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丰  罗蔚 《公民导刊》2012,(5):50-51
当政府权力损害公民权利时,必须有必要的、可行的补救措施,行政诉讼法就是作为这种补救措施应运而生的。但行政诉讼法已实施20余年,在新形势面前,该法的很多制度安排已无法适应现实需求,弊端日显,亟待修改和完善。从1990年10月1日到现在,《行政诉讼法》走过了22年。行政诉讼法开启了"民告官"的时代,在全国人大代表陈万志看来,行政诉讼法,被视为新中国立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部法律第一次赋予了中国老百姓"民可以告官"的权利,行政权自此被套上法治的缰绳。  相似文献   

2.
《宁夏政报》2014,(22):3-1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4年11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2014年11月1日(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作如下修改:  相似文献   

3.
《民主与法制》2010,(21):52-52
据《羊城晚报》报道,今年10月1日,《行政诉讼法》实施已满20年。此前不久,该法的修改已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立法规划。  相似文献   

4.
施行23年的行政诉讼法首次大修,这是一个把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制轨道的难得机遇,在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各方普遍对行政诉讼法修改寄予厚望。2013年岁末,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终于进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议程,其引起的热议与北京正值隆冬的气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民告官"终成现实1989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并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行政诉讼法的颁行在中国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帅恒 《公民导刊》2008,(12):55-55
近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五年立法规划,坊间呼吁已久的《行政诉讼法》修改被列为一类立法项日。有媒体报道称:行诉法修改将集中于扩大受案范围等议题,其中,长期争议的“红头文件”不可诉问题,有望突破。  相似文献   

6.
媒体搜索     
<正>立法我国今年将修改预算法和行诉法等法律据第一财经日报3月10日载",今年将修改《预算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列入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的项目还有:修改《立法法》、《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证券法》、《教育法》等;制定《资产评估法》、《期货法》、《粮食法》、《中医药法》等。"在3月9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介绍了上述年度立法计划。  相似文献   

7.
正二十多年前,以行政诉讼法施行为背景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中,那个挺着大肚子"要讨一个说法"的农妇秋菊,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日前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这是行政诉讼法实施20多年来的第一次修改,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对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具有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案件除行政赔偿外不适用调解。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规定已不能满足行政诉讼实务的需要。人民法院解决行政纠纷时变通进行和解、协调工作,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暴露了缺少调解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随着《行政诉讼法》修改纳入人大议程,通过修订现行行政诉讼法进行尝试和探索,待时机成熟再订立单行法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报刊揽胜     
观点进入2002年,中国在行政法领域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革命,一系列立法、修改法律的动作接连不断:《政府采购法》刚刚出台,《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强制法》的立法程序已经启动,《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修改也提上了日程,制定《行政程序法》的意向更加明确。这一切法律都跟政府有关系,严格地说,这些法律的宗旨都在于规范政府行为。2002年,可以视作中国政府加紧自律的元年。行政法领域密集的立法、修改法律的行动表明,中国政府正在为履行加入WTO时所作的承诺而为自己的行为定立规范。———摘编自《中国新闻周…  相似文献   

10.
<正>宁政办发[2015]70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已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为了贯彻实施好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  相似文献   

11.
王建丽 《协商论坛》2006,(11):57-5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至今已经整整16年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的不断完善,某些方面已显得滞后而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问题和缺陷在司法实践中逐渐凸显,暴露出了行政程序法体系的不科学性、不合理性。一、按现行法律规定相对人对抽象行政行为不得提起诉讼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制定法规、规章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抽象行为包括行政立法行为和行政机关制定、发布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行为。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并参照国务…  相似文献   

12.
速递     
《公民导刊》2013,(6):2
全国人大:行政诉讼法有望年内启动修改4月底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2013年立法工作计划。按照该计划,行政诉讼法修改草案将于10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这也意味着继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修改后,被称为第三大诉讼法的行政诉讼法修改有望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据悉,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于1989年4月4日由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自  相似文献   

13.
《宁夏政报》2015,(7):3-1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1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5年3月15日(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作如下修改: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二、将第五条修改为:"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  相似文献   

14.
如说要为当代中国行政法的发展找一个符号式的人物的话,应松年教授当之无愧。从《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到正在讨论的《行政强制法》,几乎每一部行政法律的起草和出台的过程中,都少不了应松年教授的身影。然而,最让应松年教授难以释怀的是,中国至今没有一部自己的《行政程序法》。为此,他把呼吁制定《行政程序法》作为自己此生的最大期望。2008年4月,《湖南行政程序规定》通过。这让应松年教授在湖南的先行创举中,看到了全国行政程序立法的曙光。《湖南行政程序规定》实施近三年后的2011年6月9日,应松年教授结合湖南行政程序规范的变革,就统一行政程序立法等相关重大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5.
张桐 《人民论坛》2011,(12):102-103
共同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现行《侵权责任法》在认定共同侵权行为上兼采"共同意思说"和"共同行为说",显然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符合平衡受害人与行为人利益关系的发展趋势。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分析当前大陆法系各国相关立法的发展趋势,应对现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6.
现代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发展使行政协议在国家行政中的地位变得日益突出,随着行政协议在实务中的广泛应用,协议纠纷的案件也与日俱增。2014年行政诉讼法修改,正式将行政诉讼作为行政协议的救济渠道。然而目前我国行政协议纠纷的司法救济无论是在立法上亦或是在实务操作中均不完善,其理论研究上均缺乏系统性。从行政协议的概念界定出发,分析我国行政协议纠纷的类型及司法救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筑牢我国行政协议纠纷解决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7.
正二十多年前,电影《秋菊打官司》里那个挺着大肚子"要讨一个说法"的农妇秋菊,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其实,这部电影就是以1990年行政诉讼法施行为背景的。这部法律实施二十几年以来,"民告官"之路走得并不顺畅,行政诉讼法在受案范围、管辖、审理程序等方面颇存争议。继民事、刑事两大诉讼法大修之后,2013年全国人大启动了新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工作,2015年5月1日,新行政诉讼法施行、立案登记制全面实  相似文献   

18.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行政公益诉讼何去何从,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近年来,围绕行政公益诉讼问题可谓是观点纷呈。热吹捧者有之,冷思考者有之,反对者也不乏。为使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最终确立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是黄学贤教授主持的司法部项目《行政公益诉讼研究》(06SFB5007)的阶段性成果,本刊分上、下两部分刊登。由于是笔谈,课题组成员(黄学贤教授的几位研究生:唐小娟、杨新登、李晓玲等)观点不强求一致,其宗旨是为《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提供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行政公益诉讼何去何从,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近年来,围绕行政公益诉讼问题可谓是观点纷呈。热吹捧者有之,冷思考者有之,反对者也不乏。为使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最终确立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是黄学贤教授主持的司法部项目《行政公益诉讼研究》(06SFB5007)的阶段性成果,本刊分上、下两部分刊登。由于是笔谈,课题组成员(黄学贤教授的几位研究生:唐小娟、杨新登、李晓玲等)观点不强求一致,其宗旨是为《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提供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既反映出法律制度的完善,更是推动一种理念的转变,向社会释放出依法行政的坚定信心。在颁布实施23年后,行政诉讼法迎来了首次修改,而修改的重点之一就是克服行政诉讼立案难这一顽疾"。行政诉讼面临‘三难’,最突出的就是立案难。"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作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时表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产生纠纷,行政机关不愿当被告,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