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文化道德建设研讨会”,于1996年11月12-13日在武昌召开。3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共收到论文20多篇。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此次会议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文化道德建设”这个主题,就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人文精神的重建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  相似文献   

2.
5月21日,上海市经济学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召开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观将研讨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据与发展空间 与会专家认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论断。这一新的论断,是在我国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所有制理论的继续深化,是国有企业改  相似文献   

3.
加强新时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本刊与中国伦理学会联合召开学术笔谈会3月19日,本刊编辑部与中国伦理学会联合召开了“加强新时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笔谈会,与会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现将部分笔谈内容摘登如下。加强新时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1997年6月14-15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兼评大孔子学说”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和香港中国文化研究基金会主席胡国事先生提出的“大孔子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特别是从方法论角度,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以及比较思维及其局限性作了反思。一、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批评的方法论思考欧阳康认为,在跨文化研究中,应注意到一种特殊的“文化口城”现象,即跨文化的隔障及其可能带来的文化误解。从本体论、社会政治学、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四个方面来分析这种“文化…  相似文献   

5.
1998年11月19日,“’98中国豆制品科技文化研讨会”在台北举行。应台湾“中华豆腐文化发展协会”邀请,祖国大陆“中国国际商会”对外经济合作处马巍处长率团一行8人赴台与会。在台访问期间,大陆同行还参观了台湾的相关企业及民俗文化,与台湾业界、学界人士广泛接触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98中国豆制品科技文化研讨会在台北举行@王义信!台湾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重视文化建设刘锴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看,文化因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并且出现了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及发展趋势。如何正确认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认识目前我们建设...  相似文献   

7.
“湖湘文化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5月14日至15日,民进中央《民主》杂志社、民进湖南省委、民进长沙市委三家联合主办的“湖湘文化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省内外30余位专家学者莅会,就有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将讨论中涉及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湖湘文化的定义与内涵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达二百多种。湖湘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对其定义与内涵准确无误地界定亦难。不过,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湖湘文化不是一个学派,而是在现今湖南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但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具体…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需要的文化精神华东师大副教授李宏图博士近代以来,酉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精神,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把它称为“资本主义精神”。它的核心为“理性与规范”,即在经济活动中,在谋取利润。赚取金钱时,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使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人口的文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的行为具有一定的“人口生态”基础和“人口文化”基因,因而在人口的行为中无疑包含着人口的文化行为。本文从人口行为的“人口生态”基础与“人口文化”基因、人口的文化行为及其大众文化行为考察、人口发展与人口的文化行为演进三个方面来讨论人口的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推行必然导致许多精神产品要经受市场的检验或考验。政治文化的境遇同样如此。市场经济既对原有的政治文化秩序产生了冲击,导致了政治文化的短暂迷乱,同时又刺激过渡性政治文化结构的产生。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必抱有悲观失望的情绪,新型的、能够经受起历史检验的政治文化观念就是在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中得以诞生的。尽管原有的政治文化要经受“概念兑换”和“要素更新”,但星,这一趋向印证了政治文化的变迁只有不依赖于某种情感力量的驾驭和浪漫主义的刺激,而依赖于现实的物质力量的驱动时,才算踏上了一条成熟、稳健之路。  相似文献   

11.
走出传统文化与行为表象的误区──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西南交通大学肖平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人们一方面赞叹它所带来的经济繁荣,但又不能不哀叹随它一同出现的道德失范与混乱。一时间,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的中心话题,出现了“代价论”、“滑坡论”...  相似文献   

12.
关于突破贫穷文化心态禁锢的思考孙兴凯“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观念落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与贫穷文化的禁锢有直接的关系,经济贫困决定了文化落后,而文化心态的落后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的贫困。因此,贫困地区要加速发展,振兴经济,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关于在新形势下发展铁路文化事业的思考潘联智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我们铁路系统的文化事业单位带来了新的活力。靠“输血”过日子的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自身“造血”机能正在增长。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文化事业单位自觉地围绕发展铁路...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与经济交叉发展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张丽娴,赵世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解决许多极其复杂的问题。”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文化与经济在交叉渗透中的新趋势。分析这一新情况...  相似文献   

15.
文化要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成汝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文化建设应自觉地眼从和眼务于经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这是文化建设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是文化建设坚持“二为”方向的...  相似文献   

16.
贺云翱 《群众》2012,(11):76-7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闷”已经开始上升为同家意志和全民共识。“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事业一样,在其实践和理论层面上都有若干问题需要面对和讨论,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才能保障我国“文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文化市场的一些看法──王元化教授访谈录王元化本刊记者徐中振本刊5月12日召开“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讨论会,时值王元化教授准备去苏州主持博士论文答辩,未能应邀出席。会后,记者专程前往座落在吴兴路上的“清园”对王元化教授作了采访。①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  相似文献   

18.
伍新林 《湖湘论坛》2005,18(5):82-83
在文化“强”省战略中,文化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手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合力论以及经济与文化共生互动关系原理,是文化“强”省战略依托的深厚理论背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是其催生的现实背景。文化“强”省战略对贯彻“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必须做到几个结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市蓬勃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首都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新生长点。近十年来,我市一些先进企业自觉学习国外和外省市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经验,通过深入地调查研讨、总结交流,推出了一批典型经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同仁堂文化;“以文兴商”、“情意服务”的蓝岛文化;“发扬党的传统优势,建桥筑路育人”的城建文化;“走出困境、迅速发展”的雪莲文化;“唱响主旋律、共铸企业魂”的燕山文化;“重视人才”、“与巨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7月25日,由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组织发起的“中部崛起与文化武汉”专题研讨会,在华中师大桂苑宾馆召开。会议由武汉市政府副市长、研究院院长刘顺妮主持。章开沅、冯天瑜、张正明、皮明庥、马敏等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大家一致认为,要突出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支点地位和龙头带动作用,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拓宽中部城市的文化视野,塑造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武汉。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摘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