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继1997年翻译出版《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之后,近期又将《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上、下两册奉献给读者。这两册文件集共收录文件268份,基本上...  相似文献   

2.
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与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上)李玉贞译下面选择的一组文件,向我们展示了北伐出师前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对北伐的不同看法和立场。其中有三点值得特别予以注意:一是莫斯科如何试图遥控中国政局特别是北伐问题和对待蒋介石的态度,以...  相似文献   

3.
提起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运动,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谈到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确,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同联共(布)、共产国际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联共(布)、共产国际的支持与指导,那么,或许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便得改写。联共(布)、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与指导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积极影响方面,已发表的论著和文章谈及较多,意见较一致;  相似文献   

4.
刘小花 《广东党史》2010,(11):13-16
<正>共产国际、联共(布)①对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挥过许多重要作用。中国革命因其复杂性和重要性,更是共产国际、联共(布)指导和大力援助的重点。在中国  相似文献   

5.
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与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下)□李玉贞译上述文件表明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基本态度。据现有文件可知,直到蒋介石率领军队出师,当时设在上海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才转而支持北伐。众所周知,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代表们和远在...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根据《斯大林全集》第10卷中所载文章帼际形势和保卫苏联》,中国党史学界对“五月指示”的表述有两种,一种是:1927年5月底,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八次全会向中共中央发来紧急指示;另一种是:1927年5月底,共产国际执委会接连向中共中央发来两份指示。这两种表述都认为该“五月指示”有4个要点。但据新出版的《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下)一书第298至299页上公布的档案资料,上述表述是错误的。首先,“五月指示”不是共产国际执委会决定发出的,而是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决定并发出的。在《斯大…  相似文献   

7.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一书编者采访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一书编者采访录李玉贞1994年11月17日至1995年1月19日,笔者到俄罗斯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术访问。时至岁尾,恰逢俄德两国合作编译的大型文件集《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第一卷出版。12月31日笔者接到该书编者之一...  相似文献   

8.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一本由斯大林亲自指导编写的苏联史学教科书,1938年出版后便受到联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极力推崇,对中国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都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作为重要文献,在全党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反对教条主义提供理论武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2007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第十五卷公布了一封尘封70年的密函,引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陈年往事。这是一封宋庆龄写给王明的信函,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联共(布)、共产国际与南昌起义的关系。文章认为,南昌起义计划的制定和起义后所建政府的架构,是执行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至于是否发动南昌起义和起义后苏联顾问的去留问题,联共(布)领导人亦有明确指示。在起义军南下过程中,联共(布)领导人曾有援助起义军的决定。而对于南昌起义和起义领导人叶挺、贺龙,联共(布)领导人也有过自己的评价。本文认为,南昌起义的发动离不开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指导,但由于南昌起义是在中国革命的转折时期发动的,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指导也不可避免地会打上"转折"的烙印。我们既要看到其在处理南昌起义有关问题上不足的一面,又要肯定其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共成立前后的一些情况(一)李玉贞译译者说明下面发表的一组文件,选自《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一书,关于此书情况,笔者曾在《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予以介绍。俄德两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特别是中共党史专家,面对卷帙浩繁的沉睡半个多世纪的档案,含英...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系列档案文件集俄文版②第五卷出版发行。这套五卷8册(第二至四卷每卷两册)的文件集是至今为止关于联共(布)、共产国际对中国政策独一无二的档案文件出版物。此套文件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历时13年(1994年至2007年),由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政治历  相似文献   

13.
1927年4月至9月,联共(布)、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方针经历了从支持武汉国民政府到举苏维埃旗帜的转变过程。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引发了联共(布)、共产国际内部以季诺维也夫和托洛茨基为代表的反对派和斯大林等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策略方针问题的争论。但这次争论并未使联共(布)、共产国际及时调整指导中国革命的方针,仍然指示中国共产党全力支持武汉国民政府。7月15日汪精卫背叛革命后,联共(布)、共产国际仍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继续举国民党的旗帜。直到9月,举国民党旗帜的策略方针在实践中被证明行不通,加上中国共产党和联共(布)、共产国际内部都出现了明确的不能再举国民党旗帜的意见,联共(布)、共产国际才开始要求中国共产党执行建立苏维埃、举苏维埃旗帜的正确方针。  相似文献   

14.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最基本元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大量新史料的被挖掘和利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俄罗斯国家档案有关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的解密开放,使苏共、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改写了国共首次合作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研究专业委员会拟于2015年5月在延安干部学院联合举办"共产国际、联共(布)与抗战时期的延安"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工作业已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共产国际、联共(布)与抗战时期的延安",作者可围绕主题自拟题目。  相似文献   

16.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共产国际 ,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特殊的地位。一方面 ,它是世界性的共产党组织 ,是各国共产党的领导者。另一方面 ,它又直接受联共 (布 )控制和影响 ,是除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外 ,联共 (布 )实施总的外交战略和策略的另一渠道。联共 (布 )凌驾于共产国际之上 ,是世界革命的最高决策者。正因为如此 ,联共 (布 )与中共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两党关系 ,而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联共 (布 )可以越过共产国际 ,直接给中共发指示、下命令。至于共产国际对中共的领导 ,则是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集权式领导。上述这些不正常的组织关系 ,严重忽视了中共的独立性 ,压制了不同意见 ,影响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的制定 ,结果导致了中国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1927年7月到1928年1月,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没有电讯联系。这一段时间,联共(布)、共产国际与其驻华人员和机构的联络主要是靠信使传递信件,电报往来不多。据有人调查,查到的电报仅有10个左右,平均每月2个。主要是发给共产国际代表罗米纳兹、牛曼.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国际联络部驻华代表阿尔布列赫特、诺罗夫,红色...  相似文献   

18.
研究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现在到了比较有利的时机。过去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时,掌握的只是少量的或者是片断的第一手资料,以这些材料为依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很费斟酌,一个问题往往推敲良久,还无法落笔。虽曾竭尽全力,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许多重要历史档案尚未公开,研究条件受限。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黄修荣、王德京、马贵凡和编译局的宋洪训等同志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于把第一本档案资料以中文形式放在大家面前。这是一本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资料,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关系的研究方面,迈出了…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翻译、出版了一大批俄罗斯新解密的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档案资料,为中国学者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2007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科研管理部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在北京举行了《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档案文件集第五卷有关学术问题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教授卡尔图诺娃(该书编者)和研究员马马耶娃、韦艾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