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争议评审是"在工程开始或进行中,由当事人选择独立的评审专家,就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争议及时提出解决建议或者作出决定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它可以及时化解小争议,防止争议扩大造成工程拖延、损失和浪费"。②该制度起源于美国,被引入中国后,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显现出快速发展的迹象。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争议评审的上位概念——ADR(非诉讼争端解决方式),明确争议评审在法律体系中的位置;第二部分对国际相关制度的代表——DAB进行简述,使读者了解基本情况。第三、四部分为本文重点。第三部分对我国引入争议评审制度的历程进行梳理,并以此为线索,解读和分析现状;第四部分以北仲版的《建设工程争议评审规则》为优秀代表,尝试提出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郭伟钊 《法制与社会》2014,(11):177-178,184
积极推广争议评审机制是解决建设工程纠纷的新思路。本文通过分析争议评审机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限制该机制应用的原因,借助2013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颁布的契机,阐释争议评审机制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8年3月23日,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称北仲)国际会议厅。伴随阵阵掌声,在王红松秘书长主持下,来自中美两地的42名学员获得了美国培普丹(Pepperdine)大学法学院施特劳斯(Straus)争议解决中心(以下称施特劳斯中心)颁发的调解员培训证书。北仲与施特劳斯中心2008年度系列合作培训项目圆满落下帏幕。为配合2008年4月1日《北京仲裁委员会调解规则》的实施,北仲从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13日,作为北京仲裁委员会(下称北仲)与美国培普丹(Pepperdine)大学法学院施特劳斯(Straus)争议解决中心合作的2008年度系列培训活动的序幕,该中心教学主任、国际争议预防与解决中心前总裁Thomas Stipanowich教授在北仲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争议评审小组(Dispute Review Board或称Dispute Resolution Board,简称DRB)争端解决方式培训。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中国水利水电工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7月24日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以《北京仲裁委员会争议评审规则》为例,通过比较研究该规则下评审意见的效力及FIDIC99版红皮书中DAB决定的效力,探讨在我国当前的法律环境下,争议评审机制与诉讼衔接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8月20日下午,由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仲)与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争议解决中心(以下简称争议解决中心)联合主办的"知识产权司法判定指导与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高峰论坛"在北京仲裁委员会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企业界、律师界、高等院校、法院、新闻媒体等领域的一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北仲与争议解决中心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知  相似文献   

7.
国际商会在调整和促进国际商业交往方面已有近80年制订规则的经验。这些规则包括争议解决规则,用来解决贸易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争议。《国际商会友好争议解决规则》即代表了国际商会在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国际商会友好争议解决规则》是由来自75个国家的商业团体代表与争议解决专家商讨的产物,目的在于为商业伙伴提供一种最符合其需要的友好争议解决方式。规则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当事人有权自由选择其认为最适于解决争议的方法。若未对采用何种方法达成协议,则采用调解。  相似文献   

8.
国际商会(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简称ICC)于1920年成立于法国巴黎,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业民间组织。ICC自成立时起便一直致力于国际商贸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因而在处理国际商事争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ICC内部设有国际仲裁院(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Arbitration,简称ICA),并制定有比较完备的仲裁规则,但在解决国际商事争议方面,ICC并未将目光仅局限于仲裁这一种方式上,而是始终关注仲裁以外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的作用,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则,为争议当事人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实现圆满解决商业纠纷的目的。2001年7月1日生效的《国际商会友好争议解决规则》(The ICC Amicable Dispute Resolution Rules,以下简称《ADR规则》)便代表了ICC在这方面努力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电子知识产权》2003,(4):14-18
第一章总则与定义 第一条为了保证域名争议解决程序的公正性、方便性及快捷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以下简称《解决办法》)的规定,制定本程序规则。 第二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而进行的域名争议解决程序受本规则及域名争议解决  相似文献   

10.
《仲裁与法律》2003,(3):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的争议与日俱增,因此,快速公正的金融纠纷解决途径对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日,本报记者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下称贸仲)即将推出的《金融争议仲裁规则》(下称金融规则),特意走访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刘文杰。以下为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11.
崔明健 《河北法学》2011,29(2):119-121
新修订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程序规则》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则主要修订内容有:对诉状形式和传送方式提出电子化、无纸化要求;将文件的互联网络传送方式放在优先地位;增加"书面通知"程序;明确规定"该规则与争议解决机构补充规则相冲突时,该规则效力优先"。这些修订内容体现了在保证程序公正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程序效率的目的,有利于域名争议的高效、公正解决。修订后的新规则对我国域名争议解决相关程序规则的修订与完善,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英国建设工程裁决制度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工程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争议解决机制应当多元化以适应工程行业的特殊需求。英国1996年《房屋批准、施工和重建法案》创设的工程裁决机制在这方面具有先进性,已经在英国建设工程行业得到普遍适用,并获得了司法机构和争议当事人的积极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英国的建设工程机制进行了介绍,尤其从英国司法判例的角度出发说明了工程裁决和法院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构建我国的工程裁决机制提出了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仲裁与法律》2003,(4):1-2
为配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争议仲裁规则》的顺利实施,尽快启动金融行业专家仲裁的服务体系,2003年7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在北京召开了首次金融专业仲裁  相似文献   

14.
王瑞华 《法人》2014,(10):74-75
正本质上,仲裁也是服务产业的一员,北京仲裁委员会新规则在修订过程中强调了用户导向原则,并不断吸收国际优秀经验,标志着中国仲裁业在市场化、国际化方向上又迈进了一步。伴随新规的施行,北仲同时增用新名"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为进一步适应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满足国内外当事人日益多元的争议解决需求,北京仲裁委员会(下称"北仲")于2012年启动了对现行仲裁规则(自2008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修订工作,经过两年的全面论证并公开征询仲裁业界人士专业意见,北仲新规则(下称"新《规则》")最终形成。新《规则》预计于2015年4月1日起正  相似文献   

15.
曹燕 《河北法学》2012,(8):124-125,126,127,128,129,130,131
上海、宁波、厦门和深圳等地富有特色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构建经验充分体现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理念,以此为蓝本展示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构建的实施过程并对比西方法律理念,结合我国和谐思想传统,对其进行理论反思将有助于理解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构建的正当性和明确未来其在我国发展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上海、宁波、厦门和深圳等地富有特色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构建经验充分体现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理念,以此为蓝本展示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构建的实施过程并对比西方法律理念,结合我国和谐思想传统,对其进行理论反思将有助于理解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构建的正当性和明确未来其在我国发展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7.
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于2007年9月20日第五届第一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北京仲裁委员会调解规则》(以下简称调解规则),这是本会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制定的单行的调解规则。调解规则将于2008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会以成为公正、廉洁、高效的多元化争议解决机构为目标,本会之所  相似文献   

18.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和纠纷处理在全球范围正在发生着变化,监理工程师在逐步淡出纠纷解决,仲裁和诉讼因其特点已是合同双方的无奈之举,争议评审则应运而生并在全球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从中国建设工程的合同环境入手,探讨争议评审在中国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19.
《仲裁与法律》2002,(5):1-1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相继自2001年1月1日和2002年1月1日接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授权正式受理中文域名争议和通用网址争议后,又于今年9月2日接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授权,负责解决.CN域名争议(原中文域名争议也同时适用新的《解决办法》和《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做好建设工程案件中的造价鉴定工作,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仲)于2005年5月31日举办了建设工程造价鉴定工作经验交流会。列入北仲造价鉴定机构名册的18家鉴定单位主要负责人、北仲部分仲裁员以及其他法律、工程专业领域人士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北仲秘书长王红松主持。王秘书长先介绍了会议的目的、内容及北仲对鉴定工作的要求,并就北仲在全国仲裁机构中最先制定、实施的规范造价鉴定工作的两个内部规定——《关于工程造价鉴定机构及其鉴定工作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审理建设工程纠纷案件造价鉴定程序的一般规范(讨论稿)》——进行了介绍、说明。与会代表对鉴定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交流,并就如何提高鉴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王秘书长在会议结束时对会议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