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相比于传统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互联网攻势令人关注,在借助社交网站功能、依托网络支付、发布网络影音与电子刊物等方面都有较大创新.“伊斯兰国”结合现代人的碎片式阅读节奏与快节奏生活习惯,以鲜明的标题和简单的语言通过网络招募成员,成为中东地区极端组织的网络效仿对象,成为危及中东国家与域外国家安全的重大因素.基于互联网的扩散性,“伊斯兰国”的网络攻势呈现出新的演变趋势,其灵活性与隐匿性增强,加大了国际社会对其防范和打击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10年里,中俄关系排除意识形态分歧而达到了几个世纪来的最好时期,为“上海五国”—上海合作组织进程奠定了基础。这一进程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历史上首次使中国、俄罗斯、中亚国家结合在一个多边的地区安全经济合作机制内,而中俄关系的发展又对这一机制  相似文献   

3.
晓丁 《欧亚观察》2001,(1):39-40
自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重要边境合作文件起,“上海五国”就成了世界上地区范围内邻国之问有效合作的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写“悼念”性的文章太多太多了。然而谁都知道:任何事物一经被悼念,命运就会不太妙,近于即将死去或已经死去。但在这里,我要特殊悼念的对象是许多“野生”之物。写此小文,便以悼念野菜、野草、野花、野兽作开头吧。现在,始终没资格走进大饭店去吃“名菜”的人固然仍有,但肚子里一经有了一点脂肪的城市人便四下里寻野菜的人也不在少数。就我所知,市场上有些野菜颇抢手,如蒲公英、苣荬菜、马齿苋等等。据说这些野菜非但是毫无污染的“纯绿色食品”,而且有药用价值。可惜,那些野菜已渐渐不“野”,在菜圃的暖棚中来栽培且又施了化肥的也不乏。…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国”的极端主义理念、政治追求和战略战术决定了其扩张需求.“伊斯兰国”对外渗透和扩张主要指向伊斯兰世界,包括位于中国周边地区的南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这种渗透和扩张严重威胁相关地区和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增加了世界各国面临的核恐怖主义风险,也对中国的安全和利益构成了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期,以西方国家为中心和参照的现代化进程的铺展和中国国家制度的疾速衰竭,使汉语在世界语言的中心地位也发生了颠覆式的位移,逐渐滑落到边缘地位,"汉字文化圈"也呈现出破裂的态势。21世纪,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现代化实践及其重大转型,为汉语的复兴和精神重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这种全新的时代语境和历史背景下,将重新"发现汉语"及其"天下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命题,这意味着以西方文化为轴心的单向度的世界文化秩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以汉语复兴为切入点,中国文化将成为解构文化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同时,在重新"发现汉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吸收其他语言文化资源的同时,坚持汉语及其文化形态的输出立场,摒弃中西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思维模态,建构一种语言的"天下精神",从而使汉语在文化全球化中发出中国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上海五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在各自的首都举行了第一轮5次首脑会晤以后,准备今年在上海召开第二轮第一次即第六次首脑会晤,研究深化五国合作问题,成为当前倍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上海五国机制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产物。冷战后,中、俄、哈、吉、塔五国从国家安全、地区稳定和国际秩序等需要出发,在睦邻互信、平等互利、团结协作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  相似文献   

8.
中国“以人为本”外交理念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是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其实质是"外交为人民".外交应直接服务于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体现人民的意志.这里的"人民"不仅是指作为整体的人民,也是指作为个体的人.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由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正式提出来的,但其思想和精神包含在新中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朝鲜"脱北者"问题缘起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中国周边关系构建的安全性问题。朝鲜"脱北者"在来源、性别、身份、去向上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在国际社会各种势力的插手与干预下,"脱北者"问题逐渐国际化,这不但会激化朝韩矛盾,给朝鲜半岛局势动荡再添变数,而且会引发外交纠纷,影响东北亚地区大国关系的发展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1958年,张大干60岁。他的国画作品《秋海棠》参加了美国纽约举办的世界现代美术博览会。他的这幅作品获得了国际艺术学会颁发的金牌奖。他本人获得了该学会公选的“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2010年9月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后,在日本曾一度沉寂的“中国威胁论”又迅速蔓延,并严重损害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和两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威胁论”在日本泛起的缘由很多,其中两国问观念层面的互动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在建构主义看来,观念互动可解决国际体系中的冲突。因此,重视中日两国政府间、思想界及国民的各种观念交流和思想交锋,达成中日两国间的观念互动,是消弭日本“中国威胁论”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重构中日战略合作关系的一个有效良方。  相似文献   

12.
梳理日本关于"一带一路"的舆情,回顾日本自冷战结束以来中亚外交的特点可以看出,日本通过鼓吹"中国威胁论"巩固日美同盟,渲染中俄不睦,企图以此遏制中国。未来一个时期,在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诸多国际事务中,日本遏制中国的战略方向不会改变。在中日竞争中,日本自身技术成本高、中亚战略推行缓慢都令其自身危机感十足。此外日本对日美同盟还存在猜忌与不信任,惧怕美国跳过日本对华进行"越顶外交",因此如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日趋成熟,日本不会放弃在"一带一路"问题上与中国进行战术合作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课题组以"中国人眼中的俄罗斯"为题对我国部分地区民众进行了一次舆论调查.调查得到了接受调查者的积极响应,正如我们预期的那样,我国民众对俄罗斯、俄罗斯人民保持着很高的亲近度,对俄罗斯有着较高程度的了解和认知,积极乐观评价中俄关系发展、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期盼中俄面向未来,世代友好.  相似文献   

14.
中俄民间贸易中的"灰色清关"已经成为我国商品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但只要中俄两国政府和商界共同努力,那么,这一历史上形成且风险很大的难题,就一定能够解决.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基于自身实际构建的“多支点”全方位外交政策,已经对我北部战略安全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分析蒙古国外交政策的动因、走向及其趋向,制订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应对措施,已经成为当前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各界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增长范式和结构性变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美国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经济战略全面调整的新时期。"再工业化"战略是美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出于应对危机冲击和走出衰退困境的客观需要,对其经济发展战略做出的战略性调整。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其长期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仍受一系列条件的制约。"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和影响。为此,中国应当充分准备,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7.
充分理解分析对象需要信息和知识。然而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掌握信息并不一定代表掌握知识。中国和巴西在信息交换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目前我们仍需克服知识的障碍。本文分析了19世纪末以来巴西知识分子对中国的意象建构。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建构了三个有关中国的意象:古代中国、共产主义中国、提供资本机遇的中国。在过去几年里,一个具备经济和政治能力、即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体系中霸权国家的新中国意象已在巴西出现。然而,由于巴西缺乏一支优秀的汉学研究团队,因此即便获取的中国信息数量有所增加,巴西仍无法充分理解中国。尽管巴西拥有不少优秀的中国研究领域的专家,但却没有能够真正理解21世纪中国的汉学家。本文就培养巴西汉学家,并使其了解"真实中国"的重要性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崛起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中华帝国融入现代世界经济体系、成为现代重要国家的过程。目 前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还只是一个处于世界产业链低端的世界“加工厂” 。从世界体系的角度来看, 中国仍 是处于脱离边缘区、由半边缘区逐步向中心区靠近的过程。而处于半边缘区的现实, 使中国既有加速融入中心区 的希望也有被重新抛入边缘区的隐忧, 所以制定合理的融入中心区的发展策略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