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年仅20岁的陈德容,清丽灵秀、淡雅脱俗,犹如一株婷婷玉立的水仙花.她自从出演琼瑶的电视连续剧《梅花三弄》中的女主角后,知名度迅速暴涨,成为台港影视圈极受瞩目的偶像明星.“星妈”呵护 不离左右陈德容1974年5月1日生于台湾.她虽然年龄不大,但在演艺圈却有10年的资历.10岁便已涉足广告界,拍摄了一系列家用产品和化妆品的广告片.15岁赴香港影坛发展,与邵氏公司签约八年.其间虽拍过不少电影,但均无吃重角色,成绩平平.直至被琼瑶起用,她才一鸣惊人,从此迈向演艺事业的辉煌时期.其实,早在陈德容14岁时,琼瑶就与她签下“等她长大”的约定.《梅花三弄》开拍之际,因原定人选俞小凡在酬劳上与琼瑶有分歧而阵前换人,所以琼瑶想起几年前就签约等着长大的陈德容,于是通过电话联系,将她召回台湾,并全力包装,果然一炮打响.  相似文献   

2.
“能被这个节目邀请来到这里,是我的荣幸。”当我采访台湾节目主持人、歌手费玉清时,他很诚恳地对我说。 费玉清与同样来自台湾的艺员高凌风、李美凤、于台烟等4人是来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走进台湾》栏目开播一周年特别节目的录制,这一特别节目是中央台《欢聚一堂》栏目和《走进台湾》联合录制的。在录制现场,我还见到了一年来为《走进台湾》而奔忙的人们。  相似文献   

3.
“哇爱哇的妹妹呀;妹妹哇爱俚……”这是一首情歌,是一首早年台湾民众熟悉的民歌,它抒发了对爱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我爱我的台湾呀,台湾是我家乡……”曾几何时,有人旧曲填新词,唱道:“……我们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兄弟们呀,姐妹们,不能再等待。”多么强烈的诉求,是对祖国母亲的一番眷恋、一份挚诚的爱。曾有一天,父亲告诉我,他1948年回家乡台中拍了一部电影《花莲港》,那首“哇爱哇的妹妹呀”就是影片的主题歌。正因为台湾与祖国血浓于水的亲情,正因为有这份剪不断的真诚挚爱,在我心中从幼年时就留下了抹不掉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唐时风 《台声》2006,(7):65-69
阎延文博士历时10年,终于完成“台湾三部曲”(《台湾风云》、《沧海神话》、《青史青山》)的创作,真可谓10年磨一剑。那么,“台湾三部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阎延文在创作中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她是如何处理历史小说的“正说”与“戏说”矛盾?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阎延文博士。美国汉学家盛赞“台湾三部曲”记者:我知道您刚从美国宣传《青史青山》回来,能跟我们说说此行的见闻吗?有没有什么让您感动或印象至深的事例?海外华人对这本书的反映如何?阎延文:我这次是受全美中国作联的邀请到美国进行文学交流和访问。早在2003年,《台湾风云》…  相似文献   

5.
多年前,我随大陆盲人团一起赴台湾参加会议.期间一位台湾盲人前辈教我们唱了一首叫作《绿岛小夜曲》的歌. “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姑娘啊你也在我的心海里飘呀飘.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让我的钟情随那流水不断地向你倾诉……”我们都以为这是一首有关爱情的歌曲,而那位盲人前辈却说,这是一首与盲人有关的歌.他告诉我们,绿岛又叫火烧岛,在台湾是专门用来关押囚犯的.这首歌表达的是囚犯们渴望自由的心声.话音一落,大家都沉默了.许多年过去,那天的情景在我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6.
与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焕彰先生神交之始,当是1993年,那年,正值台湾秋水诗社20周年生日,我受《秋水》主编徐静怡女士委托,在祖国大陆出版了一套诗集。这套被我定名为“台湾当代新诗星群系列丛书”的三本书中,有我编辑的“秋水星群”──《盈盈秋水》。这本书共收录了60位在《秋水》诗刊上发表过作品的台湾当代诗人的佳作,其中就有林焕彰。他的诗我收录了三首,那首《晒衣服》印象最深刻──妈妈洗好的衣服,都晒在阳光底下。我印有地球的那件球衣,正好夹在爸爸妈妈中间,也在阳光底下。而我,仰着头呆呆地看着,看着我的衣服,看…  相似文献   

7.
走进一首歌里。我们在爱的路上,唱起了跨越海峡的歌声,悠游于山水灵秀情意浓浓的乐章。这首歌,是台北大学生小范唱的台湾歌曲《爱的路上千万里》,那亲切流畅的歌声,总在我耳边回响,久不散去。那年金秋十月,宜兰旅行社邀请我们文工团到台湾演出。联欢会上,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走出来。“我是小范,非常高兴给大家导游,我唱一首台湾歌曲。”刚拿起话筒,又补了一句:“我是在艺术家面前班门弄斧,为的是表达我的心意。”大家都笑了。他唱起:“爱的路千万里我们走过去,别彷徨别犹豫我和你在一起……”是啊,爱的路上千万里,从那天起我们踏上了宝岛,…  相似文献   

8.
初识台商陈如龙先生,是在去年底的一次台胞台属联欢会上.他主动“请缨”,为大家演唱,做节目主持人.我问他将演唱一首什么歌?他带有几分神秘地笑道:让我自己来说吧.接着,他便与另外一位台湾朋友一道用闽南语演唱了一首颇有 韵味的台湾歌曲.直到歌毕掌声响起,他才报出歌名——《爱拼才会赢》.一个生在台湾、长在台湾,与九江非亲非故的台胞青年,居然跑到既非大都市,也非沿海特区的九江来,办起了一家以招商引资为宗旨,兼做国内外贸易的江西英特中介服务有限公司,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当地烟,外国烟,成瘾苦海都无边.前人唱,后人和,饭后一支,神仙生活,错!错!错!烟如泪,人苦透,咳嗽气喘罪受够.喜乐少、愁苦多,一朝上瘾,终身枷锁,莫!莫!莫!”这是台湾社会流行的一首模仿宋代陆游的《钗头凤》填写的《戒烟歌》.这首《戒烟歌》是一位台湾同胞寄给他在牡丹江市的亲属的.他在信中写道,台湾吸烟人大部分靠此戒了烟,他也是其中一员,希望大陆吸烟同胞都来试试.我本人已经试过了.我靠《戒烟歌》度过了最初几天的关键时刻,每当烟瘾袭来,我便默诵戒烟歌,几遍之后,烟瘾也就过去了.清早起床后是吸烟愿望最强烈的时刻,我除反复背诵戒烟歌外,并结合回顾自己吸烟带来的害处,脑际里尽量浮现“喜乐少、愁苦多”的情形,从而树立决不动摇砸碎“终身枷锁”  相似文献   

10.
大家齐欢唱     
春节是海峡两岸共同欢庆的节日。每年的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都要组织一台春节联欢晚会,而每年的联欢晚会都会邀请台湾的歌手表演。今年邀请的两位歌手是祖国大陆的歌迷早巳熟悉的朋友,一位星在七、八十年代,因唱《绿岛小夜曲》、《橄榄树》、《恰似你的温柔》等歌曲而广受欢迎的蔡琴;一位是以《再回首》一歌而受瞩目的姜育恒。他们都驰骋歌坛20余年,他们的歌声使得音节联欢晚会显得更加祥和与圆满。  相似文献   

11.
“一身是骨,嶙峋,槎桠\亭亭如绿宝石\连一片叶子也不要\栽一株于阳台\谁都说像我的一首诗。”这是皖籍台湾著名诗人大荒刚刚出版的诗集《剪取富春半江水》中一首题为《绿珊瑚》的诗。他将绿珊瑚比作他的诗,而他此集的诗也确像这株绿珊瑚“一身是骨”。大荒,原名伍鸣皋,安徽无为人,1930年1月2日出生,曾就读芜湖中学,到台湾后,毕业于台湾师大国文科,任国民中学教师,1951年开始写作,参与“创世纪”诗社的筹建,创办《现代文艺》杂志。小说有《有影子的人》等,写普通人性,流露出反战情绪,是台湾党禁时代最早反省战争本质的力…  相似文献   

12.
“飞!毋是干若为着beh讨吃!飞!亦无一定爱飞真高!只是希望置辽阔e天空顶,有一条属于自己e航道光准试飞,目的——只是想beh飞出一条美丽e线条……”1995年12月16日,在台湾静宜大学中文系举办的“五十年来台湾文学”第三场研讨会上,有人散发了一份刊物,上面有这首题为《想beh飞》的诗作。应该承认,这首诗的立意是很不错的,但来自大陆的我读起来却如同阅读半懂不懂的夹生的外文,不少外省籍的台湾学者读起来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回寓所查阅杨青矗等编撰的“国语”和台湾方言对照辞典,才知道这首诗题为《想要飞》,前几句的意思是:“…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五、六月间,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我的《台湾风光》摄影展览。想不到我两年多以前的幻想和意念终于实现了。这使我很自然地回想起我的首次台湾之旅。一九七九年,我应台湾交通部观光局邀请,到台湾作了一次为期三周的旅行。我此  相似文献   

14.
今年初,应台湾书法教育学会之邀,我有幸赴台参加内蒙古通辽市明仁实验小学和台北东湖小学师生绘画联展开幕式。在访台一周的时间里,交流活动安排得十分紧张,我们走访了几所学校,拜访了台湾教育界有关人土。应《儿童美育文教》杂志社主编李英辅先生的邀请,使我能有机会拜访了台湾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委员会,受到该会同行们的热情接待。在极有限的时间里,李先生陪我走马观花地参观了儿童美术研究发展中心——新创美术教室。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该学会推荐的《美术造型阶梯》、《艺术家系列》等书,也有技法方面的《小画家的天堂》等系…  相似文献   

15.
共有白云心     
台湾归来,一连数日仍拂不去对新朋旧友们的思念。“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自令春草深。”我颇想用纸笔描绘出他们的音容笑貌,既了我思念之情,也可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在海峡那边还有那么可爱的一群中国人。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谈到。在此,说说两位印象至深的。 高仰崇 我这次访台,是三年中的第二次。邀请单位是台北的《南海菩萨》和《慈云》、《菩提常青》等三个杂志社。其中以《南海》为主,而高仰崇先生便是《南海》的主编。 《南海》是家小杂志,小到不少台北人并不知道有这份杂志。在台湾,这倒也不奇怪,因为刊物太多。太多的结果便是“苗圃效应”:大家都可以生存,但谁也不会太壮太粗。 高先生颇年轻,三十几岁,长脸、浓眉、大嘴,皮肤白皙,  相似文献   

16.
左岸 左岸     
走进左岸,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突然想起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过的一句话:“当女友改名为玛丽时,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11年第五届"浙江·台湾文化节"的首个文化交流项目——新编姚剧历史剧《王阳明》应台湾文化交流发展促进会的邀请,于2月13日至24日在台湾演出,引起巨大反响,取得圆满成功,受到台湾当地民众和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为姚台两地文化交流开启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14)
<正>第一个研究张大千博士论文的台湾画家第一个获得"优秀博士论文奖"的台湾画家第一个取得美术学博士学位的台湾山水画家两岸《新富春山居图》八大画家之一在台湾出生,受中华文化熏陶长大,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张大千晚年在台湾绘画艺术研究》论文取得美术学博士学位,并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优秀论文奖",同时赢得中央美院博导邵大箴教授极高的评价。这样的背景,使得白宗仁在两岸水墨画家之间显得独树一帜。2011年,两岸《新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只邀请了海峡两岸最具声望的8位艺术家共同参与,在这8位艺术家中,最年轻的一位是来自台湾的白宗仁。白宗仁俨然是绘画界的一颗"新星",是溥心畲、张大千和黄君壁3位艺坛泰斗的隔代传人,也是台湾在大陆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艺术研  相似文献   

19.
“两岸学子 彼此激赏的共鸣”   9月 25日下午 4时,香港至台北的 CI608次航班客机越过台湾海峡,在台北机场徐徐降落。机上载着一批来自长江之滨的特殊客人。他们是应台湾“中央大学”刘兆汉校长的邀请,由南京大学副校长施建军、党委副书记闵春发带领的大学生民乐团。   祖国宝岛台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就学过《日月潭》、《宝岛台湾》等篇目,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也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走下飞机舷梯踏上台北地面的一瞬间, 18位年轻学子觉得既陌生又兴奋。   走出机场,一派典型的热带气候景象和现…  相似文献   

20.
应台湾“公共利益文教基金会”的邀请,由全国台联、宋庆龄基金会筹组的“大陆大专院校学生赴台访问团”一行8人,在访问团团长、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刘启林的率领下,于1995年12月18日至28日对台湾进行了一次匆匆却难忘的访问旅行。我作为工作人员随同往访。 团中的6位大学生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6位同学中有5位是台湾省籍。此次台湾之行,对他们来说亦可谓返乡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