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讯     
《南风窗》2013,(21):16-16
上海自贸区开放外资娱乐业日前,上海自贸区整体方案公布。方案除了包含已经广泛讨论的简化审批、金融开放等领域的内容,也公布了在若干行业的对外开放清单。在文化服务领域,上海自贸区方案对外资开放了演出经纪和娱乐服务行业。方案规定,取消外资演出经纪机构的股比限制,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在  相似文献   

2.
张纲纲 《南风窗》2014,(20):54-55
在国际贸易方面,设立上海自贸区的目的不是要在那近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与全球进行自由贸易,其真正的目的,是想通过上海自贸区来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由贸易体系,为今后加入区域性的贸易体系做准备。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是中国在新的贸易时代背景下建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尽管学术界相当关注这一现象,但既有研究往往缺乏从宏观国际视野出发的考察。本文借用国际政治学视角,解析上海自贸区的国家战略行为,考察上海自贸区成立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动因,并提出其未来发展的应有路径。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既有适应国际贸易发展新形势的考虑,更有应对美国新地缘经济战略、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战略意图;而其国内动因则在于推动国内政治经济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外贸战略转型升级以及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基于对其国际和国内背景的分析,笔者提出,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未来路径应遵循以下三点:首先要紧盯国际经济贸易新趋势,关注美国的区域战略;其次要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完善法律法规;最后,控制风险,在行政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形成可复制经验,逐步推广,从而形成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4.
上海自贸区是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不同于传统的自由贸易区,它采取的是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负面清单颠覆了我国传统的外资准入的管理模式,是一次突破性的有益尝试,给上海自贸区以至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本文通过对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法理分析来浅析其法律上的创新,揭示负面清单存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谭保罗 《南风窗》2013,(20):68-70
金融改革须"三位一体",即汇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同时进行,三者相辅相成。继深圳经济特区之后,上海自贸区被寄予了一种成为"改革杠杆"的期望。在外界预期中,自贸区改革的最大看点是金融,而核心则是资本项目开放。对中国仍然比较脆弱的金融体系来说,尽管资本项目开放可能只在28平方公里的小范围中试点,但作为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试验,其冲击波对自贸区"防火墙"的突破能力必然难以预料。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4,(20):38-43
9月29日,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挂牌一周年,一年来,这块“改革的高地”聚焦着海内外的关注,也承载着海内外的压力。对内,正如李克强指出的:“30年前,波澜壮阔的改革首先是从沿海开放的经济特区带动的。今天看来,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和动力。而在这种开放的过程中,改革将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点,影响着中国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也为新一轮改革提供动力。但正如所有的改革一样,顶层设计和底层诉求之间永远存在落差。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29日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历史性的时刻,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果。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改革、体制的完善。国家也为上海自由贸易区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的新法规、新政策、新制度,这为自贸区的贸易往来创造了宽松的交流环境、扩大了主体范围、增加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晋杨梅 《法制博览》2023,(3):142-144
为适应经济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目标,H省自贸区应运而生。H省自贸区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以“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理念为指导,在借鉴S市自贸区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目标,上海合作组织自贸区建设是成员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合组织自贸区的建立既有利于各成员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成员国之间经贸政策的协调,因此建立上合组织自贸区具有必要性;而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密切的贸易联系和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各成员国合作意愿较强,中亚安全形势向好,都使建立上合组织自贸区成为可能。GTAP模型的模拟分析也表明,上合组织自贸区的建立,能够产生明显的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对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中国应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贸易自由化、加速投融资一体化、完善成员国之间政策协调和密切区域内人文交流五个方面对上海合作组织自贸区的建设路径和方法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两岸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区域合作一直是深化合作的重要途径。随着上海自贸区和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设立,两岸间经济合作的方式与途径有待进一步拓展。文章以增长极理论为研究基础,试图通过分析两岸在区域合作中新的实践,提出两岸两区之间开展合作的方式与路径,并为在新情势下拓展两岸合作的空间与方式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2021年非洲大陆自贸区逆势启航,这是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反映出非洲国家寻求自主发展的强烈意愿.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将给未来非洲可持续发展带来良好预期,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与践行多边主义.非洲大陆自贸区运行为"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的对接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汇的平台,既有利于中非在工业、农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形成建设合力,也为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需与时俱进地调整对非经贸合作的思路、重点和模式,使中非经贸合作在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策划人语2010年的第一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贸区。作为其中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一方,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3.
《工会博览》2010,(10):10-11
俞正声同志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真实的上海也不只是世博园区,真实的上海是上海的全体,上海有的地方还有很多破旧的房子,还有不少的居民生活很困难,这是上海的真实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要作出长期的很大努力,也就是说,我们迎接世博会,不是用一个十全十美的上海来迎接,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叶竹盛 《南风窗》2016,(4):25-27
正中国从传统的竞争性创新模式发展到自贸区创新模式的"大变局"过程中,为了继续挖掘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改革红利,首先得在各地官员的创新观念上进行创新。这种创新,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求各地官员甘当改革创新的"二传手"。最近笔者在两个自贸区的调研中发现,一些官员在制度创新问题上存在一种微妙的心态,认为自己不过是其他自贸区的"试验田",是"二道贩子",没办法树立自己的"品牌",创造"某某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政凉经热"的格局之下,"南海问题"不会因自贸区各国在经济上打得火热而就此"销声匿迹",相反它时时威胁着利益攸关方的信任与合作。自贸区启动后虽然无法关闭"南海问题之门",但有可能开启另一扇相互合作的"机会之窗"。  相似文献   

16.
短语     
上海世博会的筹办.是一个巨大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市容环境、民生改善等方方面面。上海办世博,对超常规状态下的城市管理和应对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如何让办世博更加有序、顺畅?  相似文献   

17.
一封大学毕业生的心理求助信 章老师: 您好! 我是一个本科毕业生,以前从事技术工作,觉得还是很自信的。但是,去年来上海一个公司从事销售工作,由于以前没有做过,所以一开始就挺胆怯,每次和别人打电话沟通时声音都小小的,细细的,和平时说话的声音不怎么一样,以致我身边的四五十岁的上海本地女同事就在说我的声音怎样怎样,搞得我都不敢打电话了,特别是打电话时候,  相似文献   

18.
吴淡如 《法制博览》2009,(12):38-39
上海人和传统中国人的观点有何不同?看看对红楼梦十二金钗的看法,就可以体会。之前上海东方网做了一个网友择偶调查报告。问题是:如果你是个男人,你会娶《红楼梦》中哪一位女子为妻?结果发现.该地男性选择对象,第一名是薛宝钗,得票五千六百多。选薛宝钗不意外。宝钗这个角色,是最具夫人相的,平日不多话、不八卦,  相似文献   

19.
对于于洪义来说,1972年9月7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王洪文坐飞机离开上海,前往北京。随行的只有他的秘书廖祖康。  相似文献   

20.
叶兆言 《法制博览》2009,(10):43-43
一位清华毕业的北京人“文革”后期找了一个上海妞,准丈母娘初次见面跟审案子似的开口便问“侬有几多积蓄?”说的是上海普通话,小伙子目瞪口呆绕半天没明白,转眼已被淘汰,被棒打鸳鸯他痛苦不堪连去死的心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