响,他的戏剧小品画,也体现了印象画派的风格。由于他爱观剧,所以入木三分地用极其简练的笔调刻划出戏中人物的动作,风格十分拙稚天真,受到广大观众的爱好。十年动乱以后,画这一类戏剧小品画的,同时出现两位杰出的作家——韩羽和马得。  相似文献   

7.
据说当着毛主席的面,为他画过像的只有两位画家。一位叫沈逸千,是在延安画的;另一位就是现任北京画院副院长尹瘦石,是在重庆画的。 提起这段有历史意义的往事,尹瘦石同志说:“今年正好是毛主席诞辰九十周年,又是忠贞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人民诗人柳亚子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我有幸能为毛主席画像,全仗亚子先生。不能不使我回想起与亚子先生的一段交往以及举办《柳诗尹画联展》的情景……”  相似文献   

8.
人穷志不穷     
王岩 《党政论坛》2013,(4):62-62
一位未成名的青年画家,靠画人像为生。一天,一个富人经过,喜欢他的画工,便请他画一幅入像。双方约好酬劳是一万元。一个星期后,富人依约前来拿画时起了歹念,心想:“这人年轻又没有名声,画中的人像是我,这幅画如果我不买,绝不会有人买。”于是不顾约定,说只愿花三千元买这幅画。  相似文献   

9.
沈殿成 《侨园》2003,(2):4-5
1956年出生的陈奇,原是辽宁省小有名气的画家,在风景画上有相当深的造诣,在美术界也算是一个活跃分子。在朋友圈中,他以聪颖随和、勤奋过人著称。朋友说:“只要你喜欢什么,他就能画什么。”这不是贬意。他琢磨各种画法,为我所用。他造型能力强,画风泼辣,作品色彩含蓄、细腻,富有创意。他说:“什么都画不行,跟着行市走更不行,我要做有个性的画家,我要画艺术品。”  相似文献   

10.
称雒志俭为农民画家,有两层含义。其一,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家种着八亩地的庄稼;其二,他画的是精彩纷呈的农民画,在画室里构筑民间绘画的艺术殿堂。陕西户县农民画驰誉世界。这是户县的骄傲,而雒志俭是农民画的骄傲。他不仅继承了农民画传统的美学风格和表现手法,同时大胆创新,独标一帜,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1.
今年四十九岁的马南坡,是继黄胃之后当代又一位擅长画驴的画家。他自幼与驴儿结下了不解之缘。四、五岁跟奶奶学画。因他那时天天与驴打交道,有时牵着小毛驴到田间耕作,有时拉着小毛驴去磨边推磨,有时骑着小毛驴走亲串友,驴儿的身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九岁那年,他的家乡发大水,又是小毛驴驮着他来到在北京工作的父母身边。对驴儿怀有特殊感情的马南坡,自从萌发了画驴的念头,便一发而不可收。 马南坡笔下的驴儿,细高、俊俏,略有夸张,却颇具神韵。他涉足各地农村,详细观察研究了华北驴,关东驴,河套驴和新疆驴的不同特点。他的夫人说他:‘爱驴如命’。他自己也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驴”消得人憔悴。’ ‘我的驴是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见过马南坡作画的人都知道,他画驴如同写字,横竖撇捺,侧锋为体,中锋勾骼,点、线、面结合,一笔是一笔,笔笔不含糊。只几分钟功夫,一只只乖巧活泼的毛驴便跃然纸上。‘作画要写不要画’,这本是画家  相似文献   

12.
宋畅 《学理论》2013,(15):221-223
巴托罗米奥修士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佛罗伦萨画家,是推动文艺复兴盛期绘画发展的核心力量,他的创作风格和遗留下来的大量作品都显示了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画家。他在绘画上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丰富的绘画经验和新颖别致的绘画风格,同时也体现在他的创作对后人的影响上。他的创作风格使一大批画家从中学习到了技法并启发了这些画家的创造力,可以说是文艺复兴盛期一位非常重要的旗手。  相似文献   

13.
吴江 《瞭望》1991,(Z1)
最近,有幸读到“湘西老黄”之一——黄永厚的国画。说是“之一”,因为这个名称曾为两位画家共用:一位是黄永厚,另一位便是他的大哥黄永玉。他们是湘西凤凰县人。黄永玉,知道的人很多,是一位很有才气的画家。他那幅睁一眼、闭一眼的猫头鹰,在“文革”中曾引起轩然大波,被指为“黑画“。不过,我与他缘悭一面,没有更多的了解。至于黄永厚,尽管画界前辈刘海粟已有“天开图画,人出凤凰”的品题,名气却没有他大哥那样响。据说,他们弟兄长  相似文献   

14.
<正>我在很多年前就注意到曾恕一先生,还写过有关他指画艺术的文章。那时并不认识曾老,他看了我的文章,来北京举办画展时辗转找到我。从此与曾老包括他的女儿,也是指画家的曾京兰女士相交,曾为父女二人的画集分别写过序言,对曾老的指画艺术和他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当代中国指画大家一北一南,当推潘天寿与曾恕一。潘天寿的绘画大气磅礴,以笔画为主,指画为辅,以北派风格见长。曾恕一则以指画为主,笔画为辅,终身研  相似文献   

15.
江西国画家杨石朗为人质朴木讷,不善交际,数十年来默默耕耘,自甘寂寞。数年前,他曾刻有一方闲章,印文为“百年以后人论定”。这是借用董其昌在《容台集》中记述的“元季四家”之一吴镇颇有自信,虽穷而不以所画媚世的一个典故,杨先生以此自勉。故事说:“吴仲圭本与盛子昭比门而居,四方以金帛求子昭画者甚众,而仲圭之门阒然,妻子颇笑之。仲圭曰:二十年后不复尔。果如其言。” 如今,使杨石朗感到欣慰的是他的作品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今夏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出乎意料地获得行家和观众们的赞誉。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先生说:“杨石朗的画传统功夫很深,在传统的基础上有创新。中国画要做到既有传统,又有新意,很不容易。”著名山水画家李可染对杨石朗说:“今天我连看了三个展览,不过你的画我是一张一张  相似文献   

16.
西京的画气象好。文章这么一起头就有两个月接不下去。因为谈中国画不接着讲笔墨就不通,而我这个人又讨厌(是怕了)谈笔墨。如果有人说我的画无笔墨我不生气,诬我的画有笔墨我也不委屈,谁教我是中国人,摆不脱这耳濡目染?所以凡说笔墨是传统的我听了没意见,进而又说传统动不得,或者只可搬、可套或美其名曰“发展”,我就不信了。不信,是指如果画家果真有病,笔墨技巧能救他命? 最近电视上介绍一个不排名次的油画大展。展后专家们意见希望画家  相似文献   

17.
董娜娜 《学理论》2012,(6):107-108
林风眠作为二十世纪"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与开拓者,他兼收并蓄,融合中西,既吸取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同时又将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构图等形式美的一些元素引入水墨,创作了独具特色的"林风眠格体"。他的画既具东方神韵,又处处洋溢着鲜明的现代审美气息,为我们培养出一种现代性的关照世界的新的观念与美感,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最有代表性的西班牙肖像画家当推委拉斯开兹,可以说他的人物画代表了西班牙绘画黄金时代的巅峰——将威尼斯和佛兰德斯画派的技巧、艺术观念和生活态度与西班牙人的审美眼光和艺术传统汇集一起,经过天才艺术家富有个人特色的诠释,使17世纪的西班牙艺术像饱满的鲜花一般全面绽放。委拉斯开兹无论在历史画或者充满神话色彩的绘画领域,还是在皇室、贵族和普通人物的肖像中,都显示出他对人物心灵的透彻观察和淋漓尽致的阐发。  相似文献   

19.
江亚平 《侨园》2001,(4):8-9
我作驻外记者期间,阳春三月的一个晚上,在伦敦繁华的特拉法尔加广场附近一家名叫“骄傲”的著名画廊里,灯光柔和、气氛温馨,数十名社会名流、画家和艺术爱好者欢聚一堂,一边慢慢品尝着法国香槟酒,一边细细欣赏着周围墙上大小不同的油画和版画。宾客不断发出赞叹:太美了!真棒!意境深远!这些画大都取材于遥远的东方——长城、农舍、山村、水乡和牧童晚笛等。所有的画中都是一个人的署名——刘海明。这是旅英中国画家刘海明的一次个人画展。在伦敦这样一个艺术氛围很浓的国际大都市举行个人画展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刘海明近7年来却在英国举行了十多次这样的个人画展,可见他在英国艺术界为中国人争得了怎样一份荣誉和骄傲。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重庆市文联党组给市委组织部的报告中说,李某的问题,“对我们如何培养和造就一代文艺新人,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李某原是一个普通电工。他常在业余时间到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学习绘画。他所在的单位领导见他有培养前途,便调他到俱乐部搞美工。有一次,他陪一位著名画家到三峡写生。这位画家出于对年轻人的关怀和鼓励,对四川美协的负责人说:“重庆有个李某可以培养嘛!”从此,李某受到美协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