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和谐校园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高校是构建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作用。没有高校校园的和谐.就难以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只有大力建设和谐校园背景下的德育体系,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和谐视阈中高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必将更好地优化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也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客观使命,更是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理念,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党委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校和谐校园是人、事、物、景和情等五个要素自身的和谐和相互之间的和谐。因此,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协调性、发展性、特色性和勤俭节约等基本的原则,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章淑琼 《世纪桥》2008,(10):46-4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构建和谐校园在新世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书育人主体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切实转变自身角色,着力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校园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党员、师生的桥梁和纽带,在和谐校园建设中高校党组织要发挥把好方向、凝聚人心、先锋模范的重要作用,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6.
蒋大力 《世纪桥》2008,(11):60-60,62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根本特征,和谐的校园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和谐校园伦理。和谐校园是具有和谐伦理精神的校园,它具有校园政治伦理、校园文化伦理、校园人际伦理、校园生态伦理等方面丰富的伦理意蕴。和谐校园伦理特征具体体现为:公平正义性、真诚关怀性、创新有序性、绿色生态性等。构建和谐校园,应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人道与和谐协调发展等基本伦理原则;加强校园人文道德精神教育与先进伦理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制度和管理的伦理建设;发挥师生在建构和谐校园中的主体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等。  相似文献   

7.
高校和谐校园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校园是校园内部各种要素的和谐.和谐校园具有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多样性、以人为本的特点,构建和谐校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各种新要求.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工作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8.
栾国良 《世纪桥》2007,(10):57-57,59
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的教育体系,实现教与学的和谐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高等教育法》的客观要求;隐性课程在育人和创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应当得到重视,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美校园自然环境,建设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校园文化体系,为学校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校风的凝练与培育,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不断优化育人氛围,是构建和谐校园、创造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与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发展、增强校园创造活力、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我们要通过和谐校园建设,努力实现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教育事业就是党的事业,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领导者,塑造校园和谐的氛围与和谐关系,关键在党的作风建设上。  相似文献   

10.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处理好多种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师生之间真诚合作、充满人性、富于教育意蕴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完善人格的要求,是保证教育秩序正常运转、保证教育目标顺利实施的基石,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境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为广大中小学校创建和谐校园、实现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笔者认为在创建和谐校园的活动中,应该以发展增和谐,以和谐促发展,实现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出发,认为高校的老干部、老同志的工作是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老干部工作;并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切实贯彻落实老干部、老同志的工作。以期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创建和谐校园中加强师德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建和谐校园,是创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体现,而和谐校园的构建,关键在于教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师师德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师德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铤 《世纪桥》2009,(5):92-93
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其现实意义、内涵和特征。统一战线追求的也是一种和谐,在本质上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统战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能够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创和谐、以创新求和谐、以特色立和谐、以环境促和谐、以公开育和谐,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特征看,和谐校园应是安定有序的平安校园,是具有浓郁文化和学术氛围的书香校园,是民主团结、道德法制的文明校园,是充满智慧与生命的活力校园,是富于理想、追求卓越的发展校园,是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温暖校园。而构建和谐校园,对于促进师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创新基层党建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是学校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建设和组织活动上积极创新,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夯实和谐校园建设的组织基础,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高校校园。  相似文献   

18.
建设曲靖高校和谐校园,是提升曲靖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曲靖高校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曲靖高校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进行和谐校园建设现状的满意度和态度的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目前曲靖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满意度,总体水平不高,在学生的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总满意度受到和谐校园内在精神状态的影响.因此,可以从经费投入、管理体制改革、以师生为本、依法治校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着力改革,以提高曲靖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和谐校园存在的问题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实施者和创造者.学生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和谐校园构建.学生群体或个体在各个领域中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现在建设和谐校同中种种不和谐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向全国高等教育战线工作者提出的重要任务和要求.高校党组织要积极认识自身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角色,充分发挥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