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建立真正属于农民的组织,以保证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本文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建立新农会的意义,并阐述了建立新农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中共八大被称为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性盛会。此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并且苏联模式开始显露弊端,中国共产党开始重新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转变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转变,即转变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变到经济建设上来;转变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苏联模式中摆脱出来,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转变党的角色,从革命党转变成执政党,在思维范式上确立执政党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农民组织化问题,使本来已经倍受关注的农会重建问题更加升温.农民协会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组织,一定要坚持自主性、自愿性和自发性原则.农会的建设首先应遵循自下而上、先点后面的组建原则;其次,国家应该给予以法律方面的保障与规范.为了防止走偏我们要先试点后推广,特别是农会建立之初要以法律的制度化开始,否则,不仅保护不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还可能会引起社会的波动.  相似文献   

4.
台湾农会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农业成为"小农"现代化的成功典范,农会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台湾农会是"农有、农治、农享"的公益社团法人,其宗旨是"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知识技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生产收益、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农会全方位为农服务,设有供销部、信用部、保险部、推广部等,建立了产前、产中和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小农的规模经济,将"小农"聚拢成"大农",促进了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农会是半官方半民间组织,是政府农业政策的执行者、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农会既得到台湾岛内广泛认同,也获得很高的国际赞誉。台湾农会的成功做法,特别是农技推广、市场营销、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功能,正是大陆当前新农村建设所亟需。基于相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小农环境,大陆立足实情、借鉴经验,开展综合农协试点,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六、在处理中国与世界关系问题上的重大转变由于历史上的复杂原因 ,我们过去在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时曾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以阶级斗争为纲” ,相信“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且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强调“自力更生” ,忽视学习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 ,并拒绝接受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提供的援助。这实际上就是割断了自己与世界的联系 ,使我国处于一种向世界关门的封闭状态 ,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  相似文献   

6.
农会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斗争理论的指导,农会没有发展成为社会自律性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新的农民协会的建立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因而需要对新农会的性质定位和遵循原则等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7.
党的工作重心能否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有效地实现转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共八大在明确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过去的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论断,开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但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打断了这一进程,使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经历了长期的曲折,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走了许多弯路。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与新农民的培育是同一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培育新农民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然要求。培育新农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目前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政治意识淡漠、乡镇职能转变不到位、农民观念保守和法制建设滞后。在国家主导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格局依然存在的条件下,政府应该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供政策指导、制度保障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强调 ,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都贯穿着阶级斗争。当今世界 ,所有国家都存在着阶级斗争。国际上和国内的阶级斗争 ,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背景。在当今时代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六十年沧桑巨变。推动国家变富强、人民变富裕、社会变和谐的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自身所处历史方位,在党的建设思维上,由革命党思维向执政党思维转变。在党的性质内涵上,由革命时期强调阶级性向建设时期突出先进性转变。在党的领导功能上,由革命时期强调斗争性向建设时期突出整合性转变。在党的建设环境上,由封闭半封闭向开放转变。概括起来说,由工人阶级传统意义的政党向现代化政党转变。  相似文献   

12.
党纪是一个政党进行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它有自身的内涵和特征。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制定的党纪条规及对党纪的严格执行是我们党能够建立稳固根据地的关键。重温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纪的内容以及执行情况对我们今天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1950年春开始,西北地区普遍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西北农民的第一次解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从而揭开了西北农民第二次解放的新篇章。两次解放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而后者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结晶。当代西北农民两次解放的历史进程从正反两方面证明:生产关系的改变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需要,这是西北农民解放的客观经济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方志敏同志为核心的赣东北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实践中凝结而成的"方志敏精神",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并因其具有鲜明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核心特征,具有符合现代教育教学价值的丰富内涵,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党的宗旨教育以及廉政教育等的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斗争时期,根据地党组织为迅速壮大党员队伍,采取了粗放的发展方式,致使许多投机分子混入党内。加之,当时根据地党员主要来自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天然地带有许多非无产阶级思想。为纯洁党的组织,边界党通过党内教育、制度建设、组织整顿等措施,纯洁了党员队伍,增强了党的战斗力。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经验,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各级公安机关必须适应这个转变,立足自身职能优势,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发展壮大了革命队伍,为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成为党的建设史上密切党群关系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以来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中,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权力改造无疑是一次革命性的改造。中国共产党以农会为组织基础,通过阶级划分和苏维埃选举等形式,不仅实现了对乡村社会权力的彻底改造,而且也是亘古未有的一次社会革命。然而,传统社会的思维惯性以及革命斗争的艰巨与复杂,又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动员的障碍,由此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当初条件下的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后期,边界的农协(运)遭到严重的摧残。农协组织塌台,农协会员逃散,农民运动处于沉寂状态。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边界之后,在开展军事斗争、政权建设的同时,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农协机构。党对边界农协(运)的领导,使边界农民翻身当了主人,边界农村出现了新气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合法性基础。本文主要运用历史分析法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合法性路径选择进行了政治学角度的分析,并对其利弊进行了阐释。同时指出,在新的形势下,面临新的问题,执政党还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制度创新,来不断提升执政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