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正处于深刻变革期,各国都旨在通过能源优势的自身强化,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占据有利位置。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现实决定了中国将面临比其他国家更为艰巨的能源挑战。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无疑成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大抉择。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势必将更多地依赖于现有"委员会"机制的完善和"一带一路"能源俱乐部等多边能源合作体制的构建。在充分利用目前能源供大于求的情境下,应扩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传统能源方面的合作;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全球能源变革的低碳化转向,与沿线国家开展积极的新能源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能源工作,2014年6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统揽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洞察国内外能源发展大势,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系统阐述了推动能源革命的战略路径和基本要求,指明了我国能源发展的前进方向。近年来,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深刻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等一系列重要论述;顺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正>新能源革命与世界能源版图新世纪以来,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美新能源技术革命、非常规油气生产与供应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美国的"能源再平衡"战略逐步显现,对国际能源战略形势和能源地缘政治正在和即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本文所指的新能源主要是致密油、页岩气和深海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而不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革命也主要特指北美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技术进步及其产业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是  相似文献   

4.
孙永祥 《国际展望》2011,(5):105-124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能源合作始于2003年。当时,国际恐怖主义成胁,一些能源生产国政局不稳,全球能源供应面临可能灾害,对亚太地区亦构成挑战。能源是上合组织框架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该组织国家间的能源合作取得一些进展。可是,由于国情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利益不同,合作尚存在能源发展战略的差异,相互信任和理解不够,以及中亚能源资源面临大国竞争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重要的经济与战略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重要生产要素。台湾能源高度依赖进口,能源供应不稳定性较高,但在开发新能源和节能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在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研究台湾能源供应状况、探讨两岸能源合作的途径与方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革命与世界能源版图 新世纪以来,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美新能源技术革命、非常规油气生产与供应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美国的“能源再平衡”战略逐步显现,对国际能源战略形势和能源地缘政治正在和即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直接征收具有的对抗性以及由此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早已深入人心,不过时至今日直接征收或国有化目前已经相对罕见。与此同时,采用间接形式的征收变得日益重要。《能源宪章条约》是专门对能源领域的国际投资进行保护的特殊公约,其第13条被称为《能源宪章条约》的征收条款,基于该条约在能源领域以及在征收领域的双重重要性,对条约征收条款进行解读,探究在条约下征收的概念、条件等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碳中和态势下,清洁能源转型被视为应对气候危机的核心方案以及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绿色引擎。地缘冲突下的能源危机加速了全球清洁能源的转型步伐,与此同时,清洁能源增长与碳中和目标实现之间仍有极大差距,清洁能源发展的“南北差距”和“转型分歧”明显扩大,全球绿色能源博弈态势不断加剧。中国作为清洁能源生产和绿色投资大国,凭借自身的结构性优势日益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引领性力量,推动全球清洁能源治理不断向着更加公正、合理、包容、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欧盟对俄能源战略的目标是保障能源供应,推动俄罗斯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并使其最终融入欧洲统一的能源市场体系;欧盟对俄能源战略的实现途径是通过经济援助及构建欧俄能源相互依赖关系,推动俄向符合欧盟价值规范的方向发展。市场的稳定性是与其规模及容量成正比的。因此,中国应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在加强与俄罗斯等能源生产国合作的同时,注重与欧盟等能源消费大户的协调,积极推动建立欧亚大陆核心区域的能源自由贸易区,惟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的不同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0.
李扬 《当代世界》2013,(9):65-68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具有极为特殊的战略价值和战略意义。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是名副其实的能源大国,其占世界4.5%的人口消耗着全球20%的能源,生产了占全球总产量15%的能源。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俄罗斯是石油天然气储量、生产、出口和过境的能源大国,自普京担任总统后,俄罗斯就把能源出口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俄石油即开始大量进入国际能源市场,对国际能源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所谓国际能源格局,就是指在国际舞台上能够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是世界能源资源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俄罗斯能源外交对于全面振兴俄罗斯经济、提高俄罗斯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剖析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能源外交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能源消费与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提出了多元化能源战略,在能源生产、储备与进口方面有了明确的战略意识。然而近年来,与中国有重大合作项目的某些资源国内部政局动荡,频频爆发政治、治理危机,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屡屡遭遇国际制裁威胁,  相似文献   

14.
王炜瀚 《南风窗》2013,(17):43-43
当今时代,全球经济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遭遇了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化石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威胁,能源与环境问题实质上哈斯同一硬币的正反两面,政策制定者们正试图从不同角度寻求各种方式应对这些问题,尝试理顺能源价格体系、建立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伴随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也随之迅速增长,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供应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逐步凸现,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化解能源紧缺对经济增长的阻滞影响,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台湾地区工业化起步早于中国大陆,对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总结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台湾能源政策的发展及未来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强 《台湾研究》2007,(5):34-38,49
作为自身能源匮乏的台湾地区,其能源政策虽然存在诸多不足,但基本上是值得肯定的。本文主要分析台湾能源政策变化轨迹、经验、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当前绿色能源政策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可再生能源太贵了。我们需要大量增加研发资金,让下一代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更便宜、更高效。如今,很多人相信可再生能源很快就能让我们摆脱化石燃料。不幸的是,事实正好相反。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1971年世界能源中有13.12%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也是IEA第一次报告全球数字。2011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实际上有所缩小,为12.99%。  相似文献   

18.
美俄对非洲的能源外交与中国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非洲石油储量丰富、种类多、品质优、勘探成功率高、开发成本低、独特的地缘政治经济条件,使得非洲成为近年来大国能源博弈的焦点地区。世界上各大国纷纷对“富饶”而贫瘠的非洲抢滩登陆,展开了一场“群雄逐鹿”、“多国演义”的能源争夺战。尤其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美国和世界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其在非洲的能源外交引人注目,并对中国的能源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能源的未来     
尹海涛 《南风窗》2014,(7):95-95
<正>一个国家的能源需求不能长时间建立在补贴之上,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能源企业投资回报率低劣的项目,更不能用垄断和控制的手段,强迫老百姓选择昂贵的能源。无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的蒸汽时代,还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电气时代,煤炭都享有非常尊崇的地位。工业文明创造的美丽世界,是建立在能源的大量消耗之上的,而煤炭则是成本最低、最方便使用的能源。在西方世界工业化的历史中,煤炭长期以来都作为最主要的能源,默默燃烧  相似文献   

20.
李昕蕾  郝俊逸 《国际展望》2023,(2):116-136+161-162
中欧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已持续30余年,双方气候能源外交协作诉求持续上升。中欧在清洁能源贸易中的相互依赖增强,在能源危机下绿色产业互补优势凸显。当前中欧清洁能源合作路径呈现新态势:中欧气候能源伙伴关系的制度化程度稳步提升,多元包容性创新合作平台日益增多,清洁能源合作新领域不断拓展。但同时双方的竞争面也在不断扩大,体现为“战略自主”下欧盟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绿色与数字双重转型下欧盟的价值观原则标准化趋势上升,欧美气候能源政策趋近且对华多边遏制不断强化。随着绿色竞合的复杂化,中国迫切需要从清洁能源生产大国转为清洁能源外交强国,利用自身结构性优势推进全球气候能源治理新秩序的塑造,在中欧互动中注重推进双方的良性竞争与标准协调,在绿色亚欧联通中构建包容、务实的清洁能源伙伴关系网络,并推进双方在多边气候能源治理平台中的议题性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