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健 《法制博览》2023,(18):127-129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形式的灵活多样,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因就业协议发生纠纷争议日益增多,因其法律属性不明导致司法实践中适用法律规范不同。与此同时,如若不能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纳入劳动合同管理,作为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高校毕业生因就业协议发生争议会失去一种合法、便捷的权利救济的途径和机会。本文在归纳整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法律属性学说争议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应该将毕业生就业协议认定为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律规范,以期有效保护大学生合法就业权益。  相似文献   

2.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万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一份问卷调查显示,84%的学生不知道《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的长短,54%的学生在兼职或用工时没有意识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刚进入职场的“小鲜肉”们都应该注意点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三方协议” 所谓“三方协议”就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主要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颜滔  徐毅飞  黄捷 《法制博览》2014,(1):54-56,49
本文以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作为研究视角,探求行政纠纷的解决方式。以我国现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作为研究基点,通过界定、分析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视野下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及价值,对我国行政纠纷解决方式从宏观指导原则与具体操作规则两个方面进行突破性的多元化构建,认为多元化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解决、行政解决、司法解决三者并行,并且应当赋予行政纠纷主体解决行政纠纷的协商、选择权。  相似文献   

4.
吴婷婷  张森林 《法制博览》2024,(11):136-138
现阶段,逐年增长的就业人数、就业岗位减少、岗位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等因素给我国毕业生带来极大的就业困难和挑战。本文主要是以帮助毕业生就业为核心进行的研究,目的是建立合法、合规、有序的就业市场,这将对毕业生本人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初入职场,与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相比更容易在就业中发生权益被侵害的事件,这种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此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第一部分阐述大学生就业权益;第二部分列举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权益常见的侵害情形;第三部分分析造成毕业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第四部分探讨有效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雪 《工会博览》2010,(8):24-25
案情回放 原告王某原是北京理工大学的2007届毕业生。2007年4月,经北京理工大学推荐,王某与被告北京某机床研究所签订就业协议书,协议约定:王某到北京某机床研究所就业,本人档案转至北京某机床研究所,户口迁移至北京市密云县溪翁庄镇派出所。同年4月26日,原告王某与被告北京某机床研究所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书),  相似文献   

6.
论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宝振 《工会博览》2009,(6):131-132
现在学界关于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性质一直争论不休,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是否具有一致性?本文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保护的倾向性以及今环境就业的背景下,论证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应该视为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东城区举行了商业零售行业集体协商签字仪式,区总工会和区商联会作为职工方与企业方协商代表,签订了《东城区商业零售行业集体合同》、《东城区商业零售行业工资专项协议》以及《东城区商业零售行业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协议》。签字内容涵盖了行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增长幅度、休息休假、社会保险、职工教育经费、女职工"四期"保护等。经过详细调研、充分协商、反复修改,东城区商  相似文献   

8.
知识问答     
正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第五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解决:1、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2、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3、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相似文献   

9.
谭朝舜 《法制博览》2023,(8):127-129
本文通过阐述湖北省E州现行的各类纠纷化解机制,将现行的机制区分为行政、司法和社会协商三大类。比照国家纠纷化解机制的实际情况,笔者探讨了当下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从效率、效力、困境、人员以及专业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最后通过笔者工作的实际,对纠纷解决机制的推进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构想。  相似文献   

10.
正截至2020年底,平谷区共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协议224份,签订率87.5%,覆盖企业2294家,覆盖职工30369人。据平谷区总工会集体协商指导组组长王春景介绍,2020年,平谷区区域、行业、企业劳资双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协议,维护代表女职工特殊权益利益,为女职工享受特殊关爱架桥铺路,开启了"直通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