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国际经验看,中小企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经济增长、就业、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创造方面,中小企业占40%以上的比重,科技发明方面,占70%的比重,新增就业方面占87%的比重。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创造的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占55%,创造就业的比重占67%。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界关贸组织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减人;在党政社团和文教科卫等事业单位的职员要精简分流;每年新增和需要再就业的劳动力在1700万以上,并且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压力也很大。增加就业、稳定几千万劳动力乃至数亿人,是我国头等重要的经济社会需要,也是党和国家最大的政治。我们认为,英德两国通过发展中小企业解决就业问题的经验和政策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就其考察研究,形成一专题报告。一、发展中小企业是英德两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关键英国和德国80年代失业压力越来越大,增加就…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教育事业如何加快发展,特别是如何克服和破解制约自身"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政策的顶层设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要以差别化政策助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不断提升民族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教育事业如何加快发展,特别是如何克服和破解制约自身"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政策的顶层设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要以差别化政策助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不断提升民族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颜玉霞 《求知》2013,(5):54-55
我国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国经济保增长、保稳定和促就业的完成。然而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重要地位之间的极度不匹配将会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关专家学者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求知》2016,(8)
正中小企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拉动内需和解决就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而马里兰州又是这方面的典范,州政府出台各种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扶持与保护,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其经验做法对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很有启发。一、美国马里兰州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演进的主体动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天然主体,在中国就业增长、经济增长、税收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面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演进状况并不乐观,"英年早逝"仍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演进的可怕梦魇。所以,对中国中小企业持续演进的主体动因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德执政党想把新亚洲战略推向整个欧洲德国执政党正在改变"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政策"。该党10月23日通过的一项新的亚洲战略决议中称,"德国和欧洲在能源、非洲和外贸等领域正面临中国的竞争",还说中国"给大西洋两岸的民主体制带来挑战",建议"德国增强与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民主国家的关系"。三天之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亲自参加一个政策研讨会,尽管说话谨慎,但还是推动了新的亚洲战略公开化。  相似文献   

9.
会展业对城市的就业、税收、形象有较大的拉动作用而受到各国的关注,政府如何制定政策以促进会展业的发展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文章借用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中的"五圈模型",在对中德两国会展业进行了比较分析后提出:中德会展业同属于合作市场经济模式,并具有各自的竞争优势;中德会展业的优势都源自于市场和政府力量的合力;中国会展业应该在现行体制的基础上对协会、教育体制等做市场化和合作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4,(10):32-34
<正>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吸纳城乡就业、促进自主创新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予以有效地解决。一、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印双边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两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大环境。影响贸易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政策的选择对一国的贸易产品在另一国和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密切相关。纵观中印两国改革以来的外贸发展轨迹,中央政府在对外开放目标的设置、推进方式、政策倾斜和发展战略的制定等贸易政策层面的差异(转变)是导致中印贸易结构差异(互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对比分析WTO框架下两国的贸易政策对其贸易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发展中印双边贸易关系做出选择和判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对"一带一路",首先要认识到它是一个相关国家合作共赢的战略。虽然官方正式表述是"‘一带一路'倡议",有学者也建议不要用"战略",以免引起别国的疑虑:"你的战略为什么要我来配合";但是,从"一带一路"的预期目标和实施效果来看,它就是一个战略。当然,中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这就意味着它不只是中国的战略,而且还是所有沿线国、相关国的战略,因为它们加入"一带一路"有利于  相似文献   

13.
发展创业经济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任务的必要前提,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扩大就业以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我国现行创业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为创业政策缺乏整体协调性、政策取向核心不突出、缺乏灵活性。加快推进创业型经济发展扩内需保民生,应从以下方面努力: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完善创业型经济发展政策法律体系;要对教育培训结构和体系进行研究与反思;重视引导和扶持农民创业经济发展;制订实现创新、创业、就业协调发展的创业专项计划;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为创业型经济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4.
印度为达到强国目标,一方面实施周边战略计划,在南亚地区推行其地缘扩展战略,另一方面积极实施"东向行动政策",使印度有机会参与周边发展计划。然而,由于中印边界问题的存在、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的争端,以及隐匿于阿富汗的国际恐怖势力对印度的渗透等,导致印度长期处于"安全困境"之中。印度对中国未来在南亚地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不仅关系到中印两国的经济合作程度,而且还涉及到南亚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促进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 ,必须打破目前存在的观念障碍、体制障碍、政策障碍和利益障碍。为此 ,要切实转变政府行为 ,转变观念 ,改进政府管理方式 ,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 ,积极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强统一规划、促进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就业环境的持续改善可以通过学习和适应双重渠道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形成"正反馈效应"。然而,在当前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我国农民工就业环境,特别是制度环境,对农民工就业以及就业能力的提升还存在比较明显的约束。从中长期看,在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旨在践行"共享式发展"理念的赋能性就业政策,需要作系统性制度安排。为此,本文提出一个包含户籍协调管理、就业准入配套、社会福利保障、公民权益保障"四位一体"的思路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上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为此,各级政府要从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重心转向小型微型企业。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6,(4):63
正《北京日报》2015年9月15日发表评论认为,长期以来,体制内就业与"稳定"联系在一起,这也成为众多年轻人竞相追求一份体制内工作的原因。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就业环境向宽松、自由、多元的方向发展,体制内就业与体制外就业的区别似乎正在逐渐变小。体制内就业与体制外就业的隔阂与差异,原本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正常的结果。在现代社会中,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就业困难: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成因可分为两类:一是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制约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制度不完善的限制;二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缺失的局限。为此,化解失地农民的就业困难,需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完善就业制度,同时要发展、完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