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社会学发展必然经历材料积累——范畴归纳——理论建构三个必经环节。这三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基础,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自然延伸。总体上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发展仍处于材料积累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上,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使命是认真做好材料积累工作、遵循必要的学术规范、适时进行社会学基本范畴的归纳。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的最重要使命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传承知识、寻求真理、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等基本伦理规定性基础之上,大学所具有的人本、宽容、开放、批判性等伦理精神,为大学自治提供了一般价值合理性依据.源于西方的大学自治经验,只有完成与中国既有社会文化等制度环境的接榫,才能推动中国大学自治实现从理念到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法家的法治主义:历史话语与当代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史记》到《四库全书》,法家学派的法治主义主张蒙受了众多史家的非难与谴责;近现代以来,法家的法治主义又遭受了来自西方的"实质法治主义"学说的侵袭。其实,法家的"以法治国"、"严刑峻法"等政治法律思想是中国原生态法治概念,亦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在当今多元政治思潮并立、社会经济充满激烈竞争的新战国时代及严峻的中国现实问题面前,法家的法治主义主张不失为当今中国法治建设道路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张鹏飞 《法制与社会》2010,(35):295-296
大学文化是一个特定文化圈内群体的社会规范与意识形态。大学文化也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时期大学文化的追求会存在差别。但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功能形态呈现的时候,它的内源性本质是无法改变的。它可以锻造出改变世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它是促成人的社会化,推动社会文明,分析表达政治公正的中坚。  相似文献   

5.
重塑大学精神回归学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学开始寻求新的发展策略,在我们感叹大学优美的校园环境时,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一所大学的"隐性资产"——大学精神,尤其是一所大学的传统、大学的人文关怀、大学的批判精神的缺失。大学是研究学问、追求真理的圣地,而不是技术性的职业机构。一所大学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它特有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的变化和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对我国高校大学精神造成了强烈冲击,造成大学精神的失落,如何重塑和坚守大学精神是摆在大学人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此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学制度具有内生性,它是按照大学生存发展的内在逻辑生成的。大学制度是大学伦理精神的制度性定在。蔡元培不但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的倡导者,更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创制者和践行者。他的尝试为中国现代大学百年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使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以及自由、民主精神浸透大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外部环境的创设上,蔡元培力图通过大学区制,实现教育的独立与大学自治,通过平民学校、劳动大学之制,力倡教育之平等;在内部通过教授治校、研究所制等,确保大学的民主治理和高深学问研究的学术本质。  相似文献   

8.
独特的大学精神是大学长久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校训、校风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在品牌理论的指导下,本文认为传播是校训与校风的联系,而在大学精神传播中,校风与校训存在差异:校训起定位大学精神作用,校风则起识别大学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至今尚未结束,解决"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问题是中国19世纪以来的最高任务,也仍是当前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应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出路在于文化变革.中国文化变革的核心在于启蒙与革心,启蒙与革心是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也是中国文化变革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突破之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新疆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新疆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代表的使命     
胡晓峰 《江淮法治》2009,(21):56-56
必将续展着闪亮的诗句 我们所体悟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开始 因为每次民主会议描绘的蓝图 必将荡涤着我们的灵魂和记忆  相似文献   

12.
工具理性的核心特征是追求最佳手段、最佳效率的有效性思维方式。这种有效性思维方式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精神的实现,也导致宏观层面的教育功利主义,大学精神是一种崇尚真理的文化,当代大学精神唯有超越工具理性,在追求真理中实现大学精神才能完成当代社会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对"生生互动"的强调,使其成为兼顾学生情感发展与学业提高的有效教学策略.以"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协同"为特征的"合作一协同"学习是合作学习理想的班级情境和生成机制.合作学习在大学教学中的贯彻,既有助于"不断学习与探求真理"、"兼容并包与合作共生"的大学精神的传承,更是挖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卒 《政法学刊》2008,25(4):125-128
公安高校学报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始终要坚持为公安现实工作服务的使命。在新的形势下.公安高校学报及其编辑人,要通过在编辑各环节中的努力、规范化办刊、准确的读者定位等来保证及实现为公安现实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5.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教育观念.从纽曼到洪堡,再到弗莱克斯纳、范海斯、博克等,大学的理念不断得到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国际交往等大学理念.大学理念有共性、个性、时代性与前瞻性、社会性与本土性等特征,具有导向、调节与激励、造就大学精神、引领社会发展等功能.大学理念关系到大学的兴衰存亡,当前建构大学新理念可以从正确定位、办出特色、树立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坚持大学的综合功能观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试析校友资源在大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友是高校宝贵的资源。本文主要从校友在高校与社会之间的纽带联系作用、其成就对于母校声誉的提升作用以及对高校的资金支持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校友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对校友资源的利用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朱鹏涛 《法制与社会》2010,(21):166-16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改革开放30年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学习型军队建设,为军队打得赢、不变质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4月23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法工委有关负责人所作的相关报告披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1年上半年启动的建国后首次集中清理司法解释,已经基本完成。"两高"迄今发布的4200多件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有755件被废止,长期存在的一些病症得以基本解决。,同时,未来修改法律时,还将建立同步清理司法解释的常态化机制。在现代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大背景下,在法律法规已完成集中清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作为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作对实在法的起源、法的发展的动力、法学家的历史使命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本文对该著作的主要观点做了简单的概括和分析,并探讨了对中国立法和法典制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基础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也成为社会各界热烈讨论的重要话题。基础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使其本应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力量,但现实教育的变调却使基础教育非但没有缓解和消除各种社会失谐问题,还再生和强化了原有的问题。为切实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基础教育从初级目标上而言,要能够成为消释社会差异和不平等结构的“缓冲带”;从高级目标上而言,要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及建设和谐共同体的中小学校两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