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美国因素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影响极为重要。分析美国对台政策的历史演变、布什上台后对台政策的种种变化、美国对台政治势力的态度以及美国对台湾选民投票取向的影响,对于认识、梳理和研究中关关系,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沈逸 《外交评论》2010,27(2):38-47
自布什政府第二任期以来,以“黑客袭击”与“信息自由流动”为标签的网络安全政策,逐渐成为美国战略框架中的新问题。在奥巴马政府任期内,随着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调整,所谓应对来自“中国黑客威胁”日益影响中美战略互信。美国信息安全战略的调整、“谷歌退出中国事件”以及国务卿希拉里推进“互联网自由”的讲话,都表明网络安全关系正在成为影响中美战略关系框架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3.
美国90年代的教育改革既是80年代教育改革的继续与发展,也是在本世纪最后10年里面向21世纪的战略思考与规划。美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政策走向,集中体现在前总统布什于1991年4月18日签发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现任总统克林顿于1994年3月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及1997年2月4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  相似文献   

4.
1953年艾森豪威尔上台执政后初期,美国对前苏联在斯大林逝世后出现的对西方政策的解冻并没有作出积极的回应.在国内外压力下,美国政府在对苏文化政策上经历了艰难的抉择过程,最终在艾森豪威尔第一任期内完成了从心理战到文化交流和渗透政策的转变.文化交流和渗透自此成为之后美国政府对苏文化政策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22-2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了为期天的访问。在先后访问芝加哥和休斯敦之后,于25日在位于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的布什牧场同布什总统举行了会晤。江泽民主席此次访美是“9.11”事件后同布什总统的第三次会晤。自布什政府上台到江泽民主席访美这一年多的时间,中美关系可以说出现了起伏较大的变化。此次江泽民主席成功访美,是对中美建立建设性的合作关系的一次重大推动。一、布什政府上台,中美关系一度跌入低谷。布什上台,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布什对克林顿时期的“对华接触”政策进行了重…  相似文献   

6.
布什政府的非洲政策主要在安全、能源、民主与良治和贸易与投资等四个方面展开.其中安全是其首要关切,反恐是其压倒性任务.布什政府的非洲政策以进攻性现实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单边主义和对军事手段的高度依赖为其主要特征,在行为风格上有极端冒进和黩武主义倾向.奥巴马政府的非洲政策在对非洲的定位、优先事项、指导思想和行为风格四个方面分别呈现出与布什时期大为不同的特征:重新定义美非关系,由安全伙伴转变为发展伙伴;在优先事项方面,奥巴马政府以推进非洲的民主与良治为首要目标,对非经济合作次之,反恐事项被置于相对次要地位;指导思想上信奉新自由主义,倚重多边机制和国际合作;在行为风格上较为审慎和节制.美国国内政治和非洲情势外的变化、民主与共和两党的政策传统差异以及奥巴马与布什总统的个人风格差异是造成二者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 ,也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2 0世纪 90年代 ,中美关系经历了建交以来最频繁、最严重的跌宕起伏。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中对台政策的变化尤为突出 ,下面试就克林顿两届政府在 8年任期内对华政策的演变作一分析 ,以便为研究和预测当前及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在克林顿两届政府的 8年任期内 ,中美关系发生了两次严重危机 ,即 1995年 5月至 1996年一季度因同意李登辉访美和干预台海局势引发的危机和 1999年 5月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引发的…  相似文献   

8.
一、2001年台湾当局大陆政策走向分析陈水扁和民进党当局从2000年5月20日执政以来,针对主客观实际情况的需要,在制定和推行大陆政策上表现为“台独”之心不死,“百变阿扁”之性尽显,利用其执政地位和手中的资源,以更为隐蔽、欺骗的手法,进一步强化所谓“实质独立”和“台独”软件的建设,游走于“台独”的边缘,“拖中求独”。进入2001年,特别是美国布什新政府上台后,美国奉行亲台政策,加强对台军售和支持,台当局呼应美国台海政策转向,大陆政策出现了一些变化的迹象,表现出严重倒退的趋势。(一)两岸关系走向保…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出版了<权力与责任:构建跨国威胁时代的国际秩序>一书,该书的中译本也同步面世.<'[1]>此书是布鲁金斯学会"管理全球不安全因素"(Managing Global Insecurity,以下简称MGI)的项目成果,体现了美国政策界和国际关系学界对后布什时代国际秩序、全球治理和美国对外战略的思考和设计.  相似文献   

10.
周琪 《外交评论》2013,30(1):50-64
奥巴马总统在连任之后不仅仍将面临一个政治上严重分裂的美国公众,而且面临着一个民主党不占优势的国会,这将使他的第二任期在解决避免坠入"财政悬崖"、实施医保改革法、推动气候变化政策以及制定新的移民法等国内问题方面遇到极大的困难。在对外政策方面,奥巴马政府将继续把战略重心放在亚洲。文章对促成奥巴马政府做出战略调整的各种因素、其亚太战略的延续性与新变化以及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奥巴马政府进行战略"再平衡"的首要目标是为了维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小布什上台半年来 ,美对外政策经历了从“僵硬”到相对“温和”的回调。回调原因在于美“僵硬”外交在国内外受到强烈批评和抵制 ,国际潮流出现不利于美国的变化。美对外政策调整不是对克林顿外交的简单“回归” ,调整仅限于策略层面 ,美霸权本质不会改变。美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其全球单边主义 ,但在亚太 ,其单边主义可能逆向而行 ,呈局部加强之势 ,并对中美关系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虽然美国赢得了最初的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四年过去了,布什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陷入一种"撤不得、留不得、打不赢"的尴尬境地。美国之所以在伊拉克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布什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对伊拉克占领政策的制定、执行方面出现了偏差。为了应付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双层压力,在过去几年中,布什政府不得不不断调整其对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的政策,改组其外交决策团队,排除新保守主义分子,逐渐向现实主义回归,但却始终未能稳定伊拉克的局势。伊拉克战争已经并将继续对美国、中东格局和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里根政府的对外政策具有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其第三世界政策是新、老保守主义共同作用的产物。在保守主义内部,围绕“里根主义”和人权外交,传统保守主义与新保守主义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在里根的主导下,两股保守主义政策形成某种整合。虽然时过境迁,小布什政府的保守主义对外政策不是对里根时代的简单复制,但里根政府却为冷战后的美国留下了一笔外交遗产,这笔遗产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已经产生,并可能继续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外政策分析是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这一领域产生了众多的理论流派,其中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多元启发理论是近年来西方对外政策分析学界一种非常流行的理论。它结合了理性选择理论和认知理论的优点,将二者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来分析一国的对外政策。本文对近年来多元启发理论的发展进行了介绍,试图概括出该理论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主要内容与分析框架,并对它进行简单的评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国富民强,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本文试图展示过去50年以来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影响对外经济关系的各种因素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5年以来所受的冲击和面临的挑战,并进一步探讨中国对外经济政策应如何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6.
重新执政的国大党辛格政府在评估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对印度的周边外交政策作了调整,涉及到南亚、印美、中印关系和进一步发扬不结盟精神,展示了21世纪印度外交的特点与动向。调整后的外交政策更加灵活务实,充分反映了印度独立的外交原则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影响,墨西哥外交政策的基石是不干涉原则和民族自决。但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外交政策不得不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冷战结束前,墨西哥的外交政策更多地强调民族主义;冷战结束后,墨西哥外交政策从强调民族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和美国结成战略联盟,大大改善同美国的关系。但是,墨西哥外交政策依然具有继承性。  相似文献   

18.
布什政府外交政策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什政府实施了可能导致国际和地区战略格局根本性变化的外交政策调整 :建立适应 2 1世纪战争和威胁的新型军事力量结构 ;以发展美俄新型关系改变国际力量格局 ;在中亚取得地缘政治和能源保障的双重优势 ;力图主导全球贸易、金融、投资规则的制定权等。但仍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国际利益结构差异性、全球相互依存关系加强等国内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朱立群 《外交评论》2005,82(2):61-67
近年来,中国的亚洲政策备受瞩目,美国学者的评价也比较积极。在对中国亚洲政策关注的背后,美国实际上更多地是对亚洲地区结构变化和对美国影响力下降的担忧。在分析中,美国学者也对中国现行亚洲政策能否持续长久并最终导致中国主导亚洲的前景带有相当程度的保留。  相似文献   

20.
当前美国外交政策表现出明显的保守性,这有它深刻的国内根源,主要是官僚政治因素、地理与人口因素和宗教派别因素。在反恐问题、伊拉克问题、北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和中美贸易等一系列美国外交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上,保守主义的影响都已得到相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