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同志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应该说,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一块"硬骨头",就是一片"险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写进十八大报告,并且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已经清楚表明中国的改革重心开始由经济体制转向政治体制,又由于政治体制改革带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就是制定合乎实际的发展目标、探索合乎规律的发展道路、形成合乎历史进步方向的发展评价体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统一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试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经验及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政体是作为现代民主政体两种基本类型之一的人民民主政体.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完善现行人民民主政体,而非将其彻底否定,以自由民主政体取而代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坚持、发展、完善人民民主政体的原则.中国政治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一种新型的人民民主政体,即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人民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4.
陈胜强 《学理论》2010,(6):33-35
政治体制是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或人民通过一定方式组织国家政权以实现政治统治目的的重要手段,任何政治体制都有其基本原则,它们为该政治体制的有序、高效运行提供基础或源泉。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是德治——人治主义和一元集权,它们对中国影响长远的“尚权”传统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深刻认识传统政治体制的糟粕与负面影响,对当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西式民主的定义和评价指标,对台湾地区民主形态和实践进行研究发现,台湾的表现基本符合西式民主的基本逻辑,披上了西式民主的外衣;但同时,台湾尚未统一的政治疆界和身份认同、低下的"政府效能"、西式民主价值和文化的浅层化以及选举的恶质化等,严重拖累台湾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福祉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失灵"理论是西方学者解释第三部门生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但它有基本的前提条件,包括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选举民主、社会自治和独立性的第三部门等。而当代中国的现实,如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第三部门产生的主动性等方面,与"失灵"理论的前提并不相符,所以,"失灵"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当代中国第三部门的生成和发展问题,而需要依据中国的现实从政治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社会传统文化等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郑春延  杨伟乐 《学理论》2012,(20):16-1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许多成果,如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一国两制"的成功实现等等。在社会转型与政府机构改革交织的关键时期,必须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巩固改革成果,从而顺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政治体制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重视对政体问题的探索,旨在创建新型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政体理论强调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在党的领导下实行"议行合一"政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赓续于巴黎公社、脱胎自苏维埃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获得了不断的发展和建树,塑造出自身的新特点、新面貌,其最为重要的、最具典型特征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这四大制度体系,是立足于巴黎公社和苏维埃政治体制基础上的新的飞跃,形成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主要结构和基本形态,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体理论的发展,彰显了中国的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9.
医改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有一个过程,需要有信心、耐心和韧性。倘若急于求成,只会事与愿违。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有各的难处,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过于超前或者滞后,都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问责制推行困境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制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必然,建立行政问责制符合我国的国家制度,符合人民群众的理性期待,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进步.但是,目前行政问责制推行存在问责主体单一,问责客体权责不清,问责内容狭窄,问责程序不规范,问责法律体系不健全,问责文化滞后,公民社会力量薄弱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制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状况、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法治进程等政治生态的影响,行政问责制的推行过程充满障碍,进展甚微.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10)
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当生态环境普遍成为问题的时候,基本生态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是政府的责任。构建基本生态服务体系符合公平正义的发展理念,也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律,符合当前德州发展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环境问题的解决主要不在于财力或技术,而在于制度体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基本生态服务体系,是推进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张爱军  崔莹 《理论探讨》2012,(4):152-154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合力促成的.制度不完善、政治体制滞后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政治原因;人们对政治信任度下降,产生“审美疲劳”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心理因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是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多次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探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体系,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阶段性量化评价分析,及时掌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工作的态势、趋势与规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发展总体目标的最终实现。一、研究背景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成就的促成因素时,不可忽略经济社会管理领域中事权的纵向分权。现有文献在对中国纵向分权之于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评价上存在对立,对立双方论者的方法论却是一致的:基于蒂布特模型的联邦主义。蒂布特模型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充分竞争并导致最优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本质上是美国式纵向分权的联邦主义的理论表达。蒂布特模型以事务性质进行纵向分权,它不符合中国以重要性程度作为基本依据的纵向分权,后者的原则表述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中国纵向分权的成功,从实践层面来看,是因为它能够有效地应对动态、非常态以及跨区域事务治理的挑战。而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它符合人类事务多级所有这一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多级所有应当成为我们理解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性理论。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相对于经济体制从计划到市场的转换而言,社会运行机制的变革是滞后的。究其原因,除了受政治体制的影响,还有两大因素严重制约着社会运行机制的合理化,一是社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04,(11):48-48
中国商业联合会外联委王德厚近日提出.随着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以来单纯追求农产品数量而忽视农产品质量的产销模式,已经引发不少新问题。他说,我国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的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实施推广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17.
陈爱青 《学理论》2012,(19):30-31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热门话题之一。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滞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掘文化的凝聚力、创新力、渗透力和内源性动力,切实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但政治体制改革仍相对滞后 ,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当前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注重解决改革的目标和重点 ,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 ,改革和完善党内领导体制、理顺权力授受关系 ,彻底废除实际存在的带有封建色彩的落后制度。  相似文献   

19.
王芳 《学理论》2013,(22):63-64
民主政治建设与现代化建设是内在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适应并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无锡市在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探索民主政治建设路径,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等方面进行积极尝试,取得一定成效。无锡市虽已基本形成民主政治的制度体系,但民主政治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为确保2014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无锡市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待加强,政治体制改革需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阻力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 ,政治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化与法治化。然而 ,我们国家在政治体制改革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 ,能否突破这些障碍成为政治体制改革整体推进的关键问题。本文即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初步分析 ,以形成对政治体制改革阻力结构的基本认识。本文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着路径依赖性、文化阻碍、后发展特征的束缚等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