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人应该走在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前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始终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思想中的重要组咸部分,而建设先进的政治文化,又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在21世纪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党能否始终和善于代表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前进方向,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前途。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阐明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及方针,形成了毛泽东文化思想,其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玉婷 《学理论》2013,(22):43-44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是一个科学的体系,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产物。从五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行了梳理:文化的人化本质并具有阶级性、时代性、民族性的特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并且有自身的特点,在发展中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崭新的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全部活动的主旋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是对中国二十一世纪发展问题瞻望和思考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崭新的发展观。它在继承先贤发展观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发展问题,包括发展定位、发展机遇、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环境、发展主体和发展速度等进行了拓展和升华。以十六大报告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达到了更加成熟的程度,它集中展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民族情结、世界眼光、时代理念、国情意识、深谋远虑等全新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文化观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他将文化看成自然人化和人自然化的统一,是人性的对象化,人学色彩浓郁;马克思发现剩余劳动是文化的物质基础,分析了文化产生发展的原因,科学解释了文化何以有好坏的问题;马克思揭示出大文化内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文化史阶段前后演变的动力、原因、条件和规律,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在他看来,理想的、真正的文化是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文化,这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进社会制度,扬弃历史文化,提高人的文化修养,才能实现。马克思的文化观和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内容有内在联系,是我们建立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7)
文化自觉是人的主体自觉性在文化发展上的体现,是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内在驱动,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备的思维品质和实践精神。增强文化自觉,不仅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意义重大,而且对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命力,扩大影响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1)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毛泽东同志的民族复兴思想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同志的民族复兴思想是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明灯;江泽民同志的民族复兴思想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迈向新台阶;胡锦涛同志的民族复兴思想对新时期民族复兴的实现有巨大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民族复兴思想是在新时期对民族复兴做出的新诠释。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有其特定的生成和发展逻辑,它是回应时代的呼唤,并在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从特定的文化土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规律,既应反映先进文化建设与现代政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殊本质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所决定。本文在简括先进文化建设规律和现代政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党内先进文化建设规律在现实运用中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号召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阐明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及方针,形成毛泽东文化思想,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做出历史性贡献,对当代和谐文化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深刻揭示了文化的起源、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特征和文化的类型,并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构建了新型的文化理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多维度的,应该从文化全球化和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层面进行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当今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诗词中的斗争精神主要体现为坚决斗争、敢于斗争、乐于斗争和善于斗争,其原因有个人经历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但究其根本是在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党的领袖之后,在思想上发生的深刻变化。毛泽东诗词中的斗争精神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早期毛泽东认为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积极改造,对待西方文化应该在平等基础上加以借鉴,并且应该在改造和借鉴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4.
《理论视野》2021,257(7)
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党的历史从来就不是象牙塔里艰难晦涩的贵族学问,也不是纯粹学院派的高头讲章,而是服务于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营养剂和教科书。树立正确党史观不仅是一个学术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史观是价值观,为党的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党史观是政治观,立足于政治认同的养成;党史观是人民观,指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党史观是斗争观,以实事求是态度保持历史定力;党史观是大局观,着眼长久和全局的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党史观是大历史观,内容丰富、思想博深、视野宏阔,归根结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我认知和逻辑表达。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典范.李大钊毕生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李大钊自"束发受书"以来,就立足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现实,立志为救国救民而努力奋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后,李大钊不仅进一步坚定了践行初心使命的意志,而且解决了践行初心使命的理论根源这一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开始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实践探索.李大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品质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早期文化观可谓是集众多进步思想家思想精华之大成,其中,李大钊对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较为突出的影响。从李大钊当时的地位及毛泽东与李大钊的交往看,李大钊对毛泽东早期文化观产生影响存在着可能性,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确实吸收了李大钊文化思想的诸多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对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影响是重要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人在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学习观,深化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体现了独特的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的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应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深刻认识文化的本质与特征,找准文化发展的正确定位,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放在首位,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彰显时代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20.
在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已有研究基础上,以湖南为例,分析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湖南实践、湖南元素和湖南贡献,重点挖掘韶山精神、秋收起义精神、“半条被子”精神、湖南农民运动精神、陈树湘精神、水口山工人运动精神六种湖南元素鲜明的精神形态,并探寻湖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现实路径,为推动更多湖南元素湖南贡献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二批候选名单提供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