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4月,由苏州市总工会主办的“苏州五一劳动奖章和苏州工人先锋号”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来自苏州常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的颜志良被授予“苏州五一劳动奖章”。颜志良十三年如一日坚守岗位,为守护银行安全作岀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未到过苏州的人都知道苏州自古以 来就是江南水乡。 到过苏州的人会觉得记忆中的苏州 难以觅求。 古苏州、新苏州还育洋苏州的多元 色彩早已搅乱了人们的观线。美丽的阳 澄湖畔,融合江南水乡意境与现代都市 景象的"水苏州"--相城,今又引来 外界令人眼馋的惊奇。2001年,苏州市 原吴县市撤市设区,年轻的相城由此诞 生在古城苏州北大门。全区下辖九个镇  相似文献   

3.
《今日上海》2009,(4):2-2
叙述上海的起因和繁华要从苏州河开始。而叙述苏州河又无法绕开苏州河上的桥。  相似文献   

4.
在本次世博会上,苏州作为“古城保护与更新”的范本成功人选城市最佳实践区。而平江历史街区作为苏州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如同苏州古城保护的一个缩影,被誉为“苏州古城保护的样本”。乎江历史街区总规划师阮仪三说:“中国的古城保护,要看苏州;苏州的街区保护,要看平江路。”  相似文献   

5.
“开放是苏州之魂,开放再出发是苏州的唯一选择!”1月3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开放再出发”大会,全面吹响新时代全市开放再出发的嘹亮号角。会上,苏州重磅发布开放再出发30条政策举措,大手笔推出68.8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全球首发“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以满满干货、满满诚意向全球推介苏州营商环境、投资政策、发展愿景。来自海内外约3000名创新创业人才、企业家、投资者、国际友人等参会,共同见证苏州高水平开放重要历史时刻,携手创造苏州开放发展新奇迹,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  相似文献   

6.
曹伟 《小康》2012,(10):50-53
正海归创业者们为什么会选择苏州?苏州的"丝绸"如何提高含金量?众多国际性大学为何都要落户苏州?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秘密,隐藏在苏州打造的国际化链条之中"在苏州呆了三天,感觉转型力度很大,苏州原来靠外向型经济,靠制造业,产业规模做得很大,到了一定高度,有积累以后现在投向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它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你  相似文献   

7.
~~从税收竞争的角度看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汪玉千$苏州大学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黄肖广$苏州大学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钱许东$苏州昆山市陆家镇财政所!江苏苏州215003~~~~  相似文献   

8.
苏州安信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经过对苏州以下几个层面的调研分析结果显示:苏州酒店业存在很大商机。 苏州的位置: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杭州、南京三大都市之三角中心地带,长三角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苏州境内有沪宁、苏嘉杭、苏沪、沿江、沪苏浙五条高速公路及苏州环绕高速纵横交错,拟议中的自上海至苏州的京沪高速铁路,及2007年即将通车的轻轨使苏州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2004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作和生活的外籍人士将超过100万人。大量的观光客、商务客形成了一个商务旅游的巨大市场。 旅游业状况:2003年苏州旅游收入235.96亿元,接待国内外客人2431.74万人次,预估至2010年旅游人次将增加到1.3亿  相似文献   

9.
《现代领导》2009,(7):6-7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古至今,苏州一直是人杰地灵所在。苏州市原市委书记王荣调任深圳,再次把公众的视线吸引到苏州这一块土地上。改革开放30年来,苏州的官员随着苏州经济发展,调任外省和江苏省内升迁者颇多。这其中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魅力     
文化的魅力肖静我在苏州最早认识的“老外”是加拿大的爱玛女士,第一次见到她,她就告诉我她热爱中国的文化,她是冲苏州的文化而来。一到中国,她就浏览了苏州所有的园林,其中有几个园林的名字我这个“老苏州”还没有听说过。她说,苏州不能去和国外比高楼、比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1.
九月九日,“洪亮宇奖学金”首次颁奖仪式在苏州中学隆重举行.“洪亮宇奖学金”是台湾企业家洪亮宇先生为奖励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中国际班内的优秀学生而设立的.洪亮宇先生早年就读于苏州中学,是苏州人民的老朋友.他情系桑梓,身体力行,一九九一年曾捐赠一辆日产面包车给苏州佛学院;在苏州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时,又捐赠五万元港币.他积极为苏州的经济发展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12.
樊宁 《两岸关系》2005,(2):36-38
生活在苏州何山花园的83名台胞只是生活在大陆的台胞缩影,从台湾到此安度晚年的台胞增势不减。在苏州的其他社区也随处可见生活在其间的台胞身影,台胞们视苏州为第二故乡,颐养天年。台资企业敬鹏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芳煌说了件趣事,他在台湾的一位旧友25年未曾谋面,谁知前不久两人竟然意外在何山花园相遇,原来两人不约而同买了这里的房子,成为邻居。他笑称,苏州昆山市的台湾人更多,走在路上冷不丁就能撞上在台湾的亲朋故友……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快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开发尽快完成本市旧区改造造福于民的议案》,编号009,领衔代表李贻明,附议代表60位;《关于加快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开发,尽快完成本市旧区改造造福于民的议案》,编号012,领衔代表蒋建华,附议代表46位:《关于加快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开发,尽快完成本市旧区改造造福于民的议案》,编号016,领衔代表朱洪超,附议代表13位;《关于加快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开发尽快完成本市旧区改造造福于民的议案》,编号046,领  相似文献   

14.
潘讯 《群众》2020,(3):42-43
2020年新年伊始,屹立于改革开放潮头的苏州,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气魄,召开“开放再出发大会”,引发各路媒体高度关注。对于站在新的历史坐标系中的苏州而言,开放再出发具有全局性、引领性意义,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动员令”,也是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宣言书”。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多次强调:“苏州既要做创新的高地、产业的高地,也要做生态的高地、文化的高地。”在“开放再出发”的新要求下,应如何建构苏州的文化高地?激活苏州文化传统的开放基因开放是历代苏州繁荣的驱动力,是苏州文化最深厚的基因。开放基因根源于经济、商业的培育与刺激。明代中叶大运河疏通之后,苏州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南来北往的行商坐贾,甚至跨江逾洋、联通海外,一跃成为中国经济枢纽城市。  相似文献   

15.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久传民间的谚语,使人们仰慕苏州、杭州这样美丽古老的城市。初春时节,本人有幸同市政协城建委员会部分委员参观访问了苏州,得知苏州古城保护工作采取了“另辟新区、保护旧城”的新策,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07,(6):F0004-F0004
太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苏州拥有三分之二的水面。苏州太湖自然山水秀丽,人文资源丰富。太湖水灌溉着长三角的“鱼米之乡”,滋养着长三角七千万人民,是整个长三角永葆发展活力的心脏和绿肺。苏州太湖是太湖岸线最曲折、山体最密集、植物最茂盛、空气和水质量最好的区域,是苏州山水容量最大、历史积淀最深厚、人文景观最多的地区,是苏州最具发展潜力的宝地。近年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以规划为“蓝本”,充分利用特有的文化历史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始终坚持将文化、生态的理念贯穿于发展之中,精心打造“文化太湖、绿色太湖、健康太湖”品牌,加快形成集国际会展、休闲度假、绿色生态、观光旅游、康体疗养于一体的旅游经济产业带。湿地公园、生态景观大道、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宝岛花园、缥缈峰景区、太湖山水间等项目在自然山水的映衬下,正逐步成为苏州大旅游格局中新的亮点;太湖文化论坛、太湖水底世界、渔洋山文化园、体育休闲公园等一幅幅规划蓝图即将成为美好的现实。太湖,苏州的绿色请柬!度假区的建设者们正致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度假区热诚邀请海内外嘉宾来休闲度假,体验“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意境。  相似文献   

17.
跃上高速公路的小巷女子──苏州妇女素描文洪苏州的女于天生充满诗意,她们来自小桥流水的小巷,来自粉墙黛瓦的庭院。她们娇小妩媚,具有清水出芙蓉的天生丽质。真、善、美,人类美好的三要素,在苏州女子身上得到集中体现。这使苏州女子为许多地方的男人女人心仪。一方...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07,(9):F0002-F0002
苏州高新区东靠具有2500年历史的苏州古城,西抵拥有36000顷水面的烟波太湖,区内拥有苏州最为密集的山、水资源,素以"真山真水新苏州"而著称。全区面积258平方公里,常住人  相似文献   

19.
10月16日至20日,省政协组织在香港地区的省政协委员,由省政协副主席胡序建等陪同,赴无锡、苏州进行了视察活动。委员们先后听取了无锡、苏州两市领导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情况的介绍。视察了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苏州的邮政电信事业。香港委员高兴地看到,无锡、苏州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础建设有了很大改观,投资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特别是两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投资环境透明度很高,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通过视察,委员们加深了对无锡、苏州两市的了解,密切了联系,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知情出力,参政议政。委员们表示,要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为江苏的进一步发展,做好牵线  相似文献   

20.
李静 《小康》2006,(1):77-78
苏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现在因为全面小康又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作为城市的“掌门人”,市委书记王荣已成为这个城市的名片。2005年12月8日,来京参加“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的王荣接受了《小康》的专访。苏州的崛起是开放的结果《小康》:苏州作为长三角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一直受到全国关注,苏州是如何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王荣:1983年,小平同志到苏州地区考察,并且充分肯定苏州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2003年,胡锦涛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分别与江苏代表团举行座谈,殷切希望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所以我们苏州坚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