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作为政党的政治灵魂,意识形态界定了以色列执政党利库德党的价值观念,为其政治实践设定了方向和目标,并为之提供支撑与指导。在演进脉络上,利库德党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经历了亚博廷斯基的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贝京的新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和内塔尼亚胡的现代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三个发展阶段。在思想内核上,民族主义、修正主义、国家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保守主义是其有机组成要件。在政策实践上,籍由与社会环境和现实情势的充分互动,意识形态助推利库德党成为以色列的主导政党,并在国家安全、核心利益、经济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的实践成效。理论极端化倾向、社会环境复杂演变、民众对政治关注降温等因素对利库德党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构成挑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恐怖主义、移民问题、极右主义等种种危机征兆在欧美地区以井喷的态势不断涌现。这些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深层危机的外在表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壮大的新自由主义正在丧失其曾经所具有的凝聚共识和鼓舞人心的力量,面临来自全社会方方面面的挑战和不满。具体而言,多元文化主义所主张的"宽容"暴露出难以解决的悖论。普世主义对国家和国家认同的压制,正引发越来越多的反对之声。不断蔓延的恐怖袭击背后,则透露出青年一代对新自由主义主流文化的抵触和对抗。深刻认识当代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困境,对于我们合理看待自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优势与不足,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超 《工会博览》2011,(11):301-301
“美国例外论”是美国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它认为美国是个与众不同的国家。这种思想受到宗教因素,政治制度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发展成为美国文化传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例外论”对美国的理想主义,单边主义外交政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拉斯基的多元主义国家观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全面论述了拉斯基1915年到1931年的多元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拉斯基的多元主义国家理论是他的激进的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的表现;他的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是他的坚定的民主社会主义立场和在一定程度上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其主要缺陷是他完全否认国家拥有支配在它范围内的所有社会组织的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事实,把其他社会组织的地位抬高到与国家完全平等的程度;从拉斯基的多元主义国家理论可以得出革命的结论,但他的思想主流是社会改良主义,属于费边社会主义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於燕飞 《工会博览》2009,(3):169-169
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和世界现代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一改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思想和政策,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霍布豪斯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社会自由主义思想主要涉及自由观、财产观和国家观等三个方面.霍布豪斯的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个人自由与社会集体的善之间的有机的互动关系,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思想,在国家观上表现出多元主义.霍布豪斯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实质上是用社会主义思想的某些内容来补充和改造自由主义,是与第二国际欧洲社会党内的修正主义、改良主义思潮,亦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社会主义工人国际所属各党的社会民主主义相近的.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已经20年了,在政治制度和国家意识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俄罗斯这个世界大国的人民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又是如何变化的,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娜塔莉娅.吉洪诺娃以多次社会调查的资料为基础,从自由、法律、所有制、父权主义几个方面对最近15年的状况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人民党的意识形态经过不同时期的演变。阿里·布托时期,人民党的意识形态从成立之初的科学社会主义,转向伊斯兰社会主义,执政后期再转向伊斯兰主义;贝·布托时期,人民党的意识形态从布托主义、左翼自由主义转向社会民主主义;扎尔达里时期,人民党的意识形态继续坚持布托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同时辅之以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9.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在意识形态层面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到专政意识形态的转变。随后70余年苏联意识形态发展和演变证明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苏共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把握思想舆论主导权;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涵,拓宽发展路径,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将意识形态掌控力纳入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范畴,不断提高引领意识形态发展的能力;必须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根本诉求。  相似文献   

10.
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新制度主义将文化纳入"制度"的范畴,并认为它是制度中最深层、最稳定的部分,决定着制度的产生、执行与演进过程。文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深层基础与外在表象的关系。美国,这个立国于18世纪下半叶的国家,为什么成为当今世界无可争议的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第  相似文献   

11.
"里根革命"是美国当代历史和美国最高法院意识形态力量对比与审判活动发生相应变化的开端。此后,意识形态的博弈深刻影响着最高法院的审判活动。在自由主义式微、国家干预与福利国家政策无法放弃的背景下,社会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博弈成为美国各政治力量争夺经济利益的重要方式。然而,依靠霸权和颠覆性创新能力作用周期摆脱"市场魔咒"、缓和国内矛盾,又是将意识形态博弈限制在制衡性政治制度允许范围内的必要条件。美国意识形态持续摆向保守主义一端,支配着最高法院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不断右转,造成最高法院将意识形态博弈限制在制衡性政治制度允许范围内的重要功能被严重削弱。  相似文献   

12.
张天潘 《南风窗》2012,(21):90-92
正如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青年文化运动一样,个体的自由意志与意识形态化的文化制度的冲突,是中国1 980年代中期最具挑战性的文化冲突。而在最近20年,文艺语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化的,是歌者在国家主义和商业主义意识形态大潮中如何自处的矛盾处境。  相似文献   

13.
战略观念与战略思维是影响国家战略行为的深层因素。美国在成长为超级大国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战略安全观念与战略思维方式。综合考察战后以来尤其是冷战期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缔造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美国战略安全观念与战略思维方式有几个近乎一以贯之的显著特点:立足"最坏假设",强调实力地位,保持技术优势,偏重军事手段,追求绝对安全,维持全球霸权,秉持道德普遍主义和意识形态优越论。其中,物质与精神并重,权力尤其武力手段与道德、意识形态旗帜并举,是最具美国特色的战略思想。这些思想特征构成美国安全战略的深层脉络,在战略实践中起起落落但从未销声匿迹。这些思想观念所塑造的全球战略既成就了美国的超强地位,也造成了美国霸权的困境,是理解当前和未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历史与思想线索。  相似文献   

14.
和平主义思潮是战后日本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政治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1960年代后期,从国家与社会和个人的关系角度出发,日本出现了以市民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新和平主义理论,并成为像“越平联”这样的和平运动的指导思想,代表了日本和平运动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市民主义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强调个人在战争中同时扮演“受害者”和“加害者”双重角色的和平主义思想。市民主义思想对当时日本和平运动的发展、和平意识在民众中的深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越南战争期间反战运动的发展,并对此后日本的和平主义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市民主义思想对和平运动的影响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受经济危机和难民危机的双重影响,欧洲一些极端化的意识形态政党纷纷崛起,并开始影响这一地区的政党格局。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获益的不均衡、文化多元主义政策面临的困境以及后工业化时代民众价值追求的变化。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必然对欧洲国家政治产生深刻影响。具体而言,这种现象将使欧洲国家主流政党面临信任危机,支持率下降;使欧洲一体化未来发展面临挑战,民众对欧盟的信任和认同弱化;使欧洲国家的政治文化遭到侵蚀,宽容的文化氛围受到影响。欧洲的这股政党意识形态极化思潮除影响欧洲国家以外,也将对中国和中欧关系产生影响。中国需要积极应对,一方面,要积极维护好全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努力推动和谐、共赢、开放、互利的新型全球化;另一方面,要扮演好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角色。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受经济危机和难民危机的双重影响,欧洲一些极端化的意识形态政党纷纷崛起,并开始影响这一地区的政党格局。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获益的不均衡、文化多元主义政策面临的困境以及后工业化时代民众价值追求的变化。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必然对欧洲国家政治产生深刻影响。具体而言,这种现象将使欧洲国家主流政党面临信任危机,支持率下降;使欧洲一体化未来发展面临挑战,民众对欧盟的信任和认同弱化;使欧洲国家的政治文化遭到侵蚀,宽容的文化氛围受到影响。欧洲的这股政党意识形态极化思潮除影响欧洲国家以外,也将对中国和中欧关系产生影响。中国需要积极应对,一方面,要积极维护好全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努力推动和谐、共赢、开放、互利的新型全球化;另一方面,要扮演好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角色。  相似文献   

17.
菲利普·佩迪特的国家学说借鉴、吸收和整合了政治自由主义、社群主义、新共和主义和社会批判理论。整体论个人主义的社会本体论和无支配自由观奠定了佩迪特新共和主义国家学说的哲学基础,论辩式民主为佩迪特国家学说中的国家主权提供了制度保障,社会正义理论为其提供了多元、平等、共同善的价值基础。佩迪特企图超越罗尔斯的正义论,其国家学说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贡献和较强的现实意义,但它忽视了国家主权与公民权利的对等性,始终未能突破传统自由主义和古典共和主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正欧洲社民党自我革新奋图强二战后,以福利主义思想为重要理论支撑的社民主义一度为欧洲民众所接受。正因为社民主义与福利社会模式的联姻,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形成"社会伙伴关系"等较为合理的机制性安排,大大提升了欧洲国家的社会公平度。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肆意扩张、中东难民大量涌入欧洲的大背景下,欧洲社民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已发生重大变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受经济危机和难民危机的双重影响,欧洲一些极端化的意识形态政党纷纷崛起,并开始影响这一地区的政党格局.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获益的不均衡、文化多元主义政策面临的困境以及后工业化时代民众价值追求的变化.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必然对欧洲国家政治产生深刻影响.具体而言,这种现象将使欧洲国家主流政党面临信任危机,支持率下降;使欧洲一体化未来发展面临挑战,民众对欧盟的信任和认同弱化;使欧洲国家的政治文化遭到侵蚀,宽容的文化氛围受到影响.欧洲的这股政党意识形态极化思潮除影响欧洲国家以外,也将对中国和中欧关系产生影响.中国需要积极应对,一方面,要积极维护好全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努力推动和谐、共赢、开放、互利的新型全球化;另一方面,要扮演好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角色.  相似文献   

20.
一在国际舞台上存在着多种意识形态,如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法西斯主义,如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如民族独立国家的民族主义、民主主义,还有伊斯兰主义、原教旨主义…等。各种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分歧、矛盾、对立和斗争,它势必要在处理国家关系中起作用,要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贯彻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要发展和各类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来处理国家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分歧?应该把意识形态分歧摆在什么位置上?这是一个十分重要、十分尖锐的问题,既具有现实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