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检察官丁鑫发的"黑色星期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杏 《检察风云》2004,(18):13-15
2004年7月4日,中共江西省委第十一届六次全会上,省纪委通报了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丁鑫发被中纪委立案审查的消息。据透露,丁被认为涉嫌“徇私枉法、以权谋私、包庇儿子违法活动”。他是中国第一个被立案审查的在位的省级检察长,也是首个被立案审查的大检察官。2004年7月2日对丁鑫发来说确实是个“黑色星期五”。本来,这一天是江西省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信访接待日,丁鑫发将在这一天里接待群众来访,受理群众投诉。不料,这天的丁鑫发检察长却在办公室“接待”了一批“不速之客”。“客人”是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傅克诚等…  相似文献   

2.
“宁夏灵武市百人暴力抗法案件11名嫌疑人被批捕”,这是6月14日《新华网》的报道。事件起因是借贷经济纠纷。报道说,在这起“百人暴力抗法”事件中,11名法警和2名公安民警遭到群殴,不同程度受伤,一辆警车被砸损。对这起“百人暴力抗法”案件,有关方面抽调公、检、法、司200多名工作人员参与处置。这个事情闹得有点大,我不是评论事件本身,而是对“暴力抗法”这种说法提出异议。“暴力袭警”、“暴力抗法”这样的词语见得不少,前者是直观的描述,后者则抽象了,因为有一个抽象的“法”字在里头。在网站搜索一下“暴力抗法”,找到相关网页约2.65…  相似文献   

3.
水木 《政府法制》2006,(16):9-11
长期以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人们对理想社会道德前景的美好期待,我国传统道德规范也要求人们拾金不昧。将拾到的财物交还失主或者有关部门,这一直被视作应尽的义务和基本的行为规范,成为国人道德观念中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伦理要求,以至于“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歌谣被传唱了一代又一代。而今,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此类道德观念尽管依然存在于教科书中,但“拾金不昧”的事迹已鲜有耳闻“;拾金而昧”的社会现象反而屡见不鲜。这一切,令人们不断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议的物权法草案中,明确…  相似文献   

4.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大街小巷鞭炮声声。刑一庭庭长包占义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老包披上衣服,推开房门,一眼看见门旁一个白布包,他拾起来一看,只见白布包里裹着一把锈迹斑斑匕首,白布上,用毛笔写着几行大字:“大年初一,送份厚礼;六亲不认,刀子见你。”  相似文献   

5.
周宇 《政府法制》2007,(5):19-21
活人被“公证”成了死人,而且还给他凭空“公证”出了一个妻子。这个事件成了公证界的丑闻,并以其事件的离奇引发公众的极大关注。有人指出,这是一起被放大了的事件,然而,其背后暴露的是整个公证行业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6.
1月28日上午,一阵鞭炮声打破了黟县人大常委会办公楼的平静,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氛。鞭炮声中,只见一位老人手捧一面书写着“为民办实事”字样的锦旗,连连向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道谢:“你们为民办实事,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谢谢你们!”  相似文献   

7.
奢侈,被冠之以“中国式奢侈”,成为尴尬一景。花了该花的钱,不叫奢侈。不该花的钱,却能“奢侈”地花,这才是“中国式奢侈”特别可怕的地方。据说,这奢侈的主力,“不仅有一夜暴富的有钱人,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商家和普通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23日,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内第二贪”陈满雄、陈秋园夫妇做了公开判决,陈氏夫妇因与人共同挪用公款4.2亿多元,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14年。至此,这对曾被媒体列入“中国50巨贪榜”“榜眼”的巨蠹,终于受到我国法律的制裁。法庭调查认为:1993年10月  相似文献   

9.
肖舟 《政府法制》2006,(19):38-41
继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2006年6月11日因生活腐化堕落被立案审查之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天津和上海最近又接连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腐风暴,这是一场被称为“平津战役”和“上海解放战役”的反腐狂飙。  相似文献   

10.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股份这一市场经济中的投资经营方式,竟然也被偷渡犯罪团伙引进筹划过程,并到了“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广受关注的“两规”措施,在两份文件出台后被进一步规范。据报道,中央纪委的“7号文件”与中央办公厅的“28号文件”将带来三大变化:“两规”实施主体被限制在县处级及以上纪检机关,审批程序更为严格,并首次对“两规”时限做出约束。中央纪委副书记刘峰岩强调,今年的首要任务就是防止错案发生,“牢固树立保障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合法权利的意识”。(《新京报》5月9日)“责令有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地点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这就是中国的“两规”制度,通常被称作“双规”。“两规”,可以说是一个有着强烈中国特色的反腐制度。…  相似文献   

12.
董淼 《法制与经济》2009,(14):28-28,31
法治这项“社会工程’’的展开,除了立法这一重要过程外不可忽视的就是法官的司法活动。立法是被赋予了一种大体上最有可能使一切受到它们影响的人们都能得到好处的形式从而使法律必然存在所谓的“空缺结构”。自由裁量权不是法官裁判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而是行使裁量权的法官不受权力、利益、人情、偏见等因素干扰的“自由”,这正是对法治的选择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无言 《检察风云》2005,(11):20-23
戒备森严的拍卖会2005年4月29日,被戏称为中国“第一大款警察”的辽宁省鞍山市公安局原内保分局局长林福久在职期间受贿所得赃物,在鞍山市产权交易中心首次公开拍卖。这是继辽宁“慕马大案”后,第二次大规模公开拍卖贪官所得赃物。当日,可容纳200人的拍卖会场座无虚席。经过4个多小时的竞拍,赃物中大量玉器、瓷器、首饰、手表等物品被拍出,两件象牙摆件分别以154000元和140000元的价格被拍走,成为本次拍卖会最大的“标王”。拍卖会现场还有一名老外,看好了拍卖品中的一件玉坠,这件起拍价为3200元的玉坠最后被其以7000元拍得。尽管4月20日鞍…  相似文献   

14.
尽 管早在四年前,沈阳市原市长慕 绥新以及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等一批腐败分子纷纷被送上了审判台,慕、马本人也已命赴黄泉,但是,在他们的身后,却留下了沉重的“政绩遗产”。慕绥新当初那些“志得意满”的“政绩”,如今都成了沈阳的“包袱”,当年罩在慕绥新等腐败领导干部头上的那些光环耀眼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如今也都成了“烫手山芋”。 占地1476 亩、建筑面积44 万平方米的沈阳浑河大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浑河大市场是1996 年立项的,慕绥新于1997 年上任后即认定其是可以“大有作为”和可以“大放异彩”的政绩,随即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杨俊锋 《政府法制》2006,(21):50-51
近期,多名副省级官员被中纪委“双规”的新闻频频出现。其背后,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正在全国各地全面打响。而房地产业是此次反腐风暴的“中心”。这场已经在神州大地悄然展开的“反腐风暴”,其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速度之快,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此次中央政府重拳出击,对于早已是风声鹤唳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无疑又要来一番“伤筋动骨”了。毋庸置疑,这种“阵痛”对于国内房地产市场早日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而言,的确是十分必要的。地产商业贿赂黑幕重重今年年初,中央对治理商业贿赂进行全面部署,“反商业贿赂”更被认为是2006年度的反腐…  相似文献   

16.
近一个时期以来,张云泉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作为一名信访干部,他工作在“清水衙门”,当的是“无钱无权”的官,干的是“机关第一难”的活。然而,在这一岗位上,他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官”之道,一干就是22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1997年,张云泉被江苏省泰州市授予“勤政廉政好干部”荣誉称号;近些年来,他13次受到市以上党委、政府的表彰。其中,2001年,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的光荣称号。近日,笔者采访了张云泉和他的同事,让我们走近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信访局长,一起解读他的人生观、权力观、亲情观和幸福观。张云…  相似文献   

17.
没完没了的"发回重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标题极其刺眼。2003年7月31日的《南方周末》在“法治”版上以“四次死刑四次刀下留人?”为题报道了一个堪称“创下司法纪录”的案件。1994年发生的一起杀人抢劫案件,曾被河南省高级法院以原判事实不清为由三次发回重审,被承德市中级法院四次判处被告人死刑。到今天案件已经跨越了有九个年头,最近由河北省高院亲自开庭审理。四名被告人身陷囹圄九年,尚未得到具有法律效力的最终裁决。笔者无意去评说案件的实体事实,仅想从程序法的视角去讨论这种“三次发回重审,四次判处死刑”的做法本身。报道中说这是一起“已经严重超期羁押的糊涂案”。…  相似文献   

18.
当你在一些小店购物时,特别要注意“卷钱”黑手的三个毒招:首先是“撕角计——引大钱‘出洞’”。这种伎俩运用得最普遍,也最频繁,它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大面额钞票来。有不少顾客拿着5元或者10元钱购物,结果,钱一到不法商家手中,眨眼间就被告知,这张钱缺了一个角,不能用。第二个伎俩便是“掉包计——偷梁换柱和你没商量”。当顾客在不得己掏出百元钞票购物时,不法商家便开始实施“掉包计”。在接过顾客的百元钱后,一边装作很“认真”地鉴别真伪,一边与店里的伙计或厨师谈着“很吸引人的离奇新闻”,当旅客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后,他们便趁机…  相似文献   

19.
文凭“大批发”2004年6月上旬,海南省会海口市,海南省委党校主教学楼入口处的一张特别告示引人驻足:从5月10日开始,受海南省纪委委托,海南省审计厅对该校原常务副校长叶某进行5年任期财务审计,并随时接受群众来访。告示张贴之前的情况是:今年1月,该校常务副校长(正厅级)的叶某突然被免职。形势发展很快,4月,叶某因涉嫌收取贿赂、纵容该校乱办学的违法违规行为被“双规”,党校成人教育部负责人方某、学员管理处正处级干部符某等多名涉案人员同时被“双规”。这一系列干部处理事件的背后,是一起令人震惊的文凭“批发”案。直至案发,承担严肃的…  相似文献   

20.
郑剑  王刚  沈辉 《检察风云》2003,(17):42-43
网络游戏在短短几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众多游戏迷沉溺其中乐此不疲。而同时,罪恶的黑手也渐渐地伸向了网络游戏的玩家,这就是盗号者。他们利用网络盗窃游戏账号、“武器”,转手交易牟取私利…… “第一战士”失利器去年12月26日上午,一青年男子心急火燎地冲进浙江省奉化市公安局计算机通讯网络安全监察科(简称计通科)办公室,嚷嚷着:“我的武器被人偷了,1万元钱被人偷了,你们一定要抓住小偷!”民警经过详细询问才知道事情原委,原来竺某是个网络游戏迷,从2002年开始迷上玩“传奇”(一种网络游戏,花费35元在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网站上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