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书房     
游劝荣 《南风窗》2010,(18):96-96
<正>《双典批判:对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文化批判》刘再复著三联书店2010年7月版《水浒传》、《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部经典,其对中国人的影响可谓深入人心。正因为如此,本书作者对这两部经典进行了"文化批判":一部是暴力崇拜,一部是权术崇拜,都是造成心灵灾难的书。不仅过去,而且它们现在仍在影响和破坏中国的人心,并化作中国人的潜意识继续塑造着中国的民族性格。可以说,这两部小说,正是中国人的地狱之门。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1987,(5)
30年代,广州香烟市场斗争激烈。有一段时候,英、美厂商出产的“三炮台”、“海盗”牌香烟充斥市场,国产香烟几乎无人问津。为了挽救危局,出品“美丽”牌香烟的上海“华成公司”老板想出了一条妙计,在香烟包内,暗藏《水浒传》108个好汉的小画像一  相似文献   

3.
章剑锋 《南风窗》2010,(7):58-61
<正>2009年,在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沙叶新发表了一篇题为《不为权力写作》的演讲,反思了自己的创作,公开亮明了"不当奴才,不做工具,心灵自由,不为权力"的立场。3个月前,当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决定将"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金奖特别奖"授予剧本《幸遇先生蔡》的时候,沙叶新予以拒绝。  相似文献   

4.
官场小人     
孔子曰:“小人喻于利”(《论语&#183;里仁》),意思说小人是在私利驱使下损人利己,凸显邪恶。君子一旦被小人缠上,就似掉进黏糊糊的油沥池,甩不掉、抹不去、擦不净……如《水浒传》中的杨志被小人牛二黏上,一怒杀了他,虽被公认是为民除害,结果自己还是丢官坐牢、落草为寇。  相似文献   

5.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9):78-78
据媒体报道,近来山东两县正在争夺“西门庆故里”,其实人们对历史上是否真有西门庆此人还存在争议,不过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与西门庆密切相关的两个人——武大郎、潘金莲,在历史上却是确有其人。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中最出色的当数人物描写,印象最深的是鲁智深的豪爽仗义、李逵的粗鲁莽撞、林冲的忍辱负重等等,千人千面,活灵活现,更多的时候大家更关注的是这些英雄群体,事实上,推动情节发展的很多小人物也栩栩如生,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拆迁变法,闻雷见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岷源 《南风窗》2010,(5):12-14
为了避免"铲车和汽油瓶"之间原始对抗的频频发生,如今,是到了考虑将"行政强制权"从政府手里收回的时候了。从北京大学法学院5位教授以公民名义联名向全国人大建言要求审查《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到目前国务院就《拆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1999,(8)
《知识英雄——影响中关村的50个人》尚在《中国计算机报》连载的时候,清华BBS(电子公告板)就收录了求伯君和柳传志两个人物放在其精华区里供网友赏读。所以,1998年9月,我一拿到《知识英雄》的样书,就在清华BBS上贴了一封征集书评的信。说心里话,我当时的愿望是想听到一些鼓  相似文献   

9.
熊建 《法制博览》2010,(18):80-80
最近几十年,中国人把《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并称为“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小说能称得上名著的何止这四部?《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孽海花》……哪个不算?区别就在这“大”——伟大。四大名著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说方面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今各阶层人士最熟悉、最喜欢的艺术巨著,像四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的某些文化、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10.
正也许您听过"文王拘而演周易"和"白马非马"的典故,今儿我们的讲座就从这两个典故说下去——"文王拘而演周易"是出自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的一封回信《报任安书》中的句子,大意是周文王被拘禁的时候演算出了《周易》。周文王是商末周族领袖,其广施仁德、礼贤下士深得百姓的拥戴。而纣王听信谗言,却将其囚禁于羑里城7年,此时他将伏羲"先天八卦"改造成"后天八卦",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完成了以占筮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周易》哲学经典,这正是"生于忧患",逆境奋进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1.
李北方 《南风窗》2012,(19):100-100
1990年代后期我在北大读本科的时候,就听说过项飚,那时候他就已经凭借对北京"浙江村"的社会调查获得了一定的名气,被称为社会学界的希望之星。但我没读过他写"浙江村"的作品,多年之后倒是读到了这本《全球"猎身"》。项飚在牛津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本书就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成的专著。我觉得至少基于两个理由应该推介这本书。首先,这本书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化的本质,破除主宰性的意识形态所制造的全球化终将通过所谓"涓滴效应"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在华夏大地享有崇高的声誉,108位个性鲜明的好汉形象也在人们心里定格。然而,《水浒传》终究是小说,虽有其历史依据,但也难免虚构夸张,甚至是对事实颠倒黑白的歪曲,在所有人物角色中.武大郎和潘金莲几乎是被泼污、扭曲最典型的代表。千百年来,这对恩爱的夫妻其实一直遭受着世人天大的误解,蒙受着千古奇冤。  相似文献   

13.
《法制博览》2008,(23):17-17
古代小说不论是传奇小说、言情小说,还是《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写到男女进行房事的时候,无一例外地写道.“共赴巫山云雨”,或者“不免云雨一番”;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回“宝玉初试云雨情”中写的就是贾宝玉与丫环袭人房事之时的情景;即便是现代的一些媒体也效法古人,常有某官员携某美女到某大酒店“共赴巫山云雨”的报道。为什么古人把房事称为“云雨”、以至今日还为人们津津乐道呢?  相似文献   

14.
杨鹤 《工会博览》2022,(3):50-51
<正>二零零八年,姥姥走了,两年后,倪萍出版了这样一本书——《姥姥语录》。许多人看《姥姥语录》都哭了,就是因为姥姥这些话都很普通很"接地气",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我第一次听说有这样一本书的时候,是在看朗读者的时候。倪萍带着泪读了《姥姥语录》其中的一个片段,听着那朴素而又真挚的话语,令我深深地记住了这样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15.
舆情     
《南风窗》2012,(3):22
本周因临近农历春节,舆论多与回家相关。或许每年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中国民众才能真正体会到"攒的钞票再多也抵不过一张回家的车票"。今年,一票难求的魔咒仍然没有破解,虽然实行了实名制、网络售票等新招数,但本身"底子"就差,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从《一个农民工写给铁道部的一封信》到《一个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6.
舆情     
《南风窗》2012,(3):22-22
本周因临近农历春节,舆论多与回家相关。或许每年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中国民众才能真正体会到"攒的钞票再多也抵不过一张回家的车票"。今年,一票难求的魔咒仍然没有破解,虽然实行了实名制、网络售票等新招数,但本身"底子"就差,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从《一个农民工写给铁道部的一封信》到《一个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旧的世界战略格局解体,新的国际秩序尚未形成,日本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的时候,以日本政治家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政界鹰派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和进行演讲,先后写出了《日本可以说"不"》、《日本还是要说"不"》、《日本坚决说"不"》三本在美国  相似文献   

18.
张博文 《法制博览》2009,(17):41-41
司马迁在《史记&#183;刺客列传》说,荆轲年轻的时候喜好读书和击剑。注意,仅仅是喜好,司马迁可没说他擅长读书和击剑。荆轲曾经想要游说卫元君,忽悠人家给他个官当当。可是卫元君似乎知道他有多少斤两,根本就看不上他。  相似文献   

19.
阳敏 《南风窗》2008,(11):30-33
青年人的信《南风窗》:你和王先生交往多年了?吴洪森:我第一次上门拜见王先生是1983年1月底放寒假的时候,至今已经25年了。《南风窗》:能讲一下结识的经过吗?吴洪森:1980年我在九江师专中文系读三年级的时候,写了一篇文学评论,评法国古典名著《红与黑》,花了将近5个月的时间,1980年底完稿。之后先后投寄多家刊物都被退稿。1982年6月再次接到退稿,一气之下就寄给了王先生。那时我已经从九江师专毕业,在新办的九江九中任高中语文教师快一年了。《南风窗》:怎么想到寄给他呢?  相似文献   

20.
谁的韩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磊  陈统奎 《南风窗》2012,(5):82-85
去年底,韩寒写了3篇文章,《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被网友们概括为韩三篇,在网络世界,一时间洛阳纸贵。议题其实是媒体设定好的,因为那个时候,从突尼斯开始,全世界"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在中国,革命也很快成了时髦且敏感的字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