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今年6月29日,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了关于《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常委会成员提出:要提高食品安全的“民生等级”,建议国家把食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并鼓励媒体继续深挖揭露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沟油”,这个曾经沉寂了一段时期的食品安全问题,最近因为媒体的密集报道再次成为社会热点。层出不穷的“地沟油”新闻,让人们在对食品安全感到基本放心的同时,又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每一届政府都在如何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上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成了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心病。2014年3月6日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举办了“蓟门决策”论坛第67期暨“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规制——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活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冯平应邀与会,探讨“食品安全”话题。  相似文献   

4.
袁卫 《今日浙江》2011,(16):20-21
今年以来,媒体上有关食品安全的曝光新闻屡见不鲜。“毒豆芽”、西瓜“膨大剂”等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舆论关注,让消费者无所适从,甚至于有些消费者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市场上出售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5.
范和香 《北京观察》2007,(5):F0002-F0002,1
“民以食为天”,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型消费城市,有80%左右的食品供应来自外地。特别是近年来,“福寿螺”、“红心鸭蛋”、“多宝鱼”、“苏丹红”等事件一再冲击北京市食品安全防线,食品安全成为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广大市民迫切要求重视食品安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今年年初的北京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直接涉及食品安全的提案多达21件。全会结束后,王岐山市长多次要求,市政协应更多地关注首都食品安全问题,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积极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加强食品安全 迎接世博会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进论坛》2009,(4):40-41
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食品安全问题频频见诸于报端,这不禁使广大消费者心存疑虑,我们身边还有安全食品吗?很多消费者甚至发出“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无奈之语。这些事实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忧虑,中国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在下降。而2010年,上海将迎来世博会,它的举办将极大地推进城市发展进程,通过吸引众多的旅游者,增加同世界的接触,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法》有望为百姓支起一项保护伞,成为百姓的健康卫士。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28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海南省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规定,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经查属实,最高可奖励50万元,为鼓励企业内部人员举报,《办法》里还特别规定,在奖励的基础上再追加50%,奖励幅度居全国前列。同时公布的还有24小时的举报电话。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涉及到了老百姓餐桌上的方方面面,甚至一些人们传统意义上的“大厂家”也在此问题上纷纷落马。食品安全在短短几年成为了社会上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问题,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民以食为天”变成今天的“谈吃色变”。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食品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前几年阜阳假奶粉致命、上海“瘦肉精”中毒等事件的发生,以及“苏丹红”、“二恶英”、“孔雀石绿”等看不见的“杀手”相继现形,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难免心存疑惑:“吃动物食品怕含激素,吃植物食品怕有毒素,吃饮料食品怕掺色素”。此类担惊受怕显属过虑,但亦非空穴来风。在建设“平安小康江西”的进程中,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和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0.
崔丽  程刚 《中国减灾》2008,(3):26-27
从安徽阜阳的劣质奶粉事件,到苏丹红、注水肉等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每每牵动着全国百姓的心。“民以食为天”啊! 2007年10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食品安全法(草案)》。这个被国人看作“天”的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广东民政》2011,(6):54-56
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由台湾塑化剂食品掀起的风波,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凸显在世人面前。记者根据举报,在广州、东莞、惠州等地调查一次性发泡餐具的“产业链”中。发现使用废塑料生产餐盒,有些企业还涉嫌使用荧光增白剂的事实,触目惊心。本刊选取关于“封堵塑化剂食品”与“黑餐盒”两篇报道.作为消费警示,借以呼唤法制社会中食品安全领域的良好秩序!  相似文献   

12.
亮点一:明确责任,全程监管不留真空“几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十几个部门管不了一桌菜”,长期以来,职责不清和权责不明是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因此,在食品安全立法过程中,许多人建议将食品安全问题交一个部门统一监管,以解决食品监管“九龙治水、各管一头”问题。这种建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食品生产的链条比较长,从农田到餐桌,  相似文献   

13.
李冰 《中国减灾》2011,(10):38-39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几年前的“苏丹红”和“三聚氰胺”事件还未淡出人们的视线,不久前的双汇“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毒豆芽等事件相继被曝光,“五一”前又爆出重庆涪陵火锅馆染色鸭肠事件。这些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痛点、焦点,而且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谈及食品安全问题时,连声道歉:“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凌晨3点带着摄像设备悄悄来到城郊的生猪屠宰场暗访;事先没有把要询问的问题给职能部门而是进行“闭卷”询问……仙游县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问题强有力的监督,给政府部门以极大的震动,推动了全县食品安全问题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食品经营者从来不吃自己所经营的食品,但是却要吃别人经营的东西,简直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李武 《辽宁人大》2007,(3):32-33
2006年,北京首发福寿螺事件,接着,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养鸭场饲料加苏丹红制红心鸭蛋,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猛烈撞击公众的视野,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密集地被食品安全问题困扰过。2006年7月,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对我省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视察,结果表明,情形不容乐观。于是,人们不禁要问,食品安全体系是否应该“大修”?  相似文献   

18.
罗蔚 《公民导刊》2007,(4):41-4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对于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食品市场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但日前,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城市食品安全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些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却开始显现出来,在农村食品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过期食品等情况比较突出,食品中毒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杨莉 《中国人大》2011,(10):39-40
我作为最基层的人大代表,近期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率领的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到上海参加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总的感觉是维护食品安全是一个大事业,它任重而道远。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远远超过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概念:在经过“三无”之后,我们认为大企业是可靠的。后来发现大企业也不可靠,甚至一个行业...  相似文献   

20.
《江西政报》2008,(18):1-1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最基本的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食品药品等重点监管工作,一定要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省委书记苏荣就食品安全问题作出了“严打制假售假.确保公众安全”的重要指示;省长吴新雄去年9月到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调研,提出了“对人民健康负责、做人民忠实卫士”的要求;今年,省政府继续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60项民生工程之一,大力推进,全面落实。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