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莉 《传承》2009,(9):37-37
众所周知,赵树理是鼎鼎大名的小说家。但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他还写过几首颇为有趣的诗呢。这些诗都是赵树理内心想法的真实流露,但是如果知晓了它们的创作年代,你可能要为他的胆量捏把汗了。  相似文献   

2.
忆老舍先生     
与老舍先生的一次唱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在北京工作。当时,北京市只有市文联,尚无作家协会,文学作者属于文联文学组,我在文学组,也参加评论组的活动,老舍先生是北京市文联主席,所以,我有幸多次见到老舍先生还和过他一首诗。  相似文献   

3.
力军 《现代人事》2001,(2):41-41
陡转诗,是指前一二句语意平平,没有诗味,但最后两句诗意陡转让人觉得别开生面,使全诗成为一首好诗。这种诗读来有趣,能使人在开颜一笑中得到艺术享受并受到启迪。下面辑录几首陡转诗,与大家共赏,分享乐趣。  相似文献   

4.
如今是商品经济大发展的年代,有商品便要流通,有流通就少不了广告。外国人说过:“广告之于商业,犹如蒸汽之于工业,是第一动力。”于是乎,各种广告借助各种媒体纷涌而来,铺天盖地,夺人视听。既如此,便有人提出了“广告文化”。一为文化,自然也就有渊源。广告文化的源流何在呢,就有人来考证,经考证后有人便说,广告之道,古已有之,且以李白为证。因为据说这位诗仙就写过不止一首的“广告诗”,比如下面这首——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琅琅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首诗乃当年李白知游齐鲁时所作。他在诗中对兰陵…  相似文献   

5.
贺严 《前沿》2012,(16):149-150
杜甫一生写了三首《望岳》诗,这三首诗虽然是同一题目,但写于不同时期,描写的是三个不同的山岳:第一首《望岳》作于青年时期,描写的对象是东岳泰山;第二首是中年时期的作品,写西岳华山;第三首则作于晚年,望的是南岳衡山.这三首诗前后跨越了30年,诗人的人生和社会时世都发生了沧桑巨变,因此三首同题诗中也渗透着作者不同阶段的人生情怀和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6.
①此诗及《清明》二首均作于杜甫大历三年春由衡阳重至长沙时 ,与之相关的其它三首诗的时地也应作相应的改变。②追求七律的变化是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的一个重要方面。③宋之问“题壁”诗应是《题鉴上人房》二首 ,唐道林寺建于乾符中 ,明毁 ,其遗址在今屈子祠残址及其以下一带 ,清道林寺别在一处  相似文献   

7.
绿在梅花山     
诗人艾青在1938年写过一首诗《我爱这土地》。就是在这首诗里,结尾两句让众多文学青年倒背如流: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哑语是空灵的舞蹈,是白描的画,是想象的诗……这是20多年前云南一位特教学校女教师张雪梅创作的一首表现聋人手语的诗作《我的哑语》,发表在《诗刊》上,后来,连同她的其他几首诗一起,由她的学生——聋孩子们——编排成手语诗《倾斜而美丽的世界》,在海内外多次演出,很有些影响。  相似文献   

9.
谭先进 《当代广西》2006,(14):60-60
“学问为诗古亦讥,胸无学问更堪悲;要须尽入洪炉冶,动得真情有好诗。”这是黄云同志诗《无题一首》,深刻地阐述了做学问与写诗的区别和关联:那些经过千锤百炼、动真情的诗才是好诗。这首诗既是黄公的诗论,也是他的切身体会和写诗之道。诗如其人。正是凭着深厚的涵养、丰富的学识、高尚的追求和炽热的真情,黄公为社会和诗坛奉献了《桂海桑野·黄云诗词百首》一书。  相似文献   

10.
陈孝荣 《友声》2009,(4):47-47
<正>奇山秀水妙交球,酒寨歇乡美尽收。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做梦也风流。不记得这是谁的一首诗了,但作为出生在土家山寨里的一员,我却特别喜爱这首诗。  相似文献   

11.
《松州》2007,(2)
"词臣随豹尾,壮士拥旌头",这是乾隆北巡诗中的一句话(《八月朔风作》),说明当时随其北巡的文人墨客是大有人在的。但综观清朝赤峰客诗的各种选本,随乾隆北巡有诗者,却只有二人,他们是汪由敦、刘伦。另一名清朝于赤峰成诗者,则是李调元。君臣诗共为102首,乾隆一人则占77首。缘何  相似文献   

12.
在学术界看来,李商隐《夜雨寄北》是极少有的几首明白直抒心境的诗作之一。和那些含蓄蕴藉、艰深晦涩的典雅之诗比较起来,李商隐的这类小诗,可算是包容着浓浓的“赤子之心”,自然而率真。同时它又着实是一首独特的诗,尽管它的内涵并无特殊之处,许多诗人也曾抒发过类似的乡思与离情,但它以其艺术的独创性在此类诗作中独领风骚。这首诗中深重的别愁以及不能如期的相聚的遗憾,因其传达出永恒的思念超出了具体的范围而具有了普遍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学问为诗古亦讥,胸无学问更堪悲;要须尽入洪炉冶,动得真情有好诗。”这是黄云同志诗《无题一首》,深刻地阐述了做学问与写诗的区别和关联:那些经过千锤百炼、动真情的诗才是好诗。这首诗既是黄公的诗论,也是他的切身体会和写诗之道。诗如其人。正是凭着深厚的涵养、丰富的学识、高尚的追求和炽热的真情,黄公为社会和诗坛奉献了《桂海桑野·黄云诗词百首》一书。黄公是一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学者型高级领导干部、德艺双馨艺术家、著名书法家。黄公篆隶楷行草均优,行书尤长,其书法艺术饮誉海内外,已出版两本个人书法作品集。他还是优秀诗…  相似文献   

14.
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汉高祖刘邦的曾孙,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他7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业绩。《秋风辞》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详,有说在113年,汉武帝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的回路游船上吟咏而成。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他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吟咏了这首流传后世的《秋风辞》。  相似文献   

15.
在梦中,我朗诵着一首诗,那首诗很长,我一直投入忘我地朗诵着,我觉得,那是一首很美的诗。然而,等我醒来,我却再也想不起那首诗的名字了,我只记得最后的两句诗,因为,半明半昧中,我一直在重复着它。“……那个美丽的柄息地呀谁在那里制造回忆……”因为诗出自梦境,我便加倍地珍视它,躺在被里,我越品,越觉得有趣。特别是那个“栖息地”,这是多么有意思的词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以抒情为主的诗,是抒情诗;以叙事为主的诗,是叙事诗;那么,以议论为主的诗,我们不妨称其为议论诗。苏轼有一首《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相似文献   

17.
岂止一首     
作家带着他盛装的妻子去参加一个宴会。女主人夸赞她的服饰之美:“美极了,真像一首诗!”“岂止一首!”作家连忙声明,“总共是16首诗,5篇散文,3个短篇小说,外加1个长篇连载。”岂止一首  相似文献   

18.
诗意之城     
正丁虹最近几年的一些作品,让人想起顾城的一首诗: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在顾城的这首诗歌中,以天、路、楼、雨的灰色铺满整个世界,再突然出现一红一绿的两个孩子,沉闷的色调中顿时出现了亮色。这首诗以欲扬  相似文献   

19.
宋朝李禺写了一首丈夫寻妻的诗。这首诗妙就妙在正读是夫忆妻,而倒读,就成了妻忆夫。 正读: 枯眼望遥山隔水, 往来曹见几心知? 倒读: 儿忆父兮妻忆夫, 寂寥长守夜灯孤。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称诗是“心的歌”,因为诗是诗人强烈感情的倾吐。施景钤同志的长诗《西域胡杨》,就是这样一首用心血呕成的好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