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乾荣 《民主》2011,(2):51-51
我没有先见之明,没有。我一般“跟着感觉走”。但这“感觉”是“己见”,因源于事实。所以有时也灵。  相似文献   

2.
屠亦文 《团结》2002,(4):45-46
“泡沫文学”狂欢 倘若把鲁迅拽来大街上随便哪家书店瞄上一眼,他定要厥倒的——满架子的网络、金融、爱情:被大腕女人们冷落的衰男人有一肚子委屈,要写书;一夜成名、大红大紫的明星怕红颜易老而借此东风之便,要写书;把上网聊天视作第二生命的网虫们直怨比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大量的新变化,但也随之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国内有些善良的学者,大多看到了“文化全球化”表象的,纵向的新旧交替,但那些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向西方现代文明扩张的伟大结局致敬”的宏论,则忽视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横向的,单向的影响。虽然关于文化全球化的争论,至今没有结果,但随着这个概念的不断重复,文化界已经有把“文化全球化”当作“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同质化”的代词,“约定俗成”地固定下来的走向。对此,必须弄清“文化全球化”的实质和给我们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4.
谢飞 《学理论》2011,(11):214-215
汉字与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汉字的字形及其由字演化的词语反映了文化现象。代表颜色词的汉字,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其特殊的语义表达功能,再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作为颜色词的紫字背后也暗含着一定的文化色彩。经过先秦—汉代—唐代—今天的历史演变,紫字词语体现了汉文化的演变轨迹,从中可以窥视到词语背后负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张丽艳 《学理论》2013,(12):302-303
"基础课"是一门所有大学生都要学习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基础课"的实效性并不明显,黑护高专为了增强"基础课"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并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娄杰 《党政论坛》2008,(2):12-13
岛内“文化台独”,的历史演变 “文化台独”是伴随“台独”势力而出现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外交”败局和经济萎缩困挠国民党当局,蒋介石去世使国民党权力核心出现交替。为应付变局,蒋经国改变国民党原有封闭形态,推行“本土化”政策,启用大批台籍人士到权力机构,广纳台籍群体为国民党社会基础,使党内出现新的省籍矛盾,反对一党专制的党外运动也借机兴起。1987年7月,国民党当局解除“报禁”,隐蔽的“台独”分子开始办杂志。黄信介等在《美丽岛》杂志中矛头直指国民党当局,提出“反中国”的“台湾意识”,成为笼络“台独”分子的据点。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4)
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应该做到:坚持把教材与教法学法及教学对象(即学生)相结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认知体系递进转化;拓宽教学空间,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交融;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完善考评机制,实现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史纲"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要求,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的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但目前在高校教学中,该课呈现出教学模式僵化与学生学习疲软的现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现象在民办高校表现尤为突出。可采用强化课堂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改革教材内容体系、实行专题式教学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民办高校"史纲"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文化传统都需要经过文化自觉,并体现为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才能真正成为现代性的积极要素。  相似文献   

10.
文化"走出去"要取得积极效果,一定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走出去"必须价值诉求清晰价值观高尚,能够充分展示人性的美好与善良,要有对自由与个性追求和对人的尊重的诉求。说到底,文化的竞争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是文化价值的竞争,是国家文化形象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何婧文 《学理论》2014,(8):293-29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才是关键,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载体,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探索出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曾经颁发了几份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一是1985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二是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相似文献   

13.
“丧文化”阻碍青年志气、骨气和底气的养成,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影响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解析青年“丧文化”表征,应兼容运用“亚文化”和“后亚文化”理论。既要借鉴“亚文化”研究理论的经典方法——剖析“风格”,又要审视“后亚文化”视域下研究范式嬗变形势,创新“新部落”“生活方式”“场景”等研究手段。“丧文化”易导致青年滋生价值虚无主义,引发青年集体焦虑,造成青年社会退缩,污染青年成长环境,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探索多层次、多维度的引导路径,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引领,既要解决青年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又要提供青年成长所需的人文关怀;既要激发青年主体意识觉醒,又要营造满足青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交流发生于两个或多个具有文化源差异显著的关系之间。没有文化差异,就不会产生文化交流的势差,也就难以产生文化交流。但这种文化势差,不应该影响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不应该影响文化的"正义"交流。论文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的必然性,认为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呼唤着中西文化的"正义"交流,提出在正确认识自我、加强中国文化内在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正义"交流。  相似文献   

15.
卞纲成 《学理论》2010,(23):190-191
同西方人一贯提倡个人本位的文化思想相反,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倡导社会本位;这是一个“文化黑洞”,其中的“半私”、“半公”的缠结’,时常表现为一种民族性的巨大心理定势,以万应之力,承受各种改革、革命的冲击。而安之若素,守旧依故,使历史的发展不是停滞,就是在原地兜圈子。  相似文献   

16.
刘锋 《民主》2011,(7):47-49
近些年来,“走出去”成了各行各业十分热衷的一个关键词,几乎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问候语,乃至誓言。中国文化“走出去”更是一个不断升温的热词。政府与相关机构和企业建立了不少平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包括财力和人力,自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王长坤  尹洁  闫颖 《学理论》2011,(31):221-222
为了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情况,特别是针对"90后"大学生进一步作好课程教学改革,加强"90后"大学生《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我们在2010年着重做了两件事:一是针对"90后"展开《概论》课程教学效果调查,二是进行了"求是"杯《概论》课程演讲赛。通过调查和课程演讲赛,我们认识到要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式上探寻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豫商自古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地处中原地带的豫商,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儒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自己的儒家商业文化。其中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对豫商经商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通过探析"中庸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豫商文化的影响,分析"中庸思想"对豫商经济活动所起到的推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道”意义上的“道”,同时表现为一种规范系统。规范有两重作用:从正面看,它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应当如何做,简言之,引导人们去做应该做之事;从反面说,它则告诉人们什么不可以做,亦即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或限制。作为人道,“道”的涵义,往往具体体现在这种规范系统之上。  相似文献   

20.
教材设置的缺憾、学校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教育手段的滞后以及法治建设中的不良现象是影响当前大学法治理念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效性,要加强课程建设,重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课程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加强法治理念教育的投入,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改进教学方法,营造校园法治文化,丰富教育载体,拓展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