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香港和广州,是镶嵌在珠江三角洲的两颗璀璨的明珠。香港是目前中国唯一称得上世界级的国际城市,广州是内地综合实力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以香港和广州为中心城市的大珠三角,无疑是中国目前最密集、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超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2.
一、深圳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中的香港因素自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87~1995年,在香港经济转型的内在需要和中国大陆对外开放的双重因素作用下,香港制造业大批北迁珠江三角洲,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形成以垂直分工为特征的“前店后厂”式的合作关系。与此相应,香港的运输、仓储、物流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大量发展起来。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贸易大幅增加,再加粤港两地经济合作的特殊效应,香港的转口贸易一度以30%的高速度连续增长。但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香港经济赖以维持十几年繁荣的“中国因素”发生了深…  相似文献   

3.
深圳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创新优势,实现更好的发展?这是新时期深圳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要求深圳把深化深港合作作为推进国际化的突破口,增创新优势,率先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毗邻香港始终是深圳发展的最大优势,深港经济融合,优势互补,就能增强香港对外辐射功能和深圳对内辐射功能,发挥香港资本主义市场体制和深圳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两种资源的作用.所谓国际化程度,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参与程度.在国际贸易中,深港经济合作区将会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影响重大的经济区域.本人结合在中央驻港机构工作时的一些认识,就新时期如何学习香港、服务香港,提高深圳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以无与伦比的“深圳速度”缔造了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并且带动了广东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目前,广东全省的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其中珠江三角洲城镇人口达到了72%,催生了一大片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 随着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两大城市群迅速崛起,广东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去年召开的广东省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三个“高度重视”,其中之一就是高度重视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迅猛发展的势头,认真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圳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共同举办了专题培训班,以使全市局、处级干部加深对《纲要》的理解和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上来,进一步明确深圳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迅速形成共识,化为行动。在首批局级干部培训班上,副市长唐杰作了“城市群、珠江三角洲规划与深圳发展”的主题报告,作者旁征博引,从国际到国内,从历史到现实,为大家讲述了世界城市群的崛起,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形成,并结合《纲要》的基本内容,勾画了深圳未来的发展趋势。本刊根据记录整理成文并经作者审阅,分上下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深圳信息     
我市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基本确定省委、省政府目前在“珠三角”规划纲要中,将我市发展目标定为国际性城市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市规划办据此提出,深圳要进一步发挥其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的区位优势,在已形成的经济基础和经济联系上,继续开拓进取,“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争取到2O10年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运输中心。旅游胜地和南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生产基地,并加强与香港的互利互补,成为国际大都会的一个组成部分。A我市民科企业向“二次创业”阶段发展我市…  相似文献   

7.
关于特区的发展定位问题季崇威最近就各个特区的发展定位问题提出,各个特区应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和本身的优劣势进行自我定位,制定下一步的发展战略:①深圳要处理好同香港、珠江三角洲的关系,争取分担香港的港口、机场、运输、对外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功能,并在科技和产业合作上促进香港与内地的结合,同时,应以珠江三角洲为腹地,密切同它在经济上的带动、协作和服务关系;在产业发展战略上,应第二、三产业并举,将劳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移,但在升级步骤上要因势利导;应在信息社会化领域加强与上海、北京合作,建成信息…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东省的总体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将在珠江三角洲的广、深、珠地区率先建成现代化的城市群,并要求深圳能率先建成国际性的大都市,继续发挥其特区的“窗口”、“试验场”、‘乍E头兵”的作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然要求深圳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增创新优势的办法和途径很多,而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发挥深圳特区毗邻香港的特有优势,进一步加强深港合作,抓住香港’97回归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来带动和促进深圳的发展。经过15年的发展,深圳的总体经济实力在全国的24个大中城市中,仅次于上海…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是在城市市域内的农村性质的社区。它是农村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全国性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深圳的“城中村”,是深圳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是深圳进入一定发展阶段的特殊现象。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加以分析,深圳“城中村”的房屋租赁业在拉动房地产市场、激活房地产消费等方面发  相似文献   

10.
一、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目标选择关于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基本涵义,一般认为,国际性城市是指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影响和作用的辐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区域和本国,而是在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各种国际功能兼备或成为一种或多种国际中心,如国际政治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博览中心、采购中心等。深圳根据自身毗邻国际大都市香港,地处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交汇点;立体型口岸体系比较发达完备;市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经济活力较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深圳是我国三大外商集中投资的城市之一,是外商投资影响最大的城市。深圳市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进入九十年代,深圳外商直接投资在空间分布上,向宝安、龙岗转移,占广东省的比重和占全国的比重明显下降。在结构上,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工业,其次是房地产业。与上海比较,深圳外商投资生产企业规模偏小,外向性较强。香港第三产业向内地转移的高潮将要到来,深圳应创造条件迎接高起点大规模的跨国公司,迎接香港第三产业的转移。一、概况1.深圳是全国三大外商投资集中城市之一。根据1993年底统计,深圳、广州、上海三市的外商投资企…  相似文献   

12.
一、珠江口东岸地区合作的定位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合作是这样阐述的:“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布局,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深圳、东莞、惠州二三城市签署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深圳特区文化——文学发展走出一条独具风格的道路。由于深圳人文、地理、历史诸元素的规定性,深圳都市文化与国内其它城市的个性显然是不一样的。独特的文化个性,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域中的人们趋同的思想观念、文化活动所铸塑而成的。就一座城市而言,文化可以说是它的“精气神”,也是辐射都市文学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城市空间扩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城市化历史进程看,大城市优先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的中国大城市仍将继续成长.防止大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一要确立并贯彻有限扩展的理念;二要注重城市的内涵式增长,克服和防止城市空间的低密度蔓延;三是当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大城市原有的空间扩展模式因成本巨幅增加导致不经济时,就应适时引导各种要素向周边卫星城镇疏散,使大城市向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变;四要建设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体系,为大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撑;五要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城市群发展,最终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格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美国匹兹堡城市转型成功与底特律城市经营破产的对比研究,观照深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四个矛盾:城市承载力矛盾;城市人口结构矛盾;城市产业结构矛盾;城市公共管理矛盾,进而提出深圳城市发展策略转轨的四点建议:从GDP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从行政主导向市场导向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城市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16.
本期“推进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栏目刊发了一组重要文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研究员、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周一星教授等对如何加快深切国际化城市建设问题作了精辟分析。 王一鸣:《深圳应加快深港经济融合和腹地资源整合——兼论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与珠三角经济合作》——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推进,深圳的体制和政策优势已经大大弱化,深圳要继续保持快速成长态势,就要促进区位优势与腹地优势的有效结合,即深化与香港的分工关系和经济融合,培育深圳-香港双核都市圈,积极参与大珠三角的经济整合,拓展“泛珠三角”腹地资源,使深港双核都市圈成为更大尺度空间的经济中心。深港经济融合是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最便捷的路径,而增强深圳对腹地资源整合能力,则更有利干深圳与香港的经济融合。  相似文献   

17.
去年,广东省委第八次党代会和深圳市委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分别提出要加快深圳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建设,为处在进行二次创业和迈向21世纪关键时期的深圳明确了进一步发展的新目标。这一新目标的定位,对于深圳增创新优势,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改革的试验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内地的带动以及对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等四个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然,深圳到底能不能建成经济中心城市,建成怎样的经济中心城市,以及深圳如何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等,这些便是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的问题。从作为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然是规划和发展深圳…  相似文献   

18.
在一般人印象中,深圳是个由移民创建起来的“一夜城”,其实大谬不然。深圳特区内三个行政区之一的南山,已有1000多年的城市历史,这里有古城,有天后(妈祖)庙,也有许多500年以上的古树。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浓缩着深、港两地的历史和文化。近些年来,因其与香港的特殊关系更被人瞩目。深圳本无森林的历史,老树都是人工栽植的。祖居南山的老人说,几百年前从内地迁居到这儿的祖先,放下行囊的第一件事就是种树。树活了,人也就扎下了根。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寄语:深圳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1995年12月5日至7日在深圳考察时再次强调,深圳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他指出,深圳除了要继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场”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之外,还要发挥新的作用,就是要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起促进作用。江泽民总书记要求深圳要发展高新技术。关于共同富裕问题,他指出,将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始终香港是香港,深圳是深圳,内地是内地,这个区别都还要存在。有些人却往往把“共同富裕”误解为一种…  相似文献   

20.
在深圳经济特区30多年的发展中,对香港民商事法律制度的学习借鉴一直没有停止,这是深圳毗邻香港的优势所在,也是香港国际化市场化民商事法律制度对深圳的自然辐射,更是深圳改革开发的现实需要。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深港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特区立法权定位模糊、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立的情况下,深圳如何学习借鉴香港相关制度,如何应对现有的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在理论和实务上,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