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狱内侦查学作为侦查学的分支学科,其学科理论研究还相当的贫乏,一些理论问题还有待澄清。“狱内侦查”作为专业术语具有侦查方法、侦查权力和学科意义三个层面的含义;基于不同的学术视角,狱内侦查学呈现不同的学科性质;狱内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狱内犯罪活动、狱内侦查活动、狱内犯罪的预防;狱内侦查学具有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侦查学研究视野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郁娟 《政法学刊》2009,26(3):26-30
拓展侦查学研究视野的基本思路是在关注侦查学内部学科知识的发展和丰富的基础上,从外部入手,从侦查学与相关学科交叉结合入手,形成三类相对独立的理论范畴:直接以侦查实践为对象,以经验实证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经验侦查学;以侦查活动中权利与权力相互关系、侦查行为的规范化为对象,以理性思辨、逻辑实证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侦查法学;以侦查活动及侦查活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为对象,以整体性思维和经验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侦查社会学。三种类型的侦查学理论相互协调,互为补充,构成侦查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任克勤 《政法学刊》2004,21(5):112-112
侦查工作有一个漫长的过去,而侦查学的理论研究却只不过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在我国,对侦查学的系统化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80年代才逐渐起步,由于它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底蕴所致,侦查学的基础研究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应用研究也难以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进入本世纪以来.我们高兴地看到随着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随着侦查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步伐.侦查学领域出现了新一轮发展高峰,迄今为  相似文献   

4.
徐洪江 《政法学刊》2005,22(6):114-115
《经济犯罪侦查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但由于历史和现时的原因使其教学设计存在诸多难点,因此进行《经济犯罪侦查学》教学设计难点与要点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5.
倪铁 《犯罪研究》2007,(4):8-13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由于封闭保守的小农经济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无法催生出法律思想上和程序制度上的法治,无从产生近代意义上的法学,当然也就无法产生近代意义上的侦查学。本文在挖掘侦查概念的中国本土资源的基础上,对中国侦查学诞生前后的侦查概念进行历史的考察,以侦查学科初创和发展时期的侦查概念为中心进行解析,试图为当今的侦查程序法治进程提供一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侦查学理论究竟是什么?许多侦查学专家学者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但至今收效甚微,没有提出其完整的理论框架;本文就此认为,为建立侦查学的理论体系,指导侦查实践,在侦查学理论研究中极需引进证据与程序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瞿丰 《中国法学》2002,(4):112-119
侦查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得到认同。但由于种种原因,侦查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还较为薄弱,以至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学术界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本文拟就侦查学研究领域里颇有争议的学科名称、学科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学科性质问题进行阐述,以期引起侦查学理论界更加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狱内侦查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中,对“狱内侦查”的两种主要观点都存在着缺陷。首先,人们将“狱内侦查”理解为侦查机关破案的一种侦查方法,但都局限于对监禁场所内又犯罪案件的侦查,而忽视了把它们作为一种侦查方法的研究;其次,将“狱内侦查”理解为对监狱内又犯罪案件的侦查,范围过窄,应将研究的范围界定在“监狱、拘役所、看守所”等所有监禁场所之内。  相似文献   

9.
侦查学史视野下的我国侦查法制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蕾  陈涛 《犯罪研究》2010,(3):17-25
侦查作为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活动,虽然在打击犯罪,维护统治,保护人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天然带有暴力性和侵权性,由此必然呼唤法制对其进行规制。侦查学科的发展历史与其说是一个学科成熟的过程,倒不如说是促进侦查法制化的进程,侦查学科研究的每一步发展无不伴随着侦查法制化的身影。为此在侦查学史的研究视野下探讨我国侦查法制化的演进。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89,(12)
经济犯罪侦查学,是法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虽在这方面迈出了步子,但成果不甚显著。本文试就建立经济犯罪侦查学,谈点粗浅看法,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一、创立经济犯罪侦查学的意义和条件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反映了一定领域内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并具备了产生它的条件。侦查破案,惩治犯罪,是司法机关的主要任务。经济犯罪侦查学是研究经济领域内犯罪对策亟待创立的学科,其重要意义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侦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家弘  刘品新  陈碧 《法学家》2001,(1):98-100
一、2000年侦查学研究概况 2000年欣逢世纪之交,又是世界范围内侦查学约百年诞辰纪念,我国一些学者围绕侦查学在新世纪如何谋求发展契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侦查学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品新 《法学家》2002,(1):122-128
一、引言 侦查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具备自己的带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理论.然而,侦查学涉猎广泛,涵盖着包括从政治到经济、从自然到社会、从政策法律到社会风俗、从技术到谋略等等诸多领域,对其起指导作用的理论就相当之多,其中究竟哪些是侦查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学者虽争论许久,却至今仍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政法学刊》2004,21(5):8-8
10月10-16日,我院教师到湖南公安专科学校参加第五届中西南地区公安院校侦查学研讨会。学会会长、我院副院长马文元教授主持了大会,我院科研处处长任克勤教授作了“关于侦查学理论研究的若干思考”的专题发言。在会议举行的换届选举中,马文元副院长当选为名誉会长,刘谋斌副教授当选为副秘书长。我院共有10篇论文与会交流,3篇  相似文献   

14.
侦查对策研究,即侦查方法和措施研究等,是侦查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但当前单纯以侦查案例及经验总结为初始研究路径实现对侦查知识的累加,或以刑事诉讼法教义为初始研究路径,前者会造成不同时期、种类侦查方法、措施的割裂和孤立,后者则会陷入侦查行为控制的刑事诉讼研究.对于侦查学研究,当以刑事案件为理论中介和研究范式,从刑事案件本体论向侦查对策论的演变与过渡论证,抛弃仅对实务部门新的侦查方法与措施进行的总结式吸收,而是将解释侦查对策作为侦查学研究的基本归宿;以刑事案件要素作为通道实现侦查学理论和实务的对话,贯通侦查理论、侦查方法和侦查措施之逻辑;实现侦查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与创新,突出侦查学术活动与侦查实务部门调研、总结活动的实质区别.刑事案件作为侦查活动的客体,如何将其作为中介性概念从原理论过渡到方法论和措施论,如何应用刑事案件构成要素理论解释中国的侦查实务现象、承载侦查知识,进而解决侦查学问题,是当代侦查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2002年的侦查学研究与往年相比,可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较大规模的学术会议接连不断,侦查学的"人气指数"远远超过以前.9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侦查系主任论坛",会议围绕侦查学基础理论以及侦查工作的若干焦点问题作了研讨,……  相似文献   

16.
张羽 《法制与社会》2012,(31):100-101
"犯罪现场重建",作为侦查学中现场勘查一个新的研究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受到各国侦查学界的重视,我国的侦查学界也逐渐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有不少专家学者的著作中均有犯罪现场重建的相关内容。在实践中,公安部门的侦查人员也在一些案件的侦办过程中运用到了现代犯罪现场重建的方法,并成功地侦破一些大案,但具体的现场重建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在犯罪现场勘查中应用等等,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侦查人员而言还是很模糊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可以说,侦查学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古代我国侦查学曾一度建立起较为科学和严谨的一系列方法,为我国古代犯罪的侦查以及对待现代刑事侦查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优秀的资料。侦查学在刑事侦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刑事侦查不可或缺的环节。侦查学的不断完善,为我国刑事侦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为我国预防犯罪、维护人权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回眸物证技术学及侦查学过去一年的研究,不禁欣然:物证技术学及侦查学的理论研讨持续被关注,实务技术始终受重视,而新成果、新观点更是构成了全年研究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19.
谢天长 《政法学刊》2014,(5):104-107
侦查学作为一门实践科学,其理论基础何在?这是一个为许多学者苦心孤诣所追问并试图揭示的问题。博弈论对于侦查中的策略与行为选择具有很强的解释性,实际就是解构了侦查策略和侦查行为选择的理论根据,对于现实的侦查行为具有很好的指引作用。李双其教授的最新专著《侦查博弈论》就是将博弈论全面运用于侦查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不仅具有开创意义,也深具独到见解。当然,该著述的得失,还有赖于更多的读者来评说。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侦查学学科体系和科目内容日臻完善,对侦查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发展中的侦查学也处于部分理论滞后于侦查实践的状态,甚至一些名词概念也存在似是而非的现象。罗列多组侦查学中最常见又极容易混淆的名词,从概念内涵与特征、适用范围与对象等作以对照比较、区别辨析,以减少在认识理解上的混乱和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