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谭颖思 《学理论》2009,(12):28-29
方法是主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采取的方式或手段。方法又分认识方法、工作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与后两者相比较而言,认识方法更困难、更艰巨。本文从哲学层面,结合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来分析认识方法论。着重分析认识途径与认识方法,并结合认识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形式与非理性因素,力图对认识方法论的研究内容做出一定的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2.
"唯心必错误"、"唯心必反动"的教条思维定势严重扭曲了哲学史的本来面目,必须对其进行重新评价;唯物论和唯心论是哲学派别自然分化的必然产物,它们之间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唯物和唯心在思维与存在关系上的对立并不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评价和划分哲学的标准是多维的;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并非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之间展开的对立斗争,而是不同哲学派别之间在这种彼此竞争、对立、博弈和碰撞中所产生的相互补充、相互调剂、相互推动和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3.
人们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认识要科学、合理与正确.只有决策认识没有失误,才能决策科学.研究决策认识的目的是防止决策认识失误并使决策认识最终变成决策实践.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尝试研究和建立决策认识机制.决策认识机制是指决策认识的各主体以及主客体之间就形成相对科学和正确的决策认识而发生的所有关系的总和.决策认识机制构建的路径包括:完善科学决策认识机制;规范决策认识程序机制;构建决策认识评判机制;严格决策认识监督机制;建立决策认识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代社会正处于信息化、全球化的历史发展阶段。与此相联系,人的认识也成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首先是认识主体的社会化,表现为初始教育社会化、社会学习终生化、交往通道多元化、合作关系紧密化;其次是认识客体的社会化,表现为生成和发展社会化、存在形态多样化、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再次是认识活动的社会化,表现为认识课题社会化、认识过程社会化、成果应用和转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我党三代领导人对经济发展动力认识的深化河南商丘师专程印学河南大学宋伟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每次认识的深化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此作一分析。(一)劳动者...  相似文献   

6.
深化对私营企业主入党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 ,是十六大党章制度性的规定 ,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举措。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与旧中国的资本家本质上是不同的 ,应以新的社会结构分析方法和广阔的视角 ,着眼党的建设发展状况 ,并汲取其他政党的经验教训 ,深化对私营企业主中的先进分子入党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不仅在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识社会主义的独特视角和方法。全面了解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和新视角,对于我们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西藏的特殊性,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给予其高度关注。分析不同阶段西藏发展面临的特殊矛盾,进而提出相应的特殊发展方略,是中央支持西藏发展的一般特征,也是西藏区别于一般省区的特殊发展模式。中央对西藏特殊发展道路的认识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总结历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西藏特殊发展道路的认识,对于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程庆红 《学理论》2010,(7):60-60,63
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人的有限性必然限制了人的认识活动,主体认识活动的有限性主要体现在认识主体的有限、认识对象的有限和主体实践的有限,认识的有限性使认识局限于一定的层次、一定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
王延松  张艳 《理论导刊》2012,(8):102-104
以往人们对于音乐审美的研究,往往关注于音乐的精神价值、主观情绪等方面。心理学的研究将价值分为认识价值和非认识价值,为音乐审美价值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和方向。文章通过对音乐审美的认识价值和非认识价值的讨论,概括出音乐非认识价值的两个特征以及音乐认识价值的六个特征。强调指出,在进行音乐审美分析时,应同时关注音乐的非认识价值和认识价值,如此才能更全面、更准确、更客观地发现并挖掘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1.
姜仿其 《学理论》2009,(4):28-29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高职学生道德认识困惑的根本原因是道德实践的困惑,其次是缺乏科学道德理论的武装,唯有强化道德实践并用科学的道德理论武装高职学生,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道德认识。  相似文献   

12.
郭富霞 《求知》2001,(4):34-3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其中之一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此,很多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中国660多个城市的定位和产业支撑点以及相关环境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城市竞争力上,城市之间的竞争有愈演愈烈之势,也越来越缺乏理性。因此,在城市激烈竞争的背后,只有认真反思城市竞争出现的一些问题,深刻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丛建伟 《学理论》2009,(4):24-25
罗夏墨迹测验作为一个颇有争议的测验法,多年来受到一些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罗夏墨迹测验发展历史的认识、对罗夏墨迹测验实施过程的认识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公正客观地了解罗夏墨迹测验法,从而运用此测验法在人格测试、心理咨询与辅导及其他临床心理学等领域发挥它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文化通过转化为主体认识结构的有机成分,才能作用于认识活动过程。社会文化向主体认识结构转化的途径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转化的方式有经验的示范和理性的文化训练等。文化心理结构监控着主体对认识对象的选择,影响着主体的认知方式,调节着认识过程的发展,制约着主体对认识结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闫顺利 《理论探讨》2006,20(5):60-63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传统哲学主流思维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实体性二元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则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思维,它实现了哲学史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认识是一个过程,认识过程与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都服从同样的客观规律,它是我们理论思维不自觉的前提。实践的过程性制约着认识的过程性,就进化意义而言,认识表现为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过程论既包含真理过程论也包括谬误过程论。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运动、从运动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从传统模式到新模式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也经历了从头脑中构想新社会、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根据经验谈论社会主义、摸着石头过河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资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新时代人民赋予党的历史责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问题研究,要从大历史视野中回看党对资本认识的演化过程。从党的四个历史时期看,党依据我国国情、世情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对资本的认识。从建党初期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的相关论述为理论前提认识资本,到新时代重点认识资本的特性以提升驾驭资本的能力,体现党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与创造力。当下研究资本问题是为了进一步深化认识、准确把握资本运行的规律,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使它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9.
陆万昌  黄震 《学理论》2010,(20):148-149,262
明朝、清朝是中国盛衰分水岭的两个朝代。明清王朝有许多事实被掩盖、真相被尘封,甚至被歪曲。然而事实的真相终究要大白干天下的。中国学者曾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理论,即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但笔者并不完全同意这一说法,将明清朝代更迭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进行分析,重新的认识明清对中国影响。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无产阶级专政问题,在理论本源上有新的认识,在文字表述上有一定调整,在内涵解释上有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