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恰逢父亲戴安澜将军诞辰110周年.90年前,年轻的他投身到黄埔军校这所革命的大熔炉中,哺吮爱国革命的精神,吸取团结奉献的理念.在尔后的人生征途上,为国家民族英勇奋战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周恩来总理挽戴安澜将军联“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既是对父亲的高度评价,更是对黄埔精神的赞颂. 相似文献
4.
父亲齐树声于1912年11月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因病于2001年4月去逝,享年89岁。他自幼勤奋好学,因家境贫寒,断断续续读完了小学、初中,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1937年高中毕业。抗战爆发,为报效祖国,他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十五期,1938年毕业。1944年随国民党部队进疆,1949年10月随陶峙岳将军在南疆光荣起义。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海峡两岸都以各种方式纪念着这一特殊的日子。当我翻看海峡两岸关于黄埔建校90周年的新闻报道时想起了我的外公。作为黄埔18期同学的他,若能看到此情此景,想必也会激动而欣慰吧。然而,我知道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去年8月22日,我的外公永远离开了我们。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但眼前还时常浮现出他在世时讲起黄埔精神时的激昂神情,耳畔似乎也回荡着他和蔼亲切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科协副主席、四川省科技顾问曾祥炜,系黄埔军人后代。他的父亲曾繁悌“七·七”事变后,参加过松沪抗战,作为敢死队副队长,曾深入敌方阵地,与敌浴血奋战,最后重伤住院。未待痊愈,又参加了武汉保卫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拼命疆场。曾祥炜从小受父亲的爱国主义精神熏陶,立志报国,成年后,选择了科教报国之路。 1965年大学毕业后,曾祥炜被分配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其时,他象一叶孤舟翻过二郎山,漂泊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高原10多年,他幸运地逃避了文化大革命的洗劫,并趁机偷偷地学习了他热爱的科学知识,阅读了大量的流体… 相似文献
7.
时光可以湮没一段回忆,时光可以抚平一段创伤,时光可以淡忘一段辉煌,但时光不能抹去一种精神,一颗爱国革命的赤子之心,一种不畏牺牲的中国军魂,一个能同圆中国梦的坚实载体。这种精神,就是黄埔精神。时光荏苒,诞生于89年前的黄埔军校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销声匿迹,相反,这所军校背后的硝烟岁月,仍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历史记忆。人们回忆它,是因为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了革命 相似文献
8.
9.
10.
倪光先生和我是西安王曲黄埔第七分校十七期的同学。在抗日战争年代,倪光担任陆大参谋班的教育副官时,我们就有过交往,后来我们同时投考到七分校,他被分配到特科总队任通信兵,我和杨基庆同学被分配到十三总队。我们曾一起在学校大操场上练兵习武,一起修马路建营房,我们穿着草鞋、吃着扛子馍一起在黄埔军校中成长。抗战的后期我们又同在重庆大坪军委会干训团一起学习。抗战胜利后,我们又一起被分配到东北行营,还同在第四处当参谋。 相似文献
11.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