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本兼治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群体性事件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因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城市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国企改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城市出租车经营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公民维权引起的以集体上访为主的群体性事件、因转业或复员军人待遇引起的集体上访或游行示威、因民办教师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引发的集体上访、因腐败现象或安全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当前我国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群体性事件往往会给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的破坏,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可能引起…  相似文献   

2.
胡美灵  肖建华 《求索》2008,(12):63-65
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农村有频发趋势。本文选取浙江东阳画水事件和广西岑溪市波塘镇事件,分析了当前引发我国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同时探索性地提出了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疆群体性事件的分析及处置工作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做好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首先要找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和“催化剂”,采取七个方面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4.
用科学发展观探寻驾驭战略机遇期群体性事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猛增,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大隐忧。本文试用科学发展观审视群体性事件,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原则,立足当前,切实解决好群体性事件;坚持以人为本,放眼长远,建立解决群体性事件长效之策。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指高校学生出于表达情感或维护权益的目的,采取临时聚众的方式向有关机构施加压力,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行为.当前部分高校未能重视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导致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影响高校稳定,也容易引发社会问题.本文通过考察高校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原因,从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干预、处置和追究各阶段着眼,探讨构建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以期有效控制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田丽 《长江论坛》2014,(5):76-79
当前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茂名PX群体性事件"为例,从政治传播的角度分析指出:政府政治传播系统的功能失效,特别是发展与社会控制功能失效,是引发该事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这一结论对于理解其他同类事件的发生逻辑,以及政府降低或规避群体性事件风险的策略选择,具有一般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河北省邯郸县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并就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处置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视阈下的群体性事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体性事件既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与处在既定社会规范制约下的群体行为相对而言的集群越轨行为.突发群体性事件数量迅速增长,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对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和功能、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一些地方因企业改制、行政执法、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劳资矛盾等多种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仍呈上升之势。公安机关为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群体性事件投入了大量警力,付出了艰辛努力,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如何认识群体性事件,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如何从源头上减少群体性事件,如何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等问题是各级公安机关面临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伯中 《公安研究》2007,154(8):42-46
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安机关应准确认识当前偶发因素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实施重大群体性事件隐患专案经营机制,正确处理慎用警力与善用警力的关系,加强指挥体系的建设,切实掌控社会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趋增多,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工作和社会治安秩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给社会稳定带来压力。为此,如何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防止由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是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韩旭 《公安教育》2012,(6):23-26
<正>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呈高发态势,由此引发的大小规模群体性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公安机关作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中坚力量,科学地分析、归纳群体性事件中聚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阶段性多发态势,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多发、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它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精神,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涉警群体性事件发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阶层的分化、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是引发涉警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性根源;社会利益分配失衡导致的利益之争是引发涉警群体性事件的经济性根源;基层组织管理控制的弱化是使警民关系复杂化、引发涉警群体性事件的体制性根源;刑事犯罪高发、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发挥不力是引发涉警群体性事件的直接性根源。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组织的视角看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2005年国务院<信访条例>的相关界定,群体性事件是指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据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判定:当前中国发生的诸多群体性事件,不管是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的维权事件,还是因为民间纠纷而引发的社会泄愤事件,或者是因经济纠纷而引发的社会骚乱,都是为了解决具体利益问题,或者发泄某种不满,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也没有组织化的政治力量在其中运作.也就是说,群体性事件只是民众表达利益诉求或情绪的一种方式,不是针对政权的政治性活动.这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虽然不会带来政治结构的重大变化,也没有从根本上影响政府统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但却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值社会变革、历史转型时期,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矛盾和磨擦增多,因此滋生群体性事件的因素也增多,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加大。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数量、频率、规模都呈迅猛增长  相似文献   

17.
处置由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重要工作,其处置的成功与否事关社会稳定,坚持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强化信息的掌控、把握用警时机、依法公正处理、主动化解疏导、注重舆情引导等是防范、处置由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关于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类型上看,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大致可分为集体性维权群体性事件、无利益相关群体性事件、因族际关系和宗教而成的群体性事件三种。从成因角度看,引发和造成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因素可从社会心理、利益矛盾、社会政策、政府行政等角度分析,其核心是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张力平衡。关于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对策,本文从构建服务型政府,培育公民意识,建立健全预防和应急机制,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合作治理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事件多为人民内部矛盾引发,但对当前社会稳定构成了一定影响。处置群体性事件一定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原则,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内部,避免引起大的社会震荡。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与防治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理论月刊》2015,(2):168-172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社会分层、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这个时期最容易引发社会冲突和激化社会矛盾,从而引发破坏性极强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防治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推进和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快社会尤其是政府的诚信建设,培养社会组织,是防治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