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家安全是一个多维的综合概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粮食、环境等多方面的安全,具有主要的战略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点是保障国家获取粮食的能力,核心是构建包括粮食保护战略、粮食储备制度战略、粮食流通等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国内粮食安全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需要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新发展格局。把握好新发展阶段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机遇挑战,是明确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粮食政策方针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国内粮食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新发展格局必须保持高度战略定位,确保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高质量供需平衡、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着重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机遇与风险、国内与国际、生产与生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江苏政协》2022,(9):35-36
<正>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关键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产得出、供得上。连云港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粮食及整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夯实生产根基,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绿色高效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面对当前粮食禁运的严峻国际形势,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及旱涝自然灾害局部爆发等影响,作为省内、国内重要的产粮大市,保障粮食安全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相似文献   

4.
受俄乌冲突、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负担加重,全球粮食体系转型挑战增加。中国是全球粮食体系中的受益者,也是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世界粮食安全与中国粮食安全紧密相连,使得国际粮食市场的变化引发国内粮食市场的变动。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负外部性随全球粮食体系韧性的弱化而日益严峻,影响了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稳定。在全球粮食危机加重、南北发展鸿沟持续扩大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国家仍忽视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客观需求,打造基于意识形态的排他性小圈子,强化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此,中国既要增强自身粮食安全韧性,也要促进全球粮食安全体系去地缘化,以实际作为打破美西方国家的污名化。同时,中国还要以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推动“粮食-气候-能源”安全的系统治理,防止关联危机的发生对粮食体系的破坏,助力全球发展倡议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王云龙 《中国人大》2011,(17):31-34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保证国家社会稳定和主权安全的战略物资。粮食的生产、流通、消费直接关系到农民、市民和国家的利益,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位。把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战略抉择,是立足国情、粮情、世情的旷世举措,上升为与金融、能源安全并行的三大战略,必将从体制机制加以固定,铸就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粮食安全基石。习总书记一年的时间,连续三次谈到粮食安全,要求自己的饭碗盛自己生产的粮食,告诫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最大的政治。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政报》2014,(11):22-31
一、抓好粮食安全和农畜产品供给 (一)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国土资源厅、农牧业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水利厅、科技厅等。列第一位为牵头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饭碗论""底线论""红线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粮食安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并且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龙方 《求索》2007,(10):16-19
进入新世纪,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关系到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要保障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的确定要以中国粮食供求状况和发展趋势为依据。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目标体系,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供给,适度利用国际市场,力求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具体目标有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现实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总量目标和结构目标;量的目标和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黑龙江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全省现有耕地2.579亿亩,占全国1/9强,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2.1亿亩以上,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主力军”,也是国家粮食统筹调剂最可靠的“供应地”。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要求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强调要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充分显示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是包括黑龙江在内的粮食主产区的重大使命和政治担当,  相似文献   

11.
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方 《求索》2008,(12):9-11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粮食安全状况如何,可以通过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总产量波动率、粮食储备率、粮食自给率、缺粮人口比率、粮食价格变动率等指标来衡量。根据这些指标对中国新世纪粮食安全程度进行测算,其结论是:中国粮食安全状况整体上是基本安全的,但从长期来看,还存在着隐患。  相似文献   

12.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0,(19):36-39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如何?粮食价格走势怎样?外资进入国内粮食市场影响多大?如何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声声提问,出现在今年8月27日的人民大会堂。这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联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时,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当前我国粮食依赖国外进口态势上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在下降,城镇化对耕地挤占、污染和粮食产储基础设施滞后等都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挑战。粮食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粮食安全基础并不牢固,因此,保障粮食安全时刻不能放松,必须从政治高度、中央的责任和国际的视野掌控粮食安全问题,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着重做好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维护好粮农根本利益,严格保护好耕地、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和夯实涉粮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2,(8):92-92
吴娟在《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尽管我国粮食实现了八年连续增产,但是,从外部环境、市场供求价格、进出口贸易方面分析,粮食安全问题仍然不可掉以轻心。据此,必须合理上调粮食价格,让利益趋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正确看待土地规模经营与流转,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服务外包,让地尽其力,从源头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从宏观整体的高度协调好政策环境、资源供给、市场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各种关系,确保国家粮食长期、稳定、持续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杨随亭 《前进》2013,(1):30-31
实行粮食省长负责制,是我国粮食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进而确保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山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80%,粮食产需缺口30亿斤左右,主要粮食品种产需结构严重失衡,产粗吃细,小麦缺口50%以上,稻谷、食油几乎全部靠外调,玉米、杂粮有余,保障粮食供需平衡的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16.
姚高宽 《前进》2010,(7):32-34
<正>近两来,国际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波动加剧,部分国家发生了粮食危机,粮食问题与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把粮食安全摆上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高度重视粮食流通,确保了全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粮价:市场说了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东 《半月谈》2004,(12):42-43
今年6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这是国家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粮食流通领域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8.
国发[2014]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行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责任,粮食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是,随着国内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一些地方存在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过度依靠中央的现象,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为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  相似文献   

19.
正皖政办秘[2020]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20年1月21日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委、省政府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省,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目标要求抢抓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  相似文献   

20.
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我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渊科学发展之路,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着力打造一批粮食生产大县,突出粮食核心区建设,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进一步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安阳市政协联系实际,近期,对粮食核心区建设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