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共产主义”(简称“欧共”)于七十年代中期在西南欧陆出现之后,立刻引起了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的特别关注。有的反对,有的支持,有的粗暴否定,有的寄予希望。迄今对“欧共”的形形色色的评价,都是程度不同地根据“欧洲共产主义”的对内对外政策主张得出的。“欧洲共产主义”是在动荡不定的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中崛起、前进的。这就决定了“欧共”的政策主张是在发展、变化的,而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是一个模式的。  相似文献   

2.
欧洲共产主义是本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曾经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1977年3月,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三国共产党领导人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举行会晤,发表了三党联合声明,标志着欧洲共产主义正式形成.但是为时不久,“欧共”就开始走下坡路,影响日小.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原来信奉“欧共”的党大部分转向民主社会主义.对于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和思考.分析“欧共”走向衰落的原因,对我们更好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德国经济制度是战后根据国情选择的一种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与欧州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脉相承 ,但又有所区别。它既重视经济的社会性 ,又强调社会的经济性 ,其“社会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一词 ,虽有社会福利及保障、限制两极分化、对市场经济定位于社会等较进步的含义 ,但这是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种社会福利政策 ,把其标榜为所谓的“福利资本主义” ,借此宣称它已消灭了剥削。事实上 ,这些号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仍有千百万工人处于贫困线之下 ,仅欧州头号经济强国德国的失业大军去年就有 48万 ,今年…  相似文献   

4.
一百三十多年前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共产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在这之后,它就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现实的革命运动,强大的实践力量,对整个世界发生着巨大的作用。这是包括共产主义的敌人在内的人们所承认的历史事实。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的实践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欧洲共产主义自70年代兴起以来,曾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在欧洲和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自80年代起,欧洲共产主义遇到了内部的和外部的许多困难,处在衰退的状态中,实际上陷入了某种“危机”。正确认识这种衰退现象,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到克服它的办法,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杨雨帆 《理论月刊》2022,(12):12-20
国外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田园风格的案例”描述的共产主义与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相矛盾,前者是“原始共产主义”,是对傅立叶共产主义思想的直接继承。事实上,有充分的根据表明,“田园诗式共产主义”不完全是“原始共产主义”。相反,它具有明确的规定性——以“消灭分工”为首要前提、以“物质力量”为根本条件、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旨趣。用“田园风格案例”描绘的共产主义与傅立叶用“作息时间表”展现的共产主义图景实质上“貌合神离”。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观立足于实际历史进程和无产阶级人道主义,实现了对傅立叶的根本超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田园诗式共产主义”是经过严肃思考的成熟观点。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共产党,对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模式等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被人们称为“欧洲共产主义”(以下简称欧共)。它们在国内国际重大事务方面的基本立场有这么几点: (1) 资本主义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2) 走和平民主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3) 建立民主和自由的社会主义。 (4) 实行广泛的革命联盟。 (5) 坚持各个党的独立自主原则。 (6) 主张建立一个独立的联合的欧洲。目前,赞成或接近欧共的党有十四个之多,共拥有数百万党员,他们的发展变化,不仅对欧洲的局势、而且对整个世界战略态势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正确认识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的异同,对于研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弄清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来龙去脉是有益的。关于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的异同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各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在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那里,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是同义词”,有人则认为二者有区别,莫尔式的乌托邦主义者“通常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而闵采尔式的乌托邦主义者则“通常被称为空想共产主义者”。这种观点在学术界比较流行。还有人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显然是属于两种性质不同的思想体系。前者不是属于无产阶级的学说”。他们认为空想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而空想社会主义则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不同意见,与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9.
最近,理论界对革命导师关于“过渡时期”的论述,提出了一些新的探讨,有的同志认为,“过渡时期”指的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过渡;有的同志认为,“过渡时期”指的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过渡。这两种意见,都是根据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有关论述得出来的,并且认为,革命导师对“过渡时期”的论述完全一致。然而“完全一致”的前提,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这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共产国际的创立传统观点认为,1919年3月成立共产国际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因为当时“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条件已经具备了”。西班牙的克劳丁在《共产主义运动——从共产国际到共产党情报局》一书中认为,共产国际的建立不是当时“工人运动的实际需要”,而是“主观意志支配”的结果。它的成立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后来的弊端都是由此产生的,所以,早在共产国际诞生的时候,这个运动的“死亡证”就已写在它的“出生证”上了。  相似文献   

11.
冯洁 《理论月刊》2012,(9):137-142
“集体主义”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同成为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在“集体主义”传入初期,更多的是受到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它晚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人们所接受,但它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道德原则,却在不同的时期起到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教条式的理解到现代性的阐释,集体主义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与此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集体主义概念有它自身发展的逻辑脉络,它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本位”、中国近代的“乐利学说”等概念为中国人接受它奠定了基础,逐步参与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融入当代核心价值观,摒弃了偏见、误读,重归正道的集体主义成为当代基本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2.
“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选集》第4卷第348页)这是1920年10月2日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当时苏联的一些青年总以为学习共产主义就是领会共产主义教科书、小册子和著作里的知识,认为了解了共产主义的口号和结论,就是懂得了共产主义,就可以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的论断就是针对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提出的严肃批评,特  相似文献   

13.
比较共产主义研究是西方比较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西方政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方学者认为,它的研究对象是“遍及整个世界的各种共产主义现象”。(罗伯持、塔克《关于比较共产主义研究》,载《世界政治》<美国>1967年春季号第243页)它的研究范围主要的包括:共产党已经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各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各国共产主义运动。最近二十多年来,它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了西方政界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最近,湖南党史界,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关于湖南在党的“一大”前有无共产主义小组的不同看法,组织了一次座谈讨论。开始,少数同志认为,“一大”前湖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的可能性不大;或者认为,“新民学会实际上起了共产主义小组的作用”;有的认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是“无其名,有其实”。多数同志则认为,“一大”前湖南共产党的组织,既有其实,又有其名,而且是当时比较好的一个小组;只是由于当时是秘密建党,没有把共产党的名称公开。通过意见交流,分析论证,绝大多数同志有了基本一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信仰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为什么政党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什么样子,源于它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中国共产党,就源于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与对共产主义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6.
近二十多年来,苏联对它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提出出现过多次变化。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赫鲁晓夫1961年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宣布:1980年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他说:“这一代人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勃列日涅夫1967年提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取代前任的“共产主义建成论”。安德罗波夫执政后提出了“起点论”,认为苏联目前只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青少年成才的重要条件理想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伟人、名家、成功人士都很重视远大理想对人生的积极指导作用。叶圣陶说:“理想是成功之母。”邓小平同志曾总结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柳斌同志曾指出:“做好事不容易,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更不容易。能不能做到,要看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有了知识,有了基本的技能,就能做事,但不一定就能做好事。做事能否有益于人民,关…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修养》前言中说:加强思想修养,“主要就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又说: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理想。”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同各种敌对、腐朽和落后的势力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它继承了历史上劳动人民的优良道德传统并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了解共产主义道德的产生,对于处理好各课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刘疆 《前沿》2002,33(7):108-114
西欧共产党在 2 0世纪最后 2 0年中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经过“欧洲共产主义”的短暂兴盛 ,到 80年代 ,西欧共产主义运动逐渐衰落 ,开始淡出西欧的政治舞台。 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苏东危机又使西欧各国的共产党陷入了严重困境 ,西欧共产主义运动一度跌入低谷。但经受住困难考验的西欧共产党 ,在 90年代逐渐摆脱了共产主义在东欧失败的影响 ,继续致力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四周年,首都各界青年代表和老一辈青年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座谈会。胡桥木同志在会上说: 从“五四”运动到今天的六十四年的历史,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经过种种困难和曲折,在斗争中不断发展的历史。今后的历史,仍然是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