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商务英语是随着商务活动的发展而出现并逐步普及的,并不是特殊的英语语言形式。由于商务英语的应用性较为突出,因此商务英语的实际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并且逐步演化为具有突出特点的英语语言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应用性的基本特点,举例说明商务英语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2.
交际性语言测试代表了未来语言测试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交际性语言测试的形成发展以及主要特征,分析了交际性语言测试的主要特征在"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考试中的体现。BEC考试具有较明显的交际性测试的特征,对于其进行分析可以提供在现有条件下考查语言交际能力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3.
池应华 《中国司法》2005,(11):37-40
一、人的社会化与社会化缺陷人的社会化过程始于婴儿最初与人接触的那一刻,在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区、大众媒体等接触、互动中,通过强化、模仿、观察学习等方式,逐步学会了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的交际语言、生活技能,以及如何去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和遵循相应的社会规则,在到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交际中语言变异现象十分普遍,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交际策略。广告语言是最不“规范”的语言。语言变异是广告语言的主要特点之一。本文从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句法变异、语义变异、书写变异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广告语言变异的袁现形式及其语用目的。  相似文献   

5.
侦查讯问工作是一门充满艺术的综合科学,其技能的运用多种多样,肢体语言就是诸多讯问技巧中的一点。所谓的肢体语言是指人通过喜、怒、哀、乐、举手、投足等等肢体动作自觉与不自觉地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语言形式,也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变化在肢体上的外在表现。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讯问双方的心理变化都会自觉与不自觉地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我们侦查人员在进行讯问的时候正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为我们的讯问工作服务。本文就肢体语言在讯问过程中的运用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当前中国大学生校园中出现的一些新词语进行了调查研究。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高校流行语是当代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一种言语形式,代表着一种青年文化形象。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语言现象来揭示本质规律,同时运用这一规律来指导言语实践,即人们日常交际语言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熙唯 《法制与社会》2012,(25):197+202
从电视电影还没有完全被大众所享有的年代开始,情感类的语言节目就随着无线电波传送给每个在收音机前焦急等待的听众们耳中.音乐、沟通、读者来信等等环节让听众们津津乐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情感语言类节目也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几乎每个地方台都开设了这个类型的节目,大众要求和媒体形式的变化创造出不少新兴的情感语言类节目和具有强烈个性特点的主持人,其中万峰、钟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文试通过社会发展与思想进步的角度对万峰、钟晓的主持语言进行分析,通过二者的主持实例来探究他们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8.
廖传风 《政法学刊》2005,22(2):125-128
要在语境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加强语言知识教学,在语境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语言能力;加强说能训练,在语境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社会语言能力;加强写作训练,创设语境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话语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播中的语言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形式及语言所发挥的效果。为了提高节目收视(收听)率,大众传媒在传播语言中融入大量方言土语及外来语,甚至专门创办具有个性化语言特色的节目以吸引受众。从传播模式、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传媒理念等角度看,语言交融大大增强了大众传播效果。但同时,语言交融给大众传播带来种种不良倾向,如:传播内容媚俗化、传媒社会责任产生偏离等。  相似文献   

10.
商务英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的频繁,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本文通过介绍模糊语的三种主要形式,分析其语用功能,并通过以国际商务谈判为例,分析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语言具有原生的多样性和平等性,其维系着公共生活的有序运作,同时又对于个体具有身份构建和文化认同的意义。近代以来,政治权力介入语言领域,语言权利是民族国家共同语的政治构建与反构建过程的副产品。国家对官方语言的选择和对少数民族语言地位的安排是语言权利研究的重点。由此,在不同的时期也引发了关于个体语言权利与集体语言权利、自由主义与认同政治、语言公正与语言生态等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争议。  相似文献   

12.
不文明语言现象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造成的社会影响是消极且广泛的。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研究,探讨了不文明语言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危害,并从当代大学生的视角,探索了不文明语言现象的几种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3.
英语第二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教学过程中增加语言实践机会,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更是提高英语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越来越频繁,国际商务领域日益广泛,商务英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因此,商务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探讨了听说法在商务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法律传播的任务是让社会成员更容易地理解法律语言和行为,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基于专业术语的速记特点以及法律语言所承载的社会身份甄别功能和利益功能,法律语言的抽象式表述已成为传统,构成了逻辑自洽的形式语言,使得法律语言的专业性与受众的通俗性需求存在着冲突。因此,遵循维特根斯坦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的哲学思维,法律语言的易读性传播,就是将法律语言从形式语言解码为日常语言,使法律语言嵌入生活形式,回到赖以生存的、具体的生活形式,通过对不同法律语言游戏的生活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使统一的专业术语与人们不同的生活形式对接,获得它原本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政府法制》2014,(8):11-11
法律应以一定形式的法律语言表现出来。法律实施以立法语言表述的法律为依据。没有立法语言表述法律,便没有法律存在。  相似文献   

17.
刘大生 《法学论坛》2001,16(1):15-21
立法语言的失范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立法语言的失范必然带来一定的危害,如纵容违宪行为、冲击语言科学、诱发不良意识等等,应当引起各国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为克服立法语言失范化,实现立法语言规范化,有必要采取编制立法语言库、建立立法的语言审查程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法律——从工具论向本体论的认知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律的历史进程中,语言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法学研究中语言一直被片面地定义为一种工具或技术.立足于语言与法律的历史,全面认识和把握语言对于法律的意义,指出并论证语言对于法律的意义不仅仅是习惯的标记、权利的明示和规范的表达,法律的本体就是语言.在法治社会的语境中,语言、法律、正义三者最终必然走向"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9.
人类可以认识世界,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通过思维和语言来实现的。本文探讨了人类是如何实现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语言符号是人类传播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非语言符号,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