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遇到的难点之一,首先是思想观念的障碍。其主要表现:一是不少企业经管人员理论素养差,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二是思想认识上有误区。有的认为搞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搞股份制,搞股份制就是搞私有化;也有的思想上有怕字,厂长经理怕丢位子,购销人员怕丢票子,职工群众怕丢面子、怕失业,于是出现了“主管部门不想改,企业厂长不愿改,职工个人不能改”的状况;还有的迷恋承包制,认为承包制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一种主要形式,按照“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一种利益模式进行分配,能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三是行为上有偏差。有的听说要搞现代企业制度,便一哄而起,把国有企业的牌子摘下来,打出公司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许多不适应,具体表现为“四化”: 1.思想认识“淡化”。重经济,轻党建。部分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对党的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有的企业把抓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对立起来,认为“企业生存、职工吃饭等现实问题都解决不了,加强党的建设干什么”;重厂长、轻书记。在企业干部配备上,搞“强弱搭配”,甚至视书记岗位为二线,把一些能力弱、素质差的人放到书记岗位上;重改革,轻教育。企业在转属、转制或职工“并轨”过程中,注重改革的进程,而轻视职工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民最担心的就是政策变。在市郊农民中,有的“有技不敢露,想富不敢富”,有的“种一年算一年”,因为“明年不知成谁家田”而竭力地搞掠夺性经营。有个生产队百分之二十的农户去冬未给土地施种绿肥,使土地肥力下降。而专业户则有“四怕”:一怕冒尖成“暴发户”;二怕  相似文献   

4.
《求实》1993,(3)
中共新余市渝水区委党校周勇来稿认为:有少数企业在改革中把广大职工晾在一边,甚至将职工放在改革的对立面。如有的只是领导说了算;有的企业改革方案,只靠几个人关起门来定,然后在党政会议公布了事;有的地方,上级机关同企业承包经营者谈判,职工被抛在一边;“优化劳动组合”只是厂长车间领导固定职工的去留;甚至提出“要对工人保持压力机制”,使工人“上岗有危机感,下班有饥饿感”。这些不把职工放在主体地位、凉了工人心的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目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难点是:1、职工思想问题增多。由于企业效益下滑和职工下岗,部分职工感到困惑迷惘,对企业的前途失去信心;有的对企业领导信心不足,怨气多;有的甚至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某些变化。2、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滞后。不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空对空”,未能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渗透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具体的工作方法上,还是用开大会、上大课、念文件等老办法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陈旧,形式单一,缺乏职工参与,缺乏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有的职工说:我谁都敢见,就是不敢见厂长。问其原因,这个职工说,不知道,就是怕厂长。 在厂里,职工不敢见厂长原因各异,但最主要的恐怕是企业成员间因地位不同造成的心理因素所致。一个普通的现象是,处在领导层次的人有某些优势感,自觉不自觉地时时表露出来;处在被领导地位的职工则有某些自卑感;形成一种心理障碍。这种“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现象,在管  相似文献   

7.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1999年新领导班子上任时,湖南冷水江钢铁总厂已濒临破产。有点能耐的职工早已背井离乡,另谋出路,留守的职工灰心丧气,对企业振兴丧失信心。企业没有市场竞争力,发展滞后的关键还是干部职工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等、靠、要”思想,总认为“国有企业国家总是要保的,国有企业不靠国家靠谁?”因而不想改革、不思发展,只想守着摊子靠国家。要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就要迅速转变观念,在企业,没有官做,只有事做,特别是在困难企业,转变观念比注入资金更重要。作为企业领导,有的是一份沉重的责任,需要的是别人不能你能,…  相似文献   

8.
当前四川小企业改革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思想认识缺位,观念转变滞后。一是留恋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对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如特困企业的改革存在畏难情绪;二是习惯等待国家政策,听从上级的安排如主管部门的帮助扶持,并且期望值较高;三是一些干部存在“怕”的思想,主要是怕走错“路”犯方向性错误、怕国有资产和银行债务流失背罪名、怕乱(不稳定)担政治风险、怕失权、怕失业、怕失利等怕这怕那的思想;四是不能正确认识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往往把在推进市场经济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些问题归咎于改革。  相似文献   

9.
积极探索破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航集团公司党委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探索企业改革和破产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有效地保持了企业的稳定和改革工作向前推进。 一、破产企业职工思想特点 最近我们对新近破产企业职工的思想进行了问卷调查,困难企业和破产企业的职工中思想上一般呈现以下特点: 1、带有明显的“时段性”。在企业实施破产的初期,职工  相似文献   

10.
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导致部分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和对立思想的现象,应当引起重视。一是对改革的“厌战”情绪。部分职工认为,尽管企业改革的力度很大,但改革以后有些企业只是换了块牌子,生产经营机制没有多大变化,效益也没有明显提高,有的甚至还不如改革之前。职工盼望不要再出台不能为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的改革措施。还有部分职工认为,期望通过深化改革给自己带来实惠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对企  相似文献   

11.
刘连功 《发展论坛》2002,(12):54-54
原因(1)改制过程不透明。有些企业对改制问题,包括改制的必要性、方式、内容、改制所要达到的目的,未向职工做广泛深入的宣传;有的未按规定召开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职工对企业改制不明白、不理解,甚至有的怀疑企业领导在搞暗箱操作,从心理上有抵触情绪,极易引发集体上访。(2)改制工作不彻底。有的企业改制未涉及产权制度改革,如有的改制不是着眼于长远,而是临时性地搞个协议,采取承包、托管或租赁的形式把甲企业让渡给乙企业。也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产权制度的改革,但职工的身份没有随之置换,如有的就出现了私有企业…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掌握当前在企业深化改革中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使宣传工作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对乌兰浩特市油漆化工厂、乳品厂、造纸厂等15个企业进行了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调查。 一、思想状况 当前,企业干部、职工对企业的深化改革普遍比较关心.总的来看,绝大多数干部、职工是积极拥护和支持深化改革的,认为深化改革"十分必要"、"不可逆转"、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在厂长(经理)、环节干部和职工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惑、疑虑. 1.厂长(经理)信心不足,心存疑虑. 担心改革半途而废.有的厂长认为,八十年代初,曾搞过一次内部改革,结果是雷声大、…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工作者任劳任怨,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出了较大的努力,他们以出色的工作赢得了职工群众的信任和爱戴。然而,也有极少数工会工作者没有认真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屁股”坐错了地方。他们中有的怕影响改革、影响投资环境,不敢大胆地为职工说话办事;有的看到职工在极其危险的条件下作业也不声不吭,不敢据理力争;有的在职工与行政发生劳动争议时不仅不为职工说话,反而站在行政的立场上,与职工对簿公堂。这种种与工会工作者的身份不相符的行为,严重地挫伤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损害了工会组织的形象。之所以会出现…  相似文献   

14.
正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可近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把这一基本功和优良传统,搞得走了形变了样,有的下去总是躲着问题走,绕开困难转,怕被问题缠住、困难陷住;有的唯恐上级批评自己工作不力,成绩不佳,影响自己前程,给下来搞调研的上级领导搞"障眼  相似文献   

15.
报刊博览     
·红绿灯· 国有企业改革不能搞私有化 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在谈到加快小企业改革问题时指出,不能把企业财产量化给个人。国有企业改革要在中央统一指导下进行。“抓大”就是扶植大企业,并不意味着要收权;“放小”就是加快小企业改革步伐。但有些问题必须重申:不能搞私有化,不能搞非国有化,不能把企业财产量化给个人,不能重新分配企业国有资产和集体财产。 (石文辑)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企业处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的重大变革之中,在实践中加强和改进企业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要用十六大精神武装全体党员和干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企业的全体党员、各级领导干部和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脱困的方针原则和根本政策交给职工,用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惠及职工根本利益的政策措施引导职工;把企业当前遇到的困难和克难制胜的途径和办法告诉职工,用企业改革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企业深化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使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在企业的改制过程中,企业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作用,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改革顺利进行,这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依笔者所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主要是以下的四个方面。首先要剖析企业面临的优势与困难,让广大干部职工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工作进展、改革工作等,增进相互间的理解,把企业和职工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企业采取的扭亏措施及主要工作向职工讲深讲透,使广大干部职工既了解…  相似文献   

18.
重庆嘉陵集团公司党委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坚持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成效显著。 疏通参与渠道 1、统一班子认识。一度时期,党委班子中有的同志对如何实现党政职责和权力的有机结合,难以把握其度,因此,“参与”怕”干预”,“到位”怕“越位”,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针对“两怕”思想,党委组织“一班人”,把党章、中央有关文件和江泽民总书记自十三届四  相似文献   

19.
《求实》1983,(3)
党的十二大把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当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保证的第一项,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面前。最近邓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搞四个现代化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要贯穿四个现代化的全过程。胡耀邦同志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这应该成为我们党领导四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包括一些负责同志,对改革不甚理解,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主要是“左”的思想影响和旧的观念还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这些思想碍障必须努力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20.
谢红箴 《求实》2003,(Z1):119
厂务公开与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具有内在的密切的联系。实践证明,厂务公开是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加强民主监督、预防和遏制腐败、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厂务公开制度被职工群众誉为“阳光行动”、“凝聚力工程”,受到职工的拥护和欢迎。 一、厂务公开存在的一些问题 企业在实行厂务公开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企业领导认识片面。有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只要抓好生产经营,企业有了经济效益,职工有了饭吃,厂务公开不公开纯属小事,不必费那么大的功夫。二是少数企业领导抵制厂务公开。少数企业领导反腐倡廉意识较差,担心厂务公开使违法越轨行为“曝光”,因此不但不支持厂务公开,还想方设法阻挠厂务公开的正常开展。三是厂务公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