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12月5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胥博士致电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国务院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组长宋健同志,对他上月在京访问期间受到友好热情的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鲍格胥说,中国的知识产  相似文献   

2.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我国专利法实施五周年。记得五年前,我国专利法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曾有一位外国朋友把中国的专利制度比作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说全世界都听到了她的声音。如果这个比喻是形容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地建立了专利制度,那么,五年来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中国的专利制度是有生命力的,发展是迅速的、健康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胥去年来北京参加二十一世纪国际专利制度世界讨论会时对中国专利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回顾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我们不应忘记为我国专利制度奠定基础的领导同志、专家、教授和所有为我国专利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阿帕德·鲍格胥博士在受到江泽民总书记接见后,又于1月29日上午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号。我国最高法院院长任建新、国家专利局长高卢麟、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出局了会议并分别讲了话。他们在讲话中赞扬了鲍格胥博士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3月30日,中国专利局、中国工业产权研究会联合召开专利法实施三周年座谈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经委主任吕东、中国发明协会会长武衡、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总干事顾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任建新、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郑鸿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甘国屏,还有李继忠、黄坤益、柳谷书、方扬春、孙振国、沈仁干等同志以及部分发明人和原专利法起草小组的成员。会议由中国专利局局长高卢麟主持。他介绍了专利法实施三年来的情况。到2月29日止,专利局受理专利申请63107件,其中国内的48380件,国外的14727件。据抽样调查,我国的专利实施率约为30%左右。据北京、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知识产权》杂志创刊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同广大读者一起对这个刊物的诞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自从1978年以来有了蓬勃的发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先后颁布,这标志着我国的知识产权已经初步确立。实践证明,专利法、商标法适合中国的国情。商标法、专利法实施以来,累计受理了国内外三种专利申请共15万多件,已授权5万6千多件,有效注册商标已达27万件,1990年新注册商标和专利受理量分别为5万件和4万件左右。已实施的专利项目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商标和专利工业产权保护在我国经济、科技工作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11月,中国专利局在局机关大楼里主办了“二十一世纪国际专利制度世界讨  相似文献   

6.
对专利法修订草案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进行《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工作。各方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专利法》的修改提出了很多建议。本文作者从其多年从事的知识产权审判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对《专利法》修改的五个方面建议,即关于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的问题,专利侵权中的现有技术抗辩的问题,专利无效程序的性质的问题。间接侵犯专利权的问题以及专利法第47条中规定的"裁定"问题。这些建议均是以我国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为基础提出的,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需要立法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专利法的第二次修改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正式施行,从开始起就显示了立足中国国情和起点高的特点。1992年通过的专利法修正案扩大了专利保护的技术领域,延长了三种专利的保护期限,使我国在专利保护水平方面基本达到了TRIPS协议的规定。回顾过去,专利法实施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了专利法制建设对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所起的巨大保障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2005,15(5):68-68
为配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工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学术委员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专利委员会决定联合举办有奖征文活动。此次征文活动的具体事项如下:一、征文内容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专利法及其他知识产权法规的修改建议;知识产权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研究;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机制、模式、措施和方法的研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分析;各国知识产权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等。文章题目请作者自定。二、征文要求1.未在公开…  相似文献   

9.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正式施 行。自此,中国的专利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弹指间,我国专利事业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脚步,已经走过了二十个春秋。这二十年间,中国经历 了加入世贸组织等历史性时刻,中国专利事业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专利代理机构,作为 我国专利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二十年间,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 2001年开始,我国专利代理机构进行了"脱钩"的体制转型,但是,同其他事物发展过程一样,我国的 专利代理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尚未完全发挥出作为"中介"机构的作用。 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如何顺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国际市场的需求,向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一直是知 识产权界各方人士共同探讨的问题。 在我国《专利法》颁布实施2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请我国知识产权界专家,就我国专利代理机构建 设、发展等问题撰文,在纪念这个特殊时刻的同时,共同探讨中国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1992年9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修改专利法的决定,新专利法已于1993年1月1日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的专利保护水平向国际标准靠拢,我国专利制度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及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发展情况,对中国专利法第五十一条关于强制许可理由的规定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专利法的制定起步较晚.从1984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通过,到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对该法的修正,这使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专利法日趋完善.与此同时,还颁布了一批与其相关的法规.随着专利立法的完善,我国专利审判工作也从无到有,有了飞速的发展.日前,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专利局和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专利诉讼研讨班上了解到了专利审判的一些情况,可以说目前我国的专利审判成绩不小,同时也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专利管理机关(新修改专利法称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本文特指机构改革后目前的地方知识产权局)作为调处专利纠纷案件工作的行政执法主体,面对新世纪专利权客体中高新技术的大量涌现、日趋复杂;专利法及相关法规新的修改和变化;人民法院对知识产权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专利纠纷案件作为具体行政行为,日益严格的司法监督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的案件国际化趋势诸多  相似文献   

13.
丁锦希 《河北法学》2011,29(3):93-99
在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探讨修改专利法或其司法解释,明确药品专利不侵权诉讼案件的受理条件。基于专利法基本理论,运用案例分析、法条分析、经济分析及国内外法律制度比较分析等论证方法,剖析我国专利不侵权诉讼制度。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水平,适当拓宽药品专利不侵权诉讼的受理范围,提高药品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草案送审稿第65条保留了损害赔偿责任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与此不同的是,2017年9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完成并公布的民法典“知识产权编”建议稿确立了损害赔偿责任的过错责任原则.为了保持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内部协调一致,遵循我国民事责任体系的立法传统,我国《专利法》应明确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责任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对“停止侵权行为”责任不要规定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专利法于 1985年 4月 1日正式施行,从开始起就显示了立足中国国情和起点高的特点。 1992年通过的专利法修正案扩大了专利保护的技术领域,延长了三种专利的保护期限,使我国在专利保护水平方面基本达到了 TRIPS协议的规定。面临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 21世纪,随着以国企改革为中心的各项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鉴于“入世”前景已经明朗,为充分发挥专利以及知识产权制度在技术创新、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九届人大常委会第 17次会议于 2000年 8月 25日通过了对专利法的第二次修正。本次修改吸收了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各位代表: 首先,我代表中国专利局热烈祝贺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暨1990年度学术年会的隆重召开。我今天的发言主要向大家简要介绍专利法实施以来全国专利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当前专利工作的主要任务,并对加强知识产权法(特别是专利法)的研究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7.
1993年3月1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首都各界隆重集会,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十周年。国家和政府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叶飞、马文瑞、张思卿、邹瑜、肖剑章、杨景宇、刘敏学、白大华等同志,以及在京的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和首都各界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助理总干事兼法律顾问雷大济先生受总干事鲍格胥先生委派,专程由日内瓦赶到北京,参加这次盛大的纪念活动。十年前的3月1日,我国第一部《商标法》开始实施,开创了我国保护知识产权之先声,推动了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进程。在这次纪念会上,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回顾《商标法》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畅谈十年来我国商标事业取得的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专利委员会于96年2月底向全国公开征文,旨在研究我国专利事业面临的问题,提高我们的专利学术、理论水平,促进我国专利法律制度的完善,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作出贡献。截至7月30日,专利委员会共收到论文60篇。这些论文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经验的总结来看,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有的涉及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的修改,有的阐述行政撤销以及实用新型保护如何完善,也有的对加强专利管理、提高代理人素质以及企业如何开展专利工  相似文献   

19.
闵家慧 《法制与社会》2012,(20):191-192
中国虽然拥有很大的医药市场,但是中国的医药企业却在激烈的竞争中趋于弱势,面临着困境,这不仅仅源自于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缺失,同时也是因为中国在医药专利起步较晚,专利保护较为滞后。所以我国应当在《专利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医药数据保护等问题上着重予以改进,使中国的医药企业可以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利润。  相似文献   

20.
法律的修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专利法》的第四次修正发生在我国从"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迈进的关键历史当口。在第六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布局不断推进、国际竞争格局加速调整这三重因素的客观背景下,此次修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以新技术的专利制度保障、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依托和竞争体系下的国际话语权提升为价值导向对《专利法》予以增补和完善,进而从专利法授权制度的完善、专利法利用机制的优化以及专利法救济规则的深化三个角度阐释和丰富了《专利法》的权利内核。《专利法》规范下专利权利义务的优化配置将成为我国构建知识产权新发展格局中重要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