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有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部分中央及省外驻滇单位:为了全面、正确、有效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云南省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评议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条例》是全面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行政法规,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要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高度,抓  相似文献   

2.
李秋风 《传承》2012,(16):84-86
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建立以信息公开法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成为一种世界趋势。自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透明、开放的气象日益展现,但离我们建设法治国家、打造阳光政府的目标要求尚有距离。本文试就如何有效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如何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有重要意义。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针对我国目前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根据新颁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结合现实条件,努力在更新政治文化观念,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完善主动公开保障制度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4.
宁政办发[2008]157号2008年9月15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各地各部门进行了紧张的实施准备工作,初步建立起完整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机构。各地各部门还积极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方式,推行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会制度,建设和完善政府网站,扩大政府公报发行范围,依托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政府信息查阅场所等方式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但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仍暴露出申请难和诉讼难等问题,今后的任务可以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专职化,修订《保密法》、《档案法》等法律,严格界定政府信息公开排除事项,取消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的附加条件、制定公共企事业的信息公开办法等,制定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司法解释等。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出台。是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中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在中国的法制土壤上第一次落地生根。 刚刚诞生便通过“汶川大地震”考核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让社会公众对政府的透明度有了更高的期待。然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的现状表明,条例的公布只是一个起点,如果没有公民社会——包括个人.NGO和媒体的积极参与,政府公开信息制度难免停留在纸面上。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的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建科 《前沿》2011,(18):40-44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确立,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条例》实施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使这项符合民主政治要求的制度得到落实,需要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找到促进《条例》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8]36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省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若干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体制(一)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政府信  相似文献   

9.
《山西政报》2008,(3):29-32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以下简称《条例》),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渝府发〔2008〕1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切实开展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根据《条例》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条例》的重要意义《条例》是一部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和利用行为、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行政法规,是推行政务公开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统计对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和做好该项工作年度报告的基础性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送工作,建立指标统一、项目规范、口径一致、数据准确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送制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从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信息公开工作逐步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因依申请公开量递增所引发的行政争议量同步递增方面的挑战。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审计信息公开对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推动作用,我们未来有必要从提升审计信息公开相关主体间的信息流通水平出发,建立系统的针对审计信息公开的行政争议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执行遇到很大的阻力,这是政府长期信息不透明下的惯性所致,也是因为对信息公开存有心结。从规范层面讲,这些阻力不是来自于对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不理解,而在于对信息不公开范围的错误解读,甚至是恶意解读。科学准确地界定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限制,包括界定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工作秘密、内部资料等概念,是明确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首要之举。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正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性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公开条例》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颁布的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施行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同时一直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本期专题"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一组稿件,从不同层面、多个视角对中国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探讨。《上海政府信息公开十年:成就、挑战、前瞻》《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实施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下一步的信息开工作。十年来,上海市政府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了申请人的申请权利,提升了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了依法行政,服务了公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但同时也遇到了主动公开量的增长未带来被公开量的减少、全部公开比例渐趋下降、部分公开比例占比微小、免予提供理由答复占比高、免予公开理  相似文献   

15.
近日,息烽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分别到永靖镇、小寨坝镇、养龙司镇、温泉镇、县政府办公室、县农业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建局、县政务中心等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听取了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情况汇报。  相似文献   

16.
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行政机关的义务引入社会公众视野以来,经《条例》创制后客观存在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府信息概念,便不断地接受着实践的考问。这是因为,一方面,抽象的政府信息概念在从法律文本转化为行动规则的"活化"过程中,需要经由认定而与生动鲜活的实际情形建立起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不断加强,舆论监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和呼声越来越高,信息公开成为了政府公共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核心环节。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迈进崭新阶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8.
桂政办发[2008]4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按照《条例》规定,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相关政府信息,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编制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并向社会公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前后地方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制定、修改情况,探讨了条例制定前后地方信息公开规定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政报》2010,(3):9-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自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过程中遇到一些新的情况。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工作实践,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