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检察机关刑事申诉案件受理审查工作中刑事申诉主体、申诉期限、申诉理由、审级和次数以及是否受理、是否立案复查和未立案复查案件的审查期限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明确规定刑事申诉权主体次序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通过建议进一步推动检察机关刑事申诉案件办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一、著作权案件的审理思路著作权案件中,一般应遵循的审理思路是:首先,确定权利,即确定原告是否有权就涉案作品主张权利。在该步骤中实际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原告要求保护的权利是什么,二是原告要求保护的涉案作品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或制品,三是原告是否有权主张权利。确定原告主体是否适格是案件审理的基础,是法院审理案件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确定原告主体是否适格,侵权的认定及责任的承担都  相似文献   

3.
王锰 《法制与社会》2010,(25):149-149
本文主要通过一起较为典型的雇佣工人工伤事故纠纷进行分析,论述了雇工工伤案件是否需要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是否适用于《工伤保险条例》等程序及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利用"酒托女"引诱男网友到酒吧内高消费的案件频发,成为司法实务界关注的热点。此类案件是否构成犯罪,如何定罪量刑?涉案酒吧保安、服务员等受雇进行帮助的人员是否也构成犯罪?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本期选取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对此类案件的讨论成果,以期有益于司法办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国民事行政抗诉案件数量逐渐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抗诉案件经法院再审改判的比例较高,但民行抗诉案件存在的主要问题也不容忽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一、抗诉案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抗诉案件质量不高,影响再审改判影响法院再审改判的原因很多,在实践中也不可否认个别法院在对某些抗诉案件的审理中,确实存在着有错不纠、审而不判、判而不改等问题,但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对申诉案件审查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抗诉案件的质量。对抗诉案件抗点的把握是否准确,抗诉书的说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再审法…  相似文献   

6.
在凶杀案件中,尤其是采用暴力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中很少碰到女性直接参与杀人,但随着社会发展,女性暴力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直接参与暴力杀人的案件也日渐增多。考虑到女性本身的性别、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在案件分析中需要推断是否符合女性作案、是否有他人共同作案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医疗纠纷诉讼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过程中,审判人员面对法律适用、医疗事故鉴定、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完成举证责任以及确定赔偿责任等方面都遇到一些具体问题。为此,我们结合相关案件的审判思路和学者们的不同论述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第二类自诉案件也就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被害人没有提起自诉也没有向有关司法机关告诉的情形下,检察机关是否可以主动追诉的问题;对追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被害人是否可以提起自诉的问题;被害人撤诉后,追诉机关能否提起公诉的问题。本文从这类自诉案件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中的法庭辩论,是指公诉方与辩护方在法庭调查的基础上,就起诉书指控的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罪责轻重,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以及如何适用刑罚等问题进行互相论证和反驳的诉讼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客观全面地查清案件事实,正确运用法律,协助审判人员对案件作出公正判决。因此,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行政处罚案件进行了分析,对本起案件中当事人退还钱款后是否存在违法所得、食物中毒违法所得数额、货值金额的认定,依据现行法律处理食物中毒事件中污染食品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坤 《天津检察》2008,(5):48-49
近年来,入室盗窃案件频发,由此引发了很多问题。对于入室盗窃案件,何时是犯罪的着手,怎样确定既遂未遂,以及入室盗窃未遂是否能以非法侵入住宅定罪处罚,这一系列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笔者最近就办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按照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办案工作力度,严格依纪依法办案,努力提高办案水平,就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案件审理工作,确保案件质量。为此,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是既要保证实体准确又要坚持程序合法。实体是查办案件的核心,在案件审理环节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等实体性条规,对移送案件的事实和证据严格审查,鉴别是非,看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定性是否准确,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结论。程序是查办违纪案件必须严格履行的次序,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等程序性条规,…  相似文献   

1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深入推进为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实践中,认罪认罚案件相对不起诉却存在整体偏低且适用不均衡的问题。总结北京市检察实践经验,可发现认罪认罚案件中相对不起诉适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统一的适用标准。鉴于认罪认罚案件集中在危险驾驶罪、诈骗罪等7种常见罪名,应逐类研究这7类案件的相对不起诉适用标准。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时,综合考量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再犯可能性等因素,充分考虑相对不起诉是否有利于被不起诉人改过自新,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提前介入,监督与支持并重 审查起诉部门提前介入的目的,一方面,是监督。主要对自侦案件定性及侦查程序实行及时监督,克服滞后性。通过审查监督界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是否存有疑点;是否认真执行刑诉法,如采用及变更强制措施是否合法,收集证据的程序是否合法,审理案件是否在法定期限内办结,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二人以上等。另一方面,提前介入更重要的目的,是帮助自侦部门补充、完善证据,确保自侦案件的质量,以提高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同时,起诉部门也履行了法律监督职能,及时、准确、有力地打击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 另外,在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把握范围。  相似文献   

15.
罗登亮 《四川审判》2002,(1):27-27,34
一、再审中存在的新问题。(一)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审理中的问题。检察机关在抗诉案件的开庭审理中的地位和角色是什么?出庭检察官是否可以询问当事人?法庭辩论结束后是否要征求出庭检察官的意见?对检察机关收集的证据是否可作证据使用、由谁举证、谁与谁质证?抗诉案件适用一审程序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找不到的,是公告送达、中止诉讼还是终结诉讼?尤其是受侵权的第三人提出的申诉的抗诉案件,怎么办?检察机关要求撤回抗诉的,人民法院是否准许?准许与否是否需要作出民事裁定?  相似文献   

16.
对于公司诉讼案件而言.是否应当适用民法诉讼时效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般来说,对于公司诉讼案件是否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可以视当事人请求权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7.
2002年8月,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江苏某地发生的一起利用手机传递诋毁领导干部短信息的案件。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对涉案的9名违纪党员、干部给予了党纪、政纪处理。这一案件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型违纪案件,传播诋毁领导干部短信息的行为应该受到否定性评价,但是否一定要采取办案的方式处理,是否一定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醉酒驾车交通肇事案件在我国目前的刑法适用中是具有较大争议的。针对多年以来的司法实践,今年的刑法修正案增加了一项关于醉酒驾驶行为的定罪问题。对这类案件的犯罪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在行为当时是否具有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以及对定罪的影响,对醉酒驾车交通肇事案件应该适用哪项罪名,是目前这类案件争议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方工 《法学杂志》2001,22(5):53-54
某犯罪嫌疑人因证据不足 ,在规定的羁押期限内不能结案 ,承办案件的检察机关认为没有强制措施不能继续审理 ,于是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 40条第 4款的规定 ,对其作出了不起诉决定。由此引出的问题是 ,所有的正在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的刑事公诉案件 ,是否都必须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 ,强制措施期满 ,是否就不能继续审理了 ?有人认为 ,强制措施期满 ,不能再对公诉案件继续进行审理 ,否则就是违法 ,是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等的合法权益。笔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认为 ,没有强制措施仍然可以继续对公诉案件进行审理 ,而且也可…  相似文献   

20.
现行民事诉讼法再次肯定调解是民事诉讼、经济诉讼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在经济诉讼中贯彻执行这项原则,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在调解经济纠纷案件中,是否允许当事人做出实体让步,让步是否有幅度和让步是否有条件限制等问题关系到调解原则的贯彻落实,本文试就此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