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适用法》的颁布意味着我国国际私法的法典化告一段落,但它与旧法之间的平行有效模式则面临着规则冲突导致的适用难题。在目前的宪政和立法框架下,"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理难以适用于新法与旧法之间的关系,"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理也不能用于确定新法与《民法通则》等全国人大制定的旧法之间的优先次序。走出这一迷宫的关键在于对《法律适用法》第2条作出合理的解读,确立《法律适用法》适用上的双轨制。  相似文献   

2.
相对法律效力是指法律在其公布后至生效前时间段内或以新法代替旧法交替之间时因法律溯及力而产生的一定时间段内,对部分地域、部分对象、部分事项所具有的国家强制作用力。相对法律效力是介于传统的有效和无效之间的法律效力状态,它的存在是由社会变化的渐进性决定的,它的实践意义在于为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的实际做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苏谦 《法学研究》1980,(1):59-61
读了李昌道同志文章《对旧法不能批判地继承,只能借鉴》(见《法学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三期,以下简称李文),很有启发。李文对林榕年同志的《略谈法律的继承性》一文(见《法字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以下简称林文)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4.
浅谈“过渡期”的执法郎庆义修订后的《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的刑事执法工作进入了一个由旧法向新法的“过渡期”。“过渡期”的执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既要受旧法的制约,又要受新法的影响,在法律适用上比较复杂,是摆在各级执法人员面前...  相似文献   

5.
关于法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目前法学界正在展开讨论,大家的看法还不一致.首先,去年的"华东政法学报"先后发表了李良的"百家争鸣和法律科学"、刘焕文的"在百家争鸣中谈旧法思想"以及杨兆龙的"法的阶级性和继承性"三篇论文.接着今年出版的"法学"双月刊、"政法"双周刊和中央政法干校校刊"教与学"都陆续刊登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多数法学家认为在浩如烟海的旧时代的法律资料中,是有着丰富的遗产,经过批判后可以吸收利用的,但对于刘焕文提出的"新旧法有内在的思想联系"和杨  相似文献   

6.
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同其他上层建筑一样,存在着一个继往开来的现实问题,这就是法学界当前正在争论中的法律继承性问题。除掉批判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而外,我们还必须放眼世界,珍视其他民族法苑中的奇花异草,尽量把它吸取过来,经过加工改造,使其合理因素成为本国法的组成部分,从而使本民族的法苑更加丰富多采,蔚为大观。不论从法的发展历史或其广泛影响观察,罗马法的可继承性,实不容忽视。罗马法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主要是民法,其次是诉讼法中的某些部分。如法国民法典,大幅度沿用了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从近几年行政审判工作中反映的情况来看,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适用法律、法规应明确和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新法与旧法之间的时间效力关系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立法机关也对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作了与之相适应的废、立、改。这样就出现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取代旧有的法律、法规的情况。随之也就产生新法与旧法之间的时间效力关系问题。对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和行政机关的处理均在新法生效之前的,应适用旧法;对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和行政机关的处理均在新法生效之后的,应适用新法。实践中对此无疑议。但是,对行政相对  相似文献   

8.
马建红 《河北法学》2011,29(9):38-48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颁布的《暂行援用前清法律令》,确定了辛亥革命后"有条件地援引前清法律令"的法制发展原则,使民国时期的法律与旧法之间形成了既有断裂又有传承的格局。究其原因,一方面取决于前清法律现代性与民族性相混合的特征及立法的过程性特点,另一方面则来自当时主政司法者的专业学养和理性抉择。这种对旧法的基于现实主义的取舍,既规制了民国时期法律发展的基本走向,也为国民法治意识的生成和涵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格言解析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是处理法条竞合关系的一项原则.当一个行为同时触犯几项法律时,必须根据一定的适用原则决定对该行为适用哪一项法律.例如,在时间上,后法优于先法、新法优于旧法,或者新法废止旧法的适用原则.当然,新法并不是废止一切旧法,新法废止与其冲突的旧法.此外,新普通法并不优于旧特别法.即当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新的普通法与旧的特别法时,应当适用旧的特别法.  相似文献   

10.
对新中国摧毁旧法制的历史反思——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五)●蔡定剑法学1997年第10期摧毁旧法制是新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中国法制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客观地反思和评价这一事件是十分困难的,它使我们处于感情和理性的矛盾之中。从感情...  相似文献   

11.
谈旧法     
如何正确地对待旧法,是法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又是尖锐的问题.这里我提出旧法里面有无知识原素可以吸取运用、新旧法律思想有无内在联系、和旧法规范能否转移为人民所利用等三个问题来谈谈.(一)旧法里面有无知识原素可以吸取运用?旧法里面有无可以为我们所吸取利用的东西呢?不难发见,是有的.根据作者的认识,旧法里面可以为我们吸取的东西,既不是什么有内在密切相联系的思想、理论、原则、也不是什么篇、章、条、款  相似文献   

12.
法的时间效力问题,简言之要解决的是,如果一个时间段上的法律关系跨越新旧法律的交替,那么旧法所规定的法律效力是否、在何种程度上继续发生效力;或者是否应该以形式上的时间点为界限,让旧法上的法律后果丧失效力,依照新法重新做出安排。萨维尼有关法的时间效力理论就法的时间效力冲突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德国民法上,针对不同的法律关系诸如物权、债权以及婚姻家庭关系等,在法的时间效力方面设定了不同的规则。随着我国《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几部重要法律的颁布,施行过程中新旧法律冲突的问题不断出现,目前中国民法典的制定也已经提上日程,民事法律的时间效力问题将会是立法者和学者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德国法的相关理论与规定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证券交易虽然只是一个以证券为标的的简单买卖行为,但这不同于一般买卖,每一笔证券交易都是由多方主体参加的,涉及到多个主体间的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如证券交易所与证券公司之间、会员证券公司与客户之间、证券交易所与客户之间、非会员证券公司与客户之间以及证券公司的委托业务与自营业务之间等,剖析这些法律关系对于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具有重要意义。以前由于我国相关法律不够完善,使得对于证券交易中某些法律关系的界定争议颇多,随着《证券法》和《合同法》的出台,证券交易中的某些关系应当予以重新界定。一、证券公司…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它的一定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综观我国古代法制的发展,有其自己固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 在近现代史上,日本刑事诉讼法的发展经过旧法与新法两个阶段。旧法是指1890年制定,192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该法基本上以1877年德国刑事诉讼法为蓝本,属于大陆法系,实行职权主义。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居战败国地位,在美国占领军控制下进行法律制度改革,其中刑事诉讼法的变化较大。1948年颁行的新日本刑事诉讼法,受美国法律影  相似文献   

16.
《侵权责任法》颁布后,整个侵权法规范体系面临着重新调整。《侵权责任法》第5条规定了《侵权责任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根据《立法法》的有关规定,《侵权责任法》与其他法律之间可能有四种关系:与《民法通则》之间是下位法和上位法的关系;与《产品质量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环保法》之间有两层关系;与《产品质量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环保法》之间有两层关系,即首先是新法与旧法的关系,其次《侵权责任法》的一般规定与这些法律构成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其相关章节与这些法律则构成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之间则构成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每年要制定多部法律,而每一部法律又都包含若干条款,如果同一机关制定的两个具体规则由于内容不一致而互相抵触,那么较晚颁布的一条可以自动废止较早颁布的那条,即新法优于旧法。本文指出,如果不审慎的适用"新法优于旧法"这一原则会带来损坏法律的长期确定性、藐视法律传统、容易产生专断的权力这三个不好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法国民法典》是民法法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它建基于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律和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之上。既吸收了旧法合理的成分,又带有理性主义思想的印痕。拿破仑领导制定并强力推行的《法国民法典》,在社会文明和制度文明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民法典,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八年前后,在政法战线上出现了一股法律虚无主义思潮,这股思潮冲击了刑法科学研究工作和刑事审判工作。有的同志受这股思潮的影响,否定刑法科学中的犯罪构成理论,给犯罪构成理论扣上“旧法观点”、“修正主义法学观点”的罪名,将它打入“冷宫”,“禁锢”不用。否认犯罪构成理论,是法律虚无主义的表现。在刑法科学中不研究犯罪构成理论,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否定犯罪构成理论作为定罪的理论基础,都是属于法律虚无主义。那  相似文献   

20.
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之管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之管见严本道法律援助,也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它是指国家对某些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或者义务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建立法律援助制度,既是一个国家保障法律平等、公正实施的重要措施,也是一个国家重视保护人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