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指在干部选拔任用实践中,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在《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民主推荐等程序之前,酝酿提出干部调整动议包括提出意向性人选的过程。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基础。规范初始提名行为。是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课题,也是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干部选任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启动程序,也是决定干部工作质量的首要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之后各地对提名工作的程序、办法等不断探索,取得了不少实践成果。如何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科学规范提名工作,促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笔者认为要把握和处理好五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谁提名?提名谁?如何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选人用人的质量和公信度。如何规范干部提名,是急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对干部提名工作的实践和研究力度,探索了一些做法,初步形成了一些工作机制。但不可讳言,干部提名工作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胡凡 《党政论坛》2011,(23):48-48
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启动程序,也是决定干部工作质量的首要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以来,各地对提名工作的程序、办法等不断探索,取得了不少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程序,也是决定干部任用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规范干部选拔初始提名工作,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面临的一项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6.
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是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部门根据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研究提出拟提任或交流干部人选进入考察、酝酿、决定等环节之前的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这对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从源头上防止用人上不正之风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建立健全和规范完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制度,是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规范干部提名和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既是中央《规划纲要》的重点改革项目,也是干部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7月,按照中组部开展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和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们研究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通过规范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等环节,  相似文献   

8.
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程序,也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干部任用提名缺乏规范的制度措施、缺少详细的程序规定和有效的监督制约、存在具体操作不好把握、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个人权力运作空间较大、容易产生用人上不正之风等问题,临泽县委开展了规范干部提名程序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了《临泽县科级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办法(试行)》,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为积极探索科学规范、公开透明、民主开放的干部选任新机制,不断提高干部提名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水平,2008年以来,南漳县通过建立干部选拔任用量化提名制度,用客观、公正、透明、真实的“量化”评价指标确定提名人选,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干部提名工作的神秘化和潜规则,真正从源头上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10.
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干部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干部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深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谈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时强调指出,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与以往表述不同的是,这里增加了“科学性”的新提法。这三个字意义重大,既客观反映了当前干部民主推荐中存在的问题,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干部工作的新要求。为了切实增强干部民主推荐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必须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好文章,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人用人的方向和最终结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主体清晰、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近年来,各地在提名内涵的深度、提名主体的广度、提名范围的宽度、提名方式的维度、提名责任的力度等方面都作了一些积极探索,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多个不同样本,也为我们继续深化探索特别是从向度上予以规范完善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就是公众对选人用人的信任程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十七大对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一项新要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就必须在干部工作中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真正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4.
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浙江省上虞市围绕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这一难点,探索实施以多元主体提名荐优、综合量化比选择优、差额提名考察定优为内容的副职提任人选提名任用“三优”工作法,规范副职提任人选推荐提名机制,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提高了提名任用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新形势下,研究组织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内部监督问题,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要求,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发生的新变化,党的组织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以及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上出现的新问题,探究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内部监督规律,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制约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的方法和措施,以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始终为党的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组织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内部监督的现状分析组织部门内部监督是干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近年来,连云港市立足超前防范和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拓宽干部监督渠道,延伸干部监督触角’,前移干部监督关口,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事后惩戒为超前预警,从制度上改变监督工作信息渠道狭窄、管理力量分散、监督措施滞后的局面,为科学选人、合理用人,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职把好前沿关口,有效提升了干部监督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工作正在进行当中。由于换届选举时实行差额选举,必将有一些提名候选的领导干部要落选。有人落选本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但在有的地方,少数干部群众对在差额选举中落选的干部存在种种猜测和议论,甚至把落选的干部与不称职干部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创新干部管理机制,必须“完善干部交流制度,加大重要部门、关键岗位、东中西部地区干部交流力度,疏通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渠道。”这就再次强调了干部交流制度对培养锻炼干部和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引起全党、全社会对干部交流制度、干部交流工作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19.
衡水市在推进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常态化的实践中,把“扩大民主、群众参与”拓展延伸到初始提名环节,立足本地实际探索实行“参与式初始提名”方式,把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权还给了群众。去年年底以来,采取这一方式提拔任用县处级干部71名,公开了选拔信息,端正了干部导向,净化了用人风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新观念带来新决策:破除初始提名的封闭化,让广大群众切实参与进来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流程的基础环节,由谁提名、如何提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人用人的质量和风气。市委认为,干部选任工作要取信于民,就必须放开视野、扩大范围,跳出“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小圈子。具体到提名环节上,就是要主动顺应“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改革取向,大胆破除初始提名的封闭化、神秘化,减少“一把手”的话语权,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2011年底,市委决定率先在市直单位副职的竞争性选拔中首次试行“参与式初始提名”方式,通过“公开职位、公开条件、公开竞争、群众评判”实现阳光提名。市委在每次动议干部调整时,五人领导小组会议只酝酿沟通拟提拔人选的职位,而不再涉及具体的提名人选名单;市委组织部考察组到有关单位组织实施竞争性选拔时,采取“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民主择优,符合条件人员报名参与、公开竞争”的办法,让那些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最佳人选脱颖而出。推荐测评结果产生后,五人小组再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正式程序酝酿名单、正式提名。“参与式初始提名”方式一经确定,很快付诸实践,从而使市管干部提拔向“阳光提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二、程序严确保民意真:着眼初始提名的科学化,让优秀人选能够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体现了中央对干部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吸收了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规章,是干部工作制度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组织部门作为管干部的部门、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一定要做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的模范,要做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模范,要做维护《干部任用条例》的模范,认真解决好干部选任工作中的“三个问题”,努力提升干部选任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