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 7条的基本含义做了解释 ,并对本条的中文表述提出了修正意见 ;介绍了国际社会关于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的立法与司法概况 ,以及中国为此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岑鸿雁 《法制与社会》2011,(24):163-1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对刑讯逼供是如下规定的:“刑讯逼供,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来逼取口供的行为。”在人类社会走向高度文明的今天,刑讯逼供现象已经成为损害司法公正、破坏诉讼平等、违反程序正义的元凶巨恶,严重阻碍了整个法制发展的进程。这是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难题,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讯逼供"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萍 《法学杂志》2005,26(2):116-118
我国现有预防和惩治刑讯逼供行为的程序和实体立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由此导致刑讯逼供行为屡禁不绝.为有效地惩治刑讯逼供犯罪、遏制刑讯逼供行为的发生,应当对现有的相关刑事法律进行修订,并确立明确的证明责任规则.  相似文献   

4.
刑讯逼供是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情节严重的行为。近年来我国一系列冤假错案层出不穷,例如浙江张高平、张辉叔侄强奸杀人案等,刑讯逼供可谓始作俑者,它使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面临着巨大的窘境。文章从思想观念原因、全力保障制度和监督制度的不完善等方面分析刑讯逼供存在的原因,并且提出可行性的杜绝刑讯逼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先发制敌地进行反恐拘留是我国现行《反恐怖主义法》仍未解决的问题.法治发达国家通过降低对恐怖嫌犯的调查性拦截与调查性逮捕的标准并延长其拘留期限来修正根植于刑事法律框架内的调查性拘留体制,从而发展出了调查性反恐拘留这种修正体制,该体制具有较强的先发制敌的反恐功能.令人欣慰的是,该体制并不违反《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关于任意拘留的禁止性规定.并且,它对我国具有重要启示:通过降低对恐怖活动人员的盘查、先行拘留和逮捕的启动标准,并延长对其先行拘留、侦查羁押和审查起诉期间的羁押期,打造适合我国的调查性反恐拘留体制.  相似文献   

6.
严禁刑讯逼供是我国刑事诉讼的重要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法律明文禁止刑讯逼供。本文针对实践中存在刑讯逼供的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并提出了完善证据制度 ,严格司法队伍入口 ,严厉查处司法人员搞刑讯逼供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艳 《中国司法》2001,(9):35-37
【案情简介】这是一起警察涉嫌刑讯逼供致人死亡案件。1999年8月8日凌晨,山东省曲阜市南关派出所民警在该市影视宾馆附近抓获了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黄公元。此后,曲阜市刑警大队一中队副队长陈新国和另两名刑警徐恒邦、丰宗祥对黄公元进行了审查讯问。8月31日下午,黄公元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突然死亡,死亡原因为全身多器官感染,功能衰竭而亡。黄公元的妻子遂向济宁市检察院报案,请求调查其夫的死亡真相。接案后,济宁市检察院责令曲阜市检察院主办此案。  从涉案的刑警陈新国提供给检察院的一份关于黄公元死亡原因报告中…  相似文献   

8.
王广伟 《法制与社会》2010,(16):148-148
近年来在我国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刑讯逼供等行为出现的频率有所提高,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将监督刑讯逼供等行为作为当前完善刑事诉讼案件法律监督工作的重点。刑讯逼供等行为由于其强迫性、危害性等特点,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要求。各级检察在履行刑事诉讼案件监督权利的过程中应当对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和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介了韩国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的履约状况与疑难问题,特别介绍了该公约在韩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履约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何蔼妍 《法制与社会》2010,(34):374-375
在法律文明化的今天,许多国家都已明文废止了刑讯逼供,我国也不例外,但在具体实践中,刑讯逼供仍屡禁不止,刑讯逼供具有那些危害性,如何通过完善程序上立法,达到遏制的效果,让其不再成为法治文明的障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立法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王光贤  蔡国芹 《法学》2009,(10):88-95
在国际法上,条约对某国具有拘束力或者适用于某国领土,并非指其具有直接的适用效力。《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我国香港一直不具有直接适用效力,其第25条乙项关于普选权的规定也始终没有对香港发生法律效力。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规定该公约原适用于香港的规定继续有效,含指该公约原不适用于香港的规定继续不适用。香港的政制改革、特别是落实普选目标的法律基础是香港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相关决定,而非《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2.
张吉喜 《时代法学》2010,8(3):95-100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执行机构人权事务委员会从提出保留的限制条件、保留是否有效的判断机关以及无效保留的法律后果等三个方面对公约的保留问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了不至于违反公约规定的国际义务,在批准公约时,有些国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公正审判权提出了保留。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在批准公约时,应当对公正审判权的适用范围和得益于较轻刑罚的权利提出保留。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2条和第233条的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行使一审管辖权之时,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存在上诉的可能,这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5款规定的上诉权利相冲突。本文根据人权事务委员会的意见分析了《公约》制度中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并探讨了我国应对这一问题的各种策略。  相似文献   

14.
赵建文 《法学研究》2004,26(5):144-160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没有明文规定保留问题 ,这意味着允许缔约国提出符合该公约的目的和宗旨的保留或解释性声明 ;对该公约的强制性条款的保留、模糊的或一般性的保留 ,往往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对该公约的强制性条款不宜提出保留 ,但可以作出解释性声明 ;对该公约的非强制性条款可以提出保留也可作出解释性声明 ;各国的保留和解释性声明是从自己的国情出发的 ,表明了国际人权保护的特殊性。其他国家的保留或解释性声明以及反对意见 ,对我国提出保留或解释性声明、解释和适用该公约、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 ,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建文 《法学研究》2005,27(5):133-148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确立了国际社会公认的公正审判权的一般国际标准。公正审判权适用于刑事诉讼,同时也适用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及其他可能的实际上的“诉讼案”。为实现公正审判权,人人都应享有在法庭前的平等权利、由独立和无偏倚的法庭进行审判的权利、被无罪推定的权利、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享有最低限度程序保证的权利、上诉或复审的权利、被终审误判时获得赔偿的权利和不因同一罪行受双重处罚的权利等。  相似文献   

16.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已由中国政府签署。《公约》第八条规定了免于强迫劳动权及权利限制的几种情况。我国劳动教养制度与《公约》该项权利存在直接的法律抵触。理论上我国有保留、废除、修改三种法律调整之可能。本文主张以修改方式完善劳动教养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福侠 《河北法学》2001,19(3):144-146
沉默权是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我国却是一个空白。从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对沉默权在我国的确立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刑讯逼供现象的存在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败坏了执法机关的形象。本文从分析刑讯逼供的产生原因、危害性为出发点,提出了良策。  相似文献   

19.
荆梅 《行政与法》2007,(10):89-90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刑讯逼供不仅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而且损害司法机关的形象,有悖于诉讼文明的司法民主的现代性要求。因此,对刑讯逼供的危害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关于酷刑罪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秀梅 《现代法学》2001,23(2):82-86
酷刑罪是国际公约所禁止的一种犯罪。它有着特定的界定与构成要件。我国刑法虽然没有规定酷刑罪的罪名,但就属于酷刑罪的一些行为作出了罪刑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